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糖耐量试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

2009-07-03

糖尿病新世界 2009年6期
关键词:糖耐量胰岛素泵糖尿病足

答疑专家 向红丁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副理事长。

Q:做糖耐量试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做了体检后,医生建议我再去做“糖耐量试验”,听说做这项试验很麻烦,需要很多准备工作,是这样吗?

浙江 马某

向大夫:

糖耐量试验的准备工作以及进行糖耐量试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条:1.试验前3天要保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进量,一般来说这3天中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应低于250克(5两),否则可能造成人为的糖耐量损害;2.对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应停用一段时间,如利尿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的松一类药物)以及口服避孕药等;3.试验前空腹10~14小时,也就是说前一天必须进晚餐,但入睡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4.试验中服用的葡萄糖水浓度不应过高或者过低,浓度过高时太甜,浓度过低时糖水量太大,病人都难以耐受。一般来说75克糖粉溶于300毫升温水就可以了,糖水要在5分钟内服完;5.试验中不要做剧烈的体力活动,不要大量饮水,不要吸烟,不要喝酒或咖啡等刺激性的食品或饮料。

Q:不胖或者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是否不必控制饮食?

我是一名2型糖尿病患者,身材偏瘦,血糖控制得也不错,请问专家,不胖或者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是否不必控制饮食呢?

重庆 胡某

向大夫:

不胖的人也需要控制饮食,甚至消瘦的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为饮食控制不只是为了减肥,而且是为了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和血粘,不注意控制饮食,我们对这所谓的“四高”就束手无策。另外,胖与不胖只是相对的,今天虽然不胖,但如果不控制饮食,将来就很可能变成一个胖子,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力活动量的下降,变胖的机会更多。当然如果不胖,特别是消瘦的人在总热量控制的严格程度上比超重或者肥胖者可以适当放宽,特别是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在治疗过程中必须经常测量体重,一旦体重达到超重水平,就要开始比较严格地限制热量的摄入了。

Q: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如何治疗?

我同时患有肺结核和2型糖尿病两种疾病,在治疗和平时的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江苏 李某

向大夫:

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保证病人的营养,同时又不能使病人的血糖增高。如果您是一位肺结核病友的话,您比普通的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取的总热量可以增加10~20%,同时应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比例。在选择糖尿病治疗方法时,首先应用胰岛素,尤其是消瘦者。在结核症状减轻时可以考虑应用口服药物。

肺结核的治疗按照1998年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方案,以利福平和异烟肼为主,治疗时间1年为宜。应用异烟肼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血糖波动和神经炎。乙胺丁醇可能引起视盘水肿,链霉素治疗的问题是可能引起肾功能异常。虽然有这些不良反应,但是结核的治疗也是必须的,否则会造成结核扩散,可能传染他人。病人最好与家人隔离,家庭室内注意通风,被褥要常在阳光下曝晒。在肺结核的治疗中需要每1~2个月复查肝肾功能。

Q: 我适合带胰岛素泵吗?

我听说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效果非常好,请问专家哪些患者是胰岛素泵治疗的最佳对象?

天津 陆某

刘大夫:

首先,应该全面了解胰岛素泵,临床上有些患者朋友在刚听说胰岛素泵的良好治疗效果时都很兴奋,他们向更多的患者、医生、病友打听消息,但当他们真正了解并认识到胰岛素泵治疗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复杂的技能、而且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时,他们就会感到失望和沮丧,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胰岛素泵的真正益处造成的。我们一般认为具备以下几点的患者,是胰岛素泵治疗的最佳对象:1.具有战胜糖尿病的坚定信心,希望有高质量的生活,希望经常参加体育运动。2.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经过培训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3.有一定的经济保障。4.能够自我监测血糖每天3~4次,有时还需监测夜间血糖,并且记录。5.采用普通胰岛素多次注射血糖控制不好者。6.频繁发生低血糖但又无感知者。生活不规律、经常上夜班,不能按时就餐的特殊职业者。7.追求高质量生活,但又不愿意严格控制饮食者。了解了这些后,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和培训,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来迎接胰岛素泵吧。

答疑专家 刘福平

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北京临床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Q:那么哪些患者不适合带胰岛素泵呢?

刘大夫:

有些糖尿病患者不但不适合使用胰岛素治疗,勉强使用可能还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血糖波动)甚至生命危险。而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不能用胰岛素治疗。下面一些情况不适合:1.不愿意与医生交流,讳疾忌医者。2.没有接受过糖尿病教育,对胰岛素治疗完全不懂者。3.不愿意和不能坚持血糖自我监测者。4.害怕针头、不愿意皮下长期埋置针头或不愿意长期佩戴胰岛素泵的患者。5.有严重的抑郁症、心理障碍的患者。6.有旺盛的食欲而又不能完全控制饮食者,这样的人胰岛素的剂量常常不能准确计算并输入。

Q:又该如何挑选胰岛素泵呢?

如今市面上卖的胰岛素泵有十来种,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什么样的泵是安全、可靠的呢?

刘大夫:

1.基础率的输出量必须非常准确,并能在短时间内输出微量胰岛素。

2.必须能很微量地调整(增加或减少)基础率,如每小时增/减0.1U胰岛素。

3.能提供24个可变基础率——可选择每小时不同的基础率,这对于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病友特别

重要。

4.病友很容易自己操作区变更基础率,但又不至于因

错误操作使基础率出现错误的改变。

5.具有多种不同的报警功能,能及时发出电池无电、

导管阻塞等等报警的声音信号。

6.泵应当很容易关闭和停机,在停机无输注时能以报

警声响提醒泵的主人,提示主人再次开启泵,以防

止主人忘记开机而导致的高血糖事件。

7.泵应能记忆、保存并显示所有的胰岛素治疗信息。

8.泵应坚固,最好能防震、防水。

9.泵应轻、小,便于及易于佩戴和遮掩。

10.泵应确保绝对不发生无意中碰撞泵的按键而发生

基础率或餐前追加量的意外错误改变。

答疑专家 李仕明

教授、主任医师,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会员、“李氏疗法”发明人、国际糖尿病足病学科创始人、空军总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创建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Q: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危害?

我今年57岁,已经确诊患有糖尿病。听说糖尿病病并发症非常严重,我很害怕会发展成糖尿病并发症,请问糖尿病并发症到底有哪些危害? 河北王某

李大夫: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及糖尿病状态而发生的涉及全身的急性或慢性病变,它具有发生率高,造成组织器官毁损,具有致残致死性,危害严重的特点。一般糖尿病病程短或控制良好者,可不出现并发症,即病程程度较轻,保持在单纯糖尿病阶段。相反,如果其病程较长,特别是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者,易于合并多种并发症,而且病变的程度也较重。并发症涉及范围广,种类较多。分为三大类: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及乳酸性酸中毒等;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病、糖尿病骨关节病及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等;3、糖尿病伴发病及感染,包括低血糖症、代谢综合征、勃起功能障碍(ED)及急、慢性感染等。

Q:糖尿病患者该怎么吃?

我是一名65岁的妇女,患有2型糖尿病已经8年,常听一些病友讲,很多食品企业推出“无糖食品”、“降糖食品”,但是这些糖尿病食品到底有什么效果?糖尿病食品能让糖尿病人放心吃吗? 大连 吴某

李大夫:

现在市面上的糖尿病食品很多,人们对糖尿病食品的误解也很多。严格地讲,没有专门的糖尿病食品,只有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吃的食品。如能正确选择糖尿病食品,至少有以下好处:减小血糖、血压增高,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口感好,满足糖尿病患者想吃甜食的要求;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广大患者对糖尿病食品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主要有二点:

误区一:糖尿病食品可以随便吃。前面已经说了,粮食做成的糖尿病食品还是可能使血糖增高,不能随便吃。那么非粮食做成的糖尿病食品是不是就可以随便吃了呢?也不是,有些食物虽不是用粮食做的,但是可能含糖,或者含脂肪较多,糖尿病患者吃了以后,会导致热量摄取超标,还是能造成肥胖、血脂异常或血糖增高。

误区二:糖尿病食品不计入饮食控制总量。有些人饮食控制挺严格,一天三餐吃得不多,但却没把糖尿病食品计入热量,或者没有把主餐之间加餐的糖尿病食品计算在内,这样也会影响血糖控制。也就是说,糖尿病食品也不能随意吃,应该有质和量的要求。

Q:介入治疗糖尿病足能够逃过一“截”吗?

我得糖尿病快10年了,现在出现了一些足病并发症,下肢肢端坏疽创面比较严重,听我们当地医院的专家说,介入治疗手段具有高治愈率、减少截肢残疾及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请问采用介入治疗糖尿病足能否真的逃过一“截"?内蒙杨某某

李大夫: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致死性。传统的糖尿病足疗法就是截肢。然而,截肢不仅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增加了负担。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即外周血管成形术,主要是在细导丝的引导下,将一种微小长球囊送入狭窄或闭塞的病变血管内,进行疏通扩张,使病变血管重新开放、血流恢复,或者视病变严重程度在血管内植入支架,从而改善肢体远端的血液供应。介入治疗只需局部麻醉、创伤小,患者术中处于清醒状态,相对于其他麻醉方式用药物控制人体的其他器官,局麻副作用相对较小。一般术后6小时即可下地行走。即使患肢已发生溃疡、坏疽,只要手术成功,局部血供得以恢复,大部分病人的伤口依然有望愈合。

通过微创介入治疗可以将整个下肢包括最远端的小血管打通(足底),让下肢血流至上而下完全畅通,从而达到既往无法想象的治疗效果。不仅适合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更适合老年、体弱、合并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是老年人及体弱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当然,采用介入手术后,也还是要注意规律用药,控制血糖,以防止病情反复。

猜你喜欢

糖耐量胰岛素泵糖尿病足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