小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刍议
2009-07-03李魁海
李魁海
语言和文化是两个互相关联的统一体,语言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学习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就在于: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理解跨文化因素,提高交际能力;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传授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促时文化理解,提高人文素养,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对跨文化意识培养予以足够重视,使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一些差别,初步建立跨文化意识,初步掌握基本交际策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如:知道英语中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作出适当的反应;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知道英语国家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及节假日等。
一、创造学习环境,培养文化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是指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风俗、行为规范等。教师应给学生营造出具有英语文化氛围的环境。比如,可在教室墙壁上张贴有英美文化气息的图画,如英美国旗、世界地图、英美歌星球星、英美标志性建筑等,还可以不时更换,以便学生开拓视野,课间及午休时间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英文儿童歌由,增加英语语言气氛;在英语国家重大节日期间,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这些节日或让学生准备相关材料,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重大传统节日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感受节日的喜悦和节日的热烈气氛。英美文化氛围环境的创设,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二、利用教材元素,落实文化传递
与纸质印刷时代要求相适应,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而教材中有许多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结合课文教学,有效地实现文化因素的传递。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了解称呼、打电话,道谢、恭维、赞扬、告别、致歉等方面与我们不同的语用规则,让学生知道并学会得体地交际。
例如,在PEP教材中,首先出现的文化(Culture)内容便是“Thank you”(三年级上P11):学生祝贺老师“Happy Teachere Day”,老师对学生的祝贺表示感谢。其后又不断出现老爸“Everything is ready”,小孩对老爸的辛劳“Thank you”(四年级上P59);Sarah对Amy说“Is this your dress? Its so beautiful.”Amy对她的夸奖“Thank you”(四年级上P40);以至于Liu向警察问路,得到答案后,对警察的帮忙道了声“Thank you”(六年级上P17)。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教材内容,不断强化,切实培养学生讲英语注重礼貌的习惯。
三、创设活动任务,增强文化体验
活动或任务教学是将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建构知识和技能。新课改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跨文化意识培养也应注意采用体验式活动,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就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
例如,PEP教材三年级上便出现了“Halloween”(P21)。但由于学生除了对圣诞节有所了解外,对其他的西方节日都不太熟悉,因此老师对万圣节要进行必要的文化讲解: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它已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点然Jack-o-lantern(南瓜灯),孩子们戴着各种面具装扮成各式各样的人或动物,叫喊着:“Trick or treat!”(“你想挨作弄,还是款待我们!”)挨家挨户索要糖果。除此之外,还应组织一次活动。通过表演,让学生从中感受西方文化的氛围,真实地了解西方的万圣节。
四、开发课程资源,拓宽文化视角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效果。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教材这个唯一的课程资源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文化”是个含义宽泛的概念,它包含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生活习惯。因此光靠课堂教学和教材远不能完成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必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比如红领巾广播站、图书馆、英语角等校内资源;“肯德基”“麦当劳”、旅游景点、外籍人士、适合少年儿童的英文书报影视节目以及多媒体等校外课程资源。通过多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多角度接触英语文化。
实践证明,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跨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与熟悉英美文化,提高学习英语兴趣,加深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理解与掌握,增强他们自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卓有成效地提高小学英语教与学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