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谈

2009-07-03

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6期
关键词:寇准华山小孩儿

沈 荣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5课《咏华山》,是该教材独创的一种文体——“文包诗”。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年段要求,这一课担负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朗读背诵、识字写字、学词学句、习惯培养等几个方面,落实到第一课时,其教学目标具体为——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了解“咏”“山顶”等词语的意思,正确、美观地书写“华、岁、代”。

3.通过观察、朗读,感受华山的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学习感叹句。

4.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勇于发言、认真书写等习惯。

其中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习惯培养应该贯穿教学始终。

那么,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过程如何展开呢?

一、揭题谈话,感受华山

1.课题教学。一般来说,教材虽然对一年级没有提出预习的要求,但事实上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课文都已知道,有的甚至已经熟读。因此,教学本课时,可以直接入题,引导学生响亮地说出课题。然后老师边板书边指导:

——“咏”是个生字,要求小朋友会读,一起读——“咏”。

——“华”也是个生字,要求会写。“华”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我们在“花”字里见过,下半部分是个“十”,一横要写得长长的,好托住上半部分。

——“山”,我们早就认识,第一竖要写得长长的,就像高高的山峰。

在此,通过说写同步指导学生,一方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起到教学组织的作用;另一方面瞄准目标,抓住每一个契机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随机拓展。“华”是个多音字,教材中虽然第一次出现,但学生并不陌生,可能听过,如影视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能见过,如商店名、同学名等等。因此,可以“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为话题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在交流分享中丰富教学内容,区分“华山”的“华”与其他语境中的“华”的读音,并渗透“留心生活就能识字”的学习理念。

3.经验迁移。学生也许并不知道华山,但对于山总会有一些印象,如图片中见过,跟随父母爬过,迁移这一经验对于感受华山的“高”极有帮助。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教学活动进行——

(1)小朋友知道什么山,登过吗?高不高呀?

(2)课文里说到的华山可高了,近2000米呢。(可以和学生提到的山或学生生活地的山进行高度比较,凸显华山之“高”)

4.学习感叹句。“啊!华山真高哇!”是文中的句子,顺势先学,能为课文学习奠定基础。首先,引导观察。师:(出示图)看,这就是华山!小朋友,如果这时你就站在华山的脚下,抬头看它,你会怎么说?然后,综合学生的回答,概括成一句话(即文中的语句)。最后,指导朗读。可以想象学生会通过提高音量表示惊奇、赞叹,但事实上也可以通过收紧声音,压低音量来表达。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示范进行引导,为以后的多元朗读打下基础。

二、认识寇准,朗读古诗

1.认识寇准。“寇准”是一个生词,与之相关的还有“宋代”和“七岁”两个词语,顺着上述思路,可以这样教学:

首先,出示寇准和先生站在山顶图,在教师创造的语境中依次学习词语。

华山很高很高,古时候有个小孩儿和先生一起登上了华山,他是谁呢?(读准词语:寇准)多大了?(读准词语:七岁)然后,通过对话“你们几岁呀?”拉近寇准与学生的距离,再自然引出词语“宋代”:看来,寇准和我们差不多大,不过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他生活的时代叫——(读准词语)宋代。

其次,通过口头运用及时巩固:哦,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小孩儿名叫(寇准),那年才(七岁),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

上述三个词语当然可以一起学习,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笔者还是认为按照顺序、先分后合进行教学效果会好一些。

2.朗读诗歌。整首诗需要指导的主要在于读流利,即读出诗歌的节奏。因此,可以通过录音(最好是同龄人的录音)示范,加上多种形式的练习就能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还要随机教学“咏”字的意思,可采用讲解、反问、体会的方式进行。如:像寇准那样用诗来赞美华山,就叫“咏”。讲清楚后,随即反问:“咏”就是——(启发学生回答)。然后顺势引导齐读:让我们像寇准那样一起“咏华山”。

三、朗读课文,学习新词

1.指导读正确

(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当然有多种方法,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的示范。在组织听读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如:轻轻地打开课文,拿好书,注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我们都知道好习惯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那怎么培养呢?笔者认定六个字:反复抓,抓反复。

(2)组织练读。要求学生自己读课文,指导他们用横线画出读不准的字词,多加练习,直至读准为止。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环节要留足时间,因为朗读能力只有在自我的朗读实践中才能形成。

(3)检查反馈。重点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与理解。教学怎么展开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对生字词进行加工,分散处理,不能一股脑儿呈现,其次教学方式的选择要符合课文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如下:

①学习三个与“山”有关的词语——山顶、山腰间、山路

首先,利用汉语拼音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纠正方言语调。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一座山,指名把词卡贴到相应的位置,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最后,适度拓展。如:山最高的地方叫“山顶”,那么房子最高的地方叫——(“房顶”),树木最高的地方叫——(“树顶”),人最高的地方叫——(“头顶”)

②采用“登词语山”的方式学习下列词语——登华山、沿着山路、艰难、爬上山顶、情不自禁、吟诵、称赞。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词语的顺序与课文叙述的顺序一致,顺势朗读,在指导读正确的同时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而采用“登词语山”的方式学习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此时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即指名领读词语,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领读正确,其他学生跟读;读错了,给予纠正。

2.指导读流利

(1)组织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至少读两遍,不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反馈检查。在这一环节中除了“称赞”(这是文中的生词,教师在语言中反复运用,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学生展示的学习成果以外,要侧重于长句朗读的指导。

如“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一句,可以采用先理解句意,再标注分隔号的方式进行——

①指名读,与学生对话:听出来了吗?这位小朋友(或老师)通过朗读告诉我们,是谁“跟先生去登华山”呢?(有个小孩儿)“有个小孩儿”干什么去呢?(跟先生去登华山)是一个人去的吗?(跟先生去的)

②给句子标注分隔号: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

③读法小结:如果,在这些地方能注意适当停顿的话,别人就能听得懂你读的意思了。

事实证明,采用上述方式指导朗读,能将语义理解和技巧传授融为一体,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感受句子成分,建立句子概念,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四、引导探究,指导写字

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鼓励学生通过书写,观察、探究字形特点和书写关键,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识字效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写字能力只有在写字实践中才能形成,教师的讲解必须精当,应极力避免写字指导对话多、学生动笔书写的机会少的不良现象。本环节的教学过程设计大致如下:

1.用词卡出示生字——华、岁、代,引导学生认读1遍。

2.要求学生看书,观察字形,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3.以“谁来教老师写字”为话题组织学生逐字交流。在交流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随机范写,并择要讲述。如写“岁”,教师可以边写边讲:“岁”,上下结构,先写山字头,起笔在竖中线上,山字头要写得扁扁的,因为它很谦让,为下面的半个“多”留出地方。

4.在《习字册》上练写。同时出示从教材的“习惯篇”中截取的学生认真书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对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播放古曲,营造静心书写的情境。

综上所述,本设计意在突出两个关键词——务本、求实。所谓“务本”,是指以课标、教材的要求以及第一课时的任务为本,不超越、不降低,定准目标,简化头绪,教学过程一以贯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走回封闭课堂、以本为本的老路,而是强调要凸显核心目标,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

所谓“求实”,是指追求真实展开的教学过程、扎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最终使学生获得实质性提高。在定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经验,找准真实的教学起点,而不是假定学生一无所知,是一张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激活他们内在的学习潜能,通过鼓励自身探究实现教学目标。其次,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如上述设计中特别强调了反复学习、螺旋上升的实践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语境观。第三,强调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针对上述设计中的教学内容,当然还有其他实施方法,但笔者认同“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论断,坚信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寇准华山小孩儿
“溜须”典故的来历
多彩的华山
“眼中钉”的由来
藏在华山中的美
中华之源——西岳华山
华山旅店盗窃案
做个小孩儿真好
不傻
背后说人“好话”的王旦
舔一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