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国以前毛泽东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与实践

2009-07-02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3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抗日毛泽东

陆 璐

摘要新世纪之初,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和谐社会”理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使用过“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但在他一生丰富的思想和实践中却蕴含了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深刻理念,他的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与实践,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15-02

在继往开来的新世纪之初,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和谐社会”理念。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四中全会陆续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更是指出: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经过多年来党的理论探索,“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全党共识。

和谐社会是全人类向往的社会生活状态,也是新中国几代领导人所追求的社会目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开创者的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使用过“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但终其一生,在他丰富的思想和实践中却蕴含了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深刻理念。

一、革命早期的和谐思想及其渊源

毛泽东身处近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在他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中,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其逻辑起点。毛泽东的和谐思想首先是建立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基础之上的。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和谐”在中国古代是以“和”的形式出现的,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正是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另外,毛泽东朴素的和谐思想还带上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烙印。在西方思想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有“全世界和谐”的理想,欧文有“新和谐公社”的追求。然而马克思主义产生,才真正把“和谐社会”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马克思在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一再提倡“社会和谐”。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对毛泽东和谐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指导思想的意义和实践模式的指南。

在从事革命活动的早期,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五四运动中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热衷于“新村运动”和“工读主义”。

1919年底,毛泽东在岳麓山下组织“新村运动”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他曾发表《学生之工作》提出自己的新村设想。他创建新村的目的是“借以改良生活,以促使家庭社会进步”。这可以说是毛泽东对和谐思想的最早探索了。

与此同时,“少年中国学会”的王光祈等发起组成 “工读互助团”,毛泽东参与了其计划,提出实行工读主义的具体方案。当时建立的工读新村是为了建立一个人人工读、人人平等和睦的新世界。这个理想充满了空想的性质,却又是毛泽东实践自己和谐社会理想的勇敢尝试。

1921年初,毛泽东认识到,要达到和谐社会,改良仅是补缀的办法,行不通,因而主张进行大规模改造社会。到了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他参与制定了党的第一个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号召人民努力达到消灭阶级的理想的和谐社会。土地革命战争之后,毛泽东等人开始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尝试。

二、抗战时期的和谐思想

1931年“9.18”事变爆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领导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使命。他在这个时期的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中的和谐思想

统一战线是保障抗战胜利的基础,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和谐思维,正确地协调各种矛盾,最大限度地维持国内团结,构造了一个战时和谐局面。概括来讲:

首先,以和为贵,努力促成国共合作的和谐局面。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便向国民党明确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力倡国共合作。国共合作是在特殊形势和特定环境中我党谋求战时社会和谐的一大创举, 展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整体和全局的自我牺牲精神,也反映了“以和为贵”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其次,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尽管当时中共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在做出最大让步、顾全抗日大局的前提下阐发的,但现实情况是复杂的,当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掀起反共高潮,针对这种形势,毛泽东提出了“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即使是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面前, 中国共产党人也始终以民族大业为重,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力挽濒于破裂的国内政局。

第三,根据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和谐社会理论。国共合作,一致对外,不表明时时、事事都和谐。毛泽东根据抗日战争期间国内外、党内外、抗日统一战线内外的复杂情况,撰写了《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矛盾论》、《实践论》等重要著作,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深刻分析了中国实际,指明了抗日战争必然胜利的大方向。这些著述阐发了一个和谐的思想,在大节不失、原则灵活的前提下求同存异,避免了一些重大的不良事件发生,保持了抗战时期国内的统一和谐与一致对外。

第四,在巩固和发展国内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同时,毛泽东还积极谋求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毛泽东明确提出,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条件下,争取英、法、美援助,并始终坚持亲苏、联苏政策,突出在与各国互相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的和平外交原则,在这一和谐外交政策的影响下,国际上掀起了一定规模的援华运动。

由此可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抓住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了国内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汉奸走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理论实际上就是毛泽东谋求国内外和平与追求普遍社会和谐的战略思想的阐发和运用。

(二)民主政权理论中的和谐思想

抗日战争是一场异常艰苦和残酷的战争,要夺取战争的胜利,就必须有一个有效且强有力的民主政权。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求建立由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组成的各党各派合作的“三三制”民主政权。随着这一民主政权的普遍推广和实施,各抗日根据地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民主政治新景象。

首先,“三三制”政权体现了战时民主化,扩大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范围,“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较之以前的苏维埃政权时期,取消了选举与被选举的阶级身份限制,这有利于调动最广大的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也有利于提高解放区居民的民主政治觉悟和参政、议政与管理政权的意识与能力。同时明确规定一切不反对抗日的地主、资本家和个人都有同等的人权,使一些本来不太合作的地主阶级人士的态度转而拥护政府。

其次,“三三制”政权保证了党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领导地位。和谐社会是各种社会要素、力量和势力的协调一致与合理配置。毛泽东指出:“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由此,中央对各级党委和政权机关中的党员干部规定了一系列明确的纪律,促进了根据地党政、军民、政民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再次,“三三制”政权的具体运作实行相互合作、共同协商和民主参政议政的方式。“三三制”政权要求我党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善于与其他民主人士和团体合作的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毛泽东提出,“提倡民主作风,遇事先和党外人士商量,取得多数同意,然后去做。”应该说, 中国共产党人的民主作风,正是在抗战时期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在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共建中共与其他各党派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和谐关系。

(三)减租减息土地政策中的和谐思想

抗战时期,为了进一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最高利益出发,在政治上做出重大让步的同时,还在经济上实行让步政策,用减租减息方法来解决土地问题。这是一项符合中国当时状况,闪烁着实事求是和追求社会普遍和谐思想光辉的政策。

首先,农业人口占解放区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抗日和生产的基本力量,必须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实行减租减息,既能保持社会稳定,又能充分调动解放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只有这样,农民群众才会真诚拥护党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从而稳住了抗日的后方阵线,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后勤保障。

其次,在大敌当前、民族矛盾激化且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的前提下,用减租减息的政策取代没收地主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做法,也降低了地主阶级与我党的对立情绪,从而缓和了农村的阶级矛盾,避免造成一部分反动地主卖身投敌而扩大敌人阵营的后果。

减租减息政策是抗日战争时期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创举,虽不能根本解决土地问题,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种平稳、渐进式的土地改良政策,它有效地避免了土地革命所带来的剧烈的社会动荡,从而稳定了人心,维护了团结,释放了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减租减息政策就是一种和谐的土地政策。

三、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毛泽东在1938年7月接见世界学联代表团时,就阐述了他有关中国社会和谐的理想图景,他说:“抗战胜利后,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一句话,是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民主国家……在平等的原则下建立联合的关系。”这段论述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名词,但已经描绘出新民主主义国家(社会)的蓝图。到了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始使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刻画了新社会的和谐。

在各抗日根据地丰富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和《论人民民主专政》,完整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进一步阐明中国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后,在中国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和谐社会。这样,毛泽东构建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更加明晰。

为了构建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作出了多方努力,他的和谐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民主主义政治关系的和谐

毛泽东力求妥善处理好国内各种进步势力之间及国共之间的关系。这种和谐的政治关系,一是指共产党与民主人士和民主党派的盟友关系,使各革命阶级在政治上各得其所,政治关系和谐。二是指国共阶级敌人的关系,但毛泽东和中共从民族大义出发,设想只要国民党不做破坏和平、损害民族利益的事,现阶段国共两党在总体格局上可以共处。这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属于另外一种特殊意义上的政治关系的和谐,这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关系的和谐

毛泽东提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力争使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关系和谐。一是要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毛泽东认为,如果不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生产力,中国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就无法做到社会和谐。二是指要正确处理新民主主义各种经济成分的相互关系,使它们各得其所,共同发展,这是实现新民主主义经济关系和谐的关键。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关系的和谐

毛泽东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力争使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关系和其它社会关系和谐。他提出,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把他们看作国家和社会的宝贵的财富”。保障中国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这也是构建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中,包含了“和谐社会”的丰富内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所指出

的那样: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个重大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回顾毛泽东同志在建国以前对和谐社会的不懈探索历程,他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胡逢清.抗战胜利前后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追求.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4).

[3]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胡为雄.毛泽东思想研究史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柳国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抗日毛泽东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抗日英烈马威龙
马克思主义大论战与湘学的新民主主义转型
浅析新民主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异同
爷爷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