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犯罪的几个问题
2009-07-02王聪
王 聪
摘要大学生犯罪率上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大学生犯罪对人才的保留、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尤为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现状,成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现状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44-01
一、大学生犯罪的现状
中国犯罪研究会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1965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社会犯罪总数的1%,“文革”期间大学生犯罪占整个犯罪总数的2.5%,而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17%。此外,其他一些城市也做过类似研究,在这不再列举,尽管各种研究的数字有些不同,但它们都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大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
大学生犯罪主要是财产犯罪、暴力犯罪。近年来出现了性犯罪、智能犯罪等新型的犯罪,犯罪主体范围也在扩大。
二、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大学生犯罪有这和社会山其他人犯罪不同的特点。这和大学生受教育程度、人生阅历以及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一)从犯罪类型上看
大学生犯罪类型较集中,有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在大学生犯罪中,以盗窃、抢劫财产者居多。
(二)从犯罪地点和对象看
从犯罪地点和对象看,犯罪地点和对象相对单一。大学生犯罪案件大多数发生在校园里,因为校园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大学生的活动基本是在校主要是园进行的,因此校园是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场所;大学生侵害的对象也主要是学校的同学和老师。
(三)从社会危害性来看
大学生毕竟受到多年的教育,素质相对较高,一般来说主观恶性较小,比较容易说服教育,犯罪手段一般不很残忍,对社会的危害性不是很大。
(四)从犯罪人员上看
大学生犯罪,以本科低年级学生为主,男生较多,但最近几年,女大学生犯罪人数也在增多。
三、 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大学生一直被认为是“天之娇子”,是父母的希望,社会的栋梁,被人们认识素质较高的人,因此对大学生犯罪充满不解。其实大学生犯罪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家庭因素
我一直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父母的反社会意识、拜金主义很容易传给孩子。
(二)学校因素
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做得不够。大多数学校度没有专门的思想教育课程,有的只把他当作一门选修课,可选可不选,选了也可以逃课,学校不重视,学生更不重视。学校的法制教育力度不够,除了法学院,其他的学院几乎很少开法律课,导致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什么样构成犯罪,甚至有人犯罪后还不以为然。
另外,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宽松,没有严格的管理机制,几乎全靠学生自律。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
(三)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得经济体制被打破,新的还没有完全健全起来,人们收入差距扩大,使得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一些有钱人和有权人的高消费,打破了人们的心理平衡,在学校中,大学生之间,消费差距大,一些人为了追求享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外来文化最我国名族传统有一定的冲击,现在一些黄色,暴力影视书刊,和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毒害了大学生的心灵,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导致他们形成犯罪心理,甚至引导一部分大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另外,现在社会上一些腐败不公的现象对大学生也有潜在的影响。他们以自己的眼光看待社会,放大了社会的黑暗,对社会充满了不满,变得偏激,有些人就产生了反社会的犯罪心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 大学生犯罪的预防
(一)预防大学生犯罪,家长应做好榜样,从小教育
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家长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给孩子做好榜样,以身示范。家庭是孩子性格形成的的摇篮,家长既不应该对子女过分要求,逼迫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学他们不愿意学的东西,也不应该过分溺爱,温室中的花朵是经不起外面的风吹雨打的,为人父母的应把握好宽严的度,让孩子健康成长。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目前,我们的大学道德教育还很薄弱,几乎没有真正的起到教育作用。
曾在一本书上能够看到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是在“育人”,而非“制器”,人是有感情,有思想,有灵气的,加强道德教育是“育人”的根本。学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采取各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方面的教育。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如果大学生都不懂法,那普通的民众又如何呢?现在电视上有各种法律节目,重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高校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不仅法学院要学法,其他的学院也应该学,把法作为一项基础的课程来学。在教学的时候,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结合案例,使他们加深对法的理解,而不是对法条的记忆。针对大学生中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现象,应强化法制教育,不仅是课堂教学,还应通过宣传、讲座、参加实际活动的方式,法律知识变成守法的意识,是他们能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培养法律观念,帮助他们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习惯。
(四)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学校应加强对和改进对学生的管理,尤其是对宿舍的管理,辅导员应多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动态,准确的掌握学生课堂内外的活动,杜绝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另外,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保证校园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抵制不良文化的进入。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培养一名大学生,家庭、社会、还有大学生自己都付出了时间、金钱和努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如果大学生走入歧途,无论对哪一方面,都是巨大的损失,因此预防大学生犯罪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黄接.浅谈大学生犯罪原因与预防.中国科技信息.2006(1).
[2] 温海波.试论当代大学生的犯罪现状及预防.民主与法制.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