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2009-07-02陈洁茹周文魁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3期
关键词:边境贸易大力发展优势

肖 琦 陈洁茹 周文魁

摘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新世纪我国提出的重要战略,而对外贸易在西部开发中又至关重要。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应采用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西部地区对外贸易西部大开发加工贸易边境贸易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127-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比较缓慢,对外贸易额在全国对外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小,对外贸易依存度偏低,贸易条件较差。1999年11月,中央政府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时以来,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地区克服了地理位置、交通信息等不利条件,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同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当今国际经济大环境下,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只要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选择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就一定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差距与问题

(一)对外贸易规模小,发展速度慢

从对外贸易的规模上看,2000~2004年间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绝对值与相对值在全国处于最低、最落后的地位。因此,虽然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规模扩大了,但西部地区在全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最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贸易规模在相对萎缩,西部地区与其它地区在对外贸易规模上的差距正在加大;从对外贸易增长速度看, 2001~2004年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全国的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25%、22%和26%,西部地区与其它地区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贸易方式结构不合理

西部地区贸易方式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一高一低”,即“一般贸易比重高,加工贸易比重低”。从进口贸易看,2004年西部地区进口贸易中的一般贸易所占比重为62.1%,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的42.3%;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仅为10.5%,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的41.6%。从出口贸易看,2004年西部地区出口贸易中的一般贸易所占比重为68.1%,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的38.4%;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为16.4%,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的58.6%。

(三)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相对贫穷,在技术投入方面相对较少,这就导致西部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出口商品在加工深度、技术含量、差异性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较大。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主要依靠的是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出口商品以原材料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深加工、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较少,一些省区的初级产品出口都接近或超过30%。因此,西部地区的出口商品不仅结构不合理,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出口商品结构亟待优化。

三、西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策略选择

(一)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贸易

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西部地区具备发展特色经济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也是国家确定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集中力量抓好的五大重点工程之一。要提高对外贸易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拉动度,就要在特色上做文章,走特色之路,大力发展具有西部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特色产业和特色贸易。西部地区应转变以往“立足资源搞开发”的观念,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的战略,赋予产品特色,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我国出口额占第一位的支柱性贸易方式,对推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虽然深居内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较薄弱,但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能源、矿产、土地等自然资源方面优势明显,且劳动力成本很低,非常适合发展加工贸易。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基础,改善发展对外贸易的环境和条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西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

边境贸易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贸易形式,在西部地区对外贸易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边境贸易额大幅度增加,成为推动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以边境贸易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繁荣,使边境贸易成为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

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僻,集中分布在西南的大石山区、西北的黄土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等几类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展落后,缺乏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条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强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改变其交通不便、出口不畅、信息不灵的状况。同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发挥其在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和地缘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贸易,从而达到发展对外贸易、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那颖.西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策略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艾民,陈萍. 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目标定位及对策选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梁鲜桃. 西部地区边境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国际经济合作.2005(5).

[4]张光海.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思考.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猜你喜欢

边境贸易大力发展优势
大力发展艾草种植,铺就百姓致富之路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矮的优势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缅甸与孟加拉国边境贸易增加
17世纪卫拉特蒙古与俄国的边境贸易概述
画与话
大力发展种苗产业 助农收获绿色希望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滇越边境贸易关系及发展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