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2009-07-03

高教探索 2009年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高校课程

崔 颖

摘 要: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解决好三个核心问题:课程体系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课程体系目标应选择哪些课程内容?如何使这些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组合?因此,本文从目标定位、结构优化、内容整合关键环节入手,对当前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通过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来达成现代大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校;课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如果说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只是对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的理想预期,反映教育的应然要求,那么课程体系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所能呈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决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

随着当今社会形态日趋多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日益强烈,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如何有目的、有步骤地将现代大学教育理念转化为课程形态,通过构建合理优化的课程体系来达成大学教学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按照系统论的方法,从课程体系各构建节点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

一、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的立足点

广义来说,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为此,课程体系的目标是什么?课程体系要达到什么功能要求?这是课程体系构建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作为学校教育中传递与选择文化的重要媒介,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具体体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实质上是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而展开的,它所呈现的是达到高校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科目及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直接规约了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向。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并将其作为设计总纲贯穿于课程结构目标和各门课程分目标(课程目标)之中。

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在现代课程体系目标的确定与选择上,我们需要注意协调社会需求的外在价值、学科知识的认知实践价值和学生发展的本体价值三者的关系,将它们辩证、有机地统一于课程体系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最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首先,课程体系应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这一核心思想。课程体系目标的设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其主要理论依据,把“人的发展”理念整合到课程体系中,针对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从强调课程内容转向强调学习体验和经验,从强调计划转向强调人才培养的本质,尊重学生主体创造性,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课程体系应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时时刻刻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有着生生不息的关系,传递和复制着社会的文化。课程体系应面向社会生活进行全方位开放,随时接受来自社会的各种变化,全面地分析社会各种因素如人口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对课程体系目标产生的影响,密切联系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从现代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所需求的知识重要度、知识间的相关度方面来不断调整和严格筛选进入课程体系的新知识,使在课程体系下培养的人才具有主动的社会适应性,甚至可以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影响社会的发展。

再次,课程体系应体现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方向。虽然课程体系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依据学科建设和教育规律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知识的不断创新,各种学科资源不断丰富,知识内涵、知识功能、知识获取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个独立学科之间已由单线联系走向多维联系,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多层次、综合的科学体系。因此,大学课程体系不仅应包括前人累积的知识,更应反映专业学科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学科发展的逻辑选择有效的、对学生个体具有发展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知识,使课程体系始终处在动态建设之中,既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又具有发展性、前瞻性。

二、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的衔接点

系统科学认为,事物的结构是事物功能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形式,没有特定的结构,就无法产生特定的功能。[1]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也是如此,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合理优化的课程结构可以形成课程合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实现课程体系目标。

课程结构是指由不同系列或性质的课程要素所组成的关系或序列。课程结构优化实质上是对课程结构的合目的性改造,也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课程各要素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的组织形式。其中课程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是课程各要素组合方式最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到课程的结构状况和功能的效度,是优化课程结构的主要线索。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实质构成”,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二是“形式构成”,即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这四对课程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高校课程体系的主要框架。但是在长期的课程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基础、重理论轻实践、重必修轻选修、重课内轻课外的结构失衡现象,为此,课程结构优化重点为:

1. 协调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关系,实现基础课程平台化。专业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基础教育上的,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2]。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走向整合,未来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结构是“T”形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即在广博基础上的专精。因此,高校课程结构必须实现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合理结合,在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同时,也要强调知识的适用性和广泛性,拓宽专业基础,加强通识教育,对共同的基础课程要横向打通,实施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构筑起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等相互联系且逐级递进的平台化课程结构,以提供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广度,变传统的职业性专业教育为厚基础的专业素质教育,从而从根本上支撑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 协调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关系,实现选修课程模块化。必修课程是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质量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修课是照顾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个性发展需要而让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两者优化结合才是解决学生共性与个性、打好基础和发挥特长等教学矛盾的重要途径。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实行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设置是高校课程结构优化的一大趋势。通过专业方向选修模块化,可以提供给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分流培养,满足学生的职业兴趣;而通过任选课模块化则能够依据关联的主题,将人文社会、自然、工程等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系统集成,充分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知识整体性、学科交融性和学生个性要求,避免学生选课的盲从,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3. 协调好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关系,实现实践课程一体化。长期以来,高校课程结构中存在着忽视实践性环节的倾向,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实践性课程仅占到总课时的10%-20%。相对于理论课的系统性,实践课程则处于分散的从属地位,形式单一,综合程度不高,并且与理论相脱节,导致当代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缺失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成为了各高校的共性要求。为此,在课程结构的优化中无疑要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转变实践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的观念,建立起科学、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程训练、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环节,各环节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同时注重实践性课程形式的综合化和科研化,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践的比例,并注重与理论课程的并行推进、有机结合,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

4. 协调好课内课程和课外课程的比例关系,实现课外课程多样化。现代大学教育作为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专业教育,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还需发展独立探求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恰恰是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相适应的。同时,课外教学环节作为课内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改变重课内轻课外的课程结构。课程设计要具有大课程观,协调和整合课内外课程资源,开设多层次、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将各类学术讲座、学科竞赛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与学分挂钩,使之具体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三、内容整合:课程体系构建的着力点

高校课程体系不是一种只有形式而无内容的外壳,它是一个既有思想内容,又具形式结构的育人的“文化场域”[3]。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课程体系构建是否科学、合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特别是课程内容的重组、精选与凝练。只有课程内容整合得当,课程结构才具有内在一致性,才能最终达成课程体系优化目标。

课程内容整合不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机械拼凑,而是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全新的创造,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体现出先进性、综合性、研究性,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很好地结合起来。

1. 注重基础性,保证课程内容相对稳定。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但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并且仍然是发展高新科技所必需具备的理论基础。高校课程内容必须力求精选大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相对稳定的课程主干内容向学生进行呈现和传授,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以适应科技发展对个人知识更新和深化的需要。

2. 注重先进性,建立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大学课程内容远远落后于科技的发展,更新速度慢已成为制约课程体系现代化的瓶颈之一。而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材与现实相脱节往往造成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因此,作为承载着将人类创造积累的科学认识转化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大学课程内容,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建立动态更新机制。一方面用现代观点随时审视和精炼传统内容,摈弃陈旧过时的理论和事例;另一方面则要及时吸收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增强课程内容的现时性、前瞻性,使之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3. 注重综合性,推进课程内容重组融合。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在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大量涌现,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显现出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应以课程内容综合化为突破口,打破传统课程之间条块分割与各自为政的局面,进行内容的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一是对内容重叠、密切相关的课程进行合并重组;二是实行实验课程化,对单一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开出综合性实验课程;三是开设联合课程或跨学科课程,将多学科知识融合组成新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跨学科知识视野。

4. 注重研究性,突出课程内容实践创新。为减少传习性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高校课程内容应加强研究性、实践性,突出方法论知识和创造性活动的经验;引入项目教学、课题教学,将教师科研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变验证性实验为自主设计性实验;增设自由研究型课程,引领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激发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目标定位——结构优化——内容整合是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的主线。目标、结构、内容三大构成要素应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实现课程体系“非加和性”的整体效应,最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凤春.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6):45-49.

[2]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8.

[3]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2004.28.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高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