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之后的全球化

2009-07-02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3期
关键词:萨义德后殖民本土化

何 飞

摘要“全球化”这个词似乎和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一样泛滥,人人都在谈全球化,人人都知道全球化带来的种种问题,但这一切似乎都发生在西方向东方的侵袭之后,而这多方面的侵袭还在继续,按萨义德所言,即今天的东方文化是西方文化所建构,昨天的同样如此。因而,本文认为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的维度,全球化似乎都发生在了“后殖民”之后,要审视今天,就必须对其过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全球化后殖民资本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50-01

一、全球化:势不可挡

关于全球化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明晰,全球化的起始时间更是无从定论。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认识,然而,笔者认为现代意义下的全球化始于西方资本世界向全球扩张。从本质上说,它不过是经济学和金融学上的一个说法,即是说随着世界各国贸易往来的增加,国际市场逐渐形成,而实际交易的货币逐渐被虚幻的流通形式所代替,即跨国资本。所以,我们不难得出“资本一直在使一切全球化”豍,即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大规模的跨国全球化行动,或是资本的国际循环与周期运转。

全球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可以这么说,我们现在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全球化的包围之中。首先,我们要明白企图包围我们的文化是来自哪里。不是印度、埃及、希腊、阿拉伯世界、也不是来东南亚的泰国、越南,而是来自具有强大资本的欧美。这种以资本流动为载体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这种文化企图将整个世界单一化,整体化,同质化。在大众生活领域,主要表现为我们的生活被“文化”化了,生活不再是简单的生活安排和自我的存在,而成了“文化”的映射和盲目的跟从。更重要的是,这种力量强大到让我们跟从之后并不觉得是盲目,而是理所当然,颇有不追求就不现代,不文化的嫌疑。这种现象反到让冷静的少数人感觉孤立和被排斥到所谓的“文化”之外。人们生活在了文化人安排的“文化”镜像之中,摸不清头绪和方道。在文学艺术领域主要表现为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经验相互渗透从而导致创作的艰难,现在网络科技发达,大众接受信息途径多样,储存知识的丰富程度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文学家,艺术家。就是说很难找到一个独特的信息或者故事能够吸引观众,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再次,在此全球化语境下,大家生活细节与方式差不多,很难有与众不同的体验。自然,没有体验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当然也有相反的一种现象,比如像韩寒这样的少年作家,书一本接一本的出,难道他的确有非凡的人身经历,或者真是才气过人。以前看过其《三重门》,的确是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提出的一个关于教育体制的幼稚问题,但毕竟那时他还小,尚可谅解。但最近翻阅其《一座城池》突然发现原来小说还可以用笑话堆砌,大长见识。对此现象,我只能说现在因一些真正的作家体验的缺失而拒绝出书,而出书的作家也不能够畅销,书商才想此下策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其后尘着诸如郭敬明抄袭他人文章以成习惯,却同样能被现代的媒体包装成成功的少年作家。对此,我不愿多说,也许王朔的“无知者无畏”最能表达其意境。当然,希望他们能理解这句话更深的意义。全球化,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了世界巨变的动因,其势锐不可挡。当然,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更是更是难以逃脱,与其逃脱,不如积极主动迎接挑战。

二、“后殖民”之后的全球化

英国著名学者阿尔布劳在《全球时代》一书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成为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则出现了一种总的认识,即:现代时代行将就木,全球时代已然开始。”按照他的见解,当今时代已经告别了现代性,不仅处于一个全球化的过程当中,而且已经完全彻底地进入了一个“全球时代”。然而,全球化(global、globalization)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衰亡和消解,也不意味着全球文化的同一或同质。相反,民族国家依然健在,本土化(local、localization)成为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中备受关注的现象,形成与全球化并生的另一支牵制性力量。这一点在文化领域中表现得尤为鲜明豎。显然,这里指出了全球化的另一支牵制性力量,本土化。至于本土化的如何进行,本土化的具体意义,对比探究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更易阐释。萨义德在1978年出版的《东方主义》指出了,近百年以来,西方作为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对世界其他文化采取俯视的态度,企图通过政治经济的地位和力量,重构殖民地国家的文化。显然这是种带有曲解和歪曲的目光,也是其大国霸权文化心态的体现。当然,这种文化的重构在“前殖民” 时期,是伴随着赤裸裸的武力征服,以及强迫式的文化渗透。弱势文化在此过程中只有被动冲洗,即使有的少许本土化也是显得软弱无力,更重要的是那时本土化意识模糊或者是刚才萌芽。然而,伴随着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资本全球化流动的到来,全球化日益明显,本土化意识进一步发展。而代表强势文化的西方也不可能愚蠢到像以前那样采取暴力方式来灌输他们的文化,实际上也不现实,但他们的大国霸权主义文化心态一刻未变。他们企图借助全球化的动力,利用政治经济的中心地位,用居高临下的眼光来审视东方文化,仍然企图把东方描绘成贫穷落后、愚昧野蛮、流氓无奈、原始丑恶的国家。这样,一方面满足西方人确证自身文化优越性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窥视东方异国情调的猎奇心理。正如萨义德一针见血地说“我们可以将东方学描述为通过做出与东方有关的陈述,对有关东方的观点进行权威的裁断,对东方进行描述、教授、殖民、统治等方式来处理东方的一种机制:简言之,将东方学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

全球化的欧美中心论,我们目前是无法改变的,这也是由资本主义世界几百年积累而来。但我们能做的是在全球化过程中,树立自身的文化意识与文化身份,警惕他着的眼光,小心后殖民的陷阱,本土化的同时不忘国际化。说着似乎容易,但现实中,真的这么好操守吗?我们很多艺术家有意无意的迎合西方,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赢得一张进入西方世界的门票,不惜低头哈腰,改变艺术风格,放弃艺术理想,热衷表现乱伦、变态、殉葬、虐杀、三寸金莲等负面题材,总之是人家喜好什么便做什么,偶然参加一国际展览便飘飘然,顿时觉得自己如何大师。其实这种人应该不能划为艺术家,至多一个投机主义者。他们不能说是不小心掉入了后殖民的陷阱,而是主动跳下去的。全球化语境下资本的力量的确惊人,它可以使艺术家轻易放弃自己多年的执着与追求,转而帮助西方描绘歪曲虚假的东方蓝图。

当然,我们大多数艺术家头脑清醒,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极力描绘独特的中国身份与中国符号,再现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美学精神,把“本土化”思潮推向一个新的境界。这对我们每个艺术工作者来说,任重而道远。全球化的到来虽说充满挑战,但也正是这种挑战的力量触发我们传统文化身份的确立,或者说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与张力正是中国艺术活动的基本场域与动力源。而萨义德提出的“后殖民”无疑给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敲响了警钟。

注释:

豍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豎彭肜.全球化与中国图象.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豏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页.

猜你喜欢

萨义德后殖民本土化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
省察人生 哲理思考
——《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略评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
论《格格不入》中萨义德的自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