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实验室环境条件及监测

2009-07-02徐秀珍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9期
关键词:洁净度交叉感染

徐秀珍

摘要:由于微生物检验几乎涵盖了所有食品企业的产品,因此,作为企业内部环境之一的微生物室,是产品的温床,也是微生物实验是否准确的基石。因此建立符合条件的微生物室并定时、定期的对其环境进行监测是实验可靠性的保证。本文从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室应具备哪些条件,环境监测如何进行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洁净度;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照射强度;交叉感染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04版)对食品生产企业进入市场制定了严格的条件,其中第一点即为环境卫生要求。这里的环境既包括企业周围的外部环境,又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如企业厂区、生产加工车间等。

1 从建筑上来说:微生物实验室分为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实验人员应先进更衣室,然后到缓冲间,最后进无菌室。实验室的工作区域与办公区域明显分开。无菌操作间应符合响应洁净级别的操作环境,采用局部百级措施时,其环境应符合万级洁净度要求,每立方米直径大于等于0.5微米的尘埃粒子数应是小于等于350000个,30分钟尘降菌落数小于等于3cfu/立方米。如果空气洁净度达不到这一要求,建议内设一超净工作台。进入无菌间应有人净和物净的设施;无菌操作间应根据检验品种的需要,保持对邻室的相对正压或相对负压,并定期检测洁净度。如果是做医药的企业,日常洁净区的万级和百级区域的浮游菌也是要月检测一次的,这是国标浮游菌检测方法上面规定的。检测洁净度首要的是对无菌室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用直径9cm营养琼脂平板做空气暴露采样,一般可采3个点(呈对角线),暴露5min后置36℃培养24h观察菌落数目。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果: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5000N/A*T,A:平板面积(平方厘米)T:平均暴露时间(min),N:平均菌落cfu/平皿。普通无菌室的消毒效果每月至少应进行一次监测。其次,消毒后,对无菌实验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将直径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皿放在无菌室四角及中央各一块(设一块空白对照),打开平皿盖扣放平皿旁,暴露10分钟盖好。将平皿至37℃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计算5个平皿中的平均菌落数。

2 从仪器设备来说:实验设备应满足检验工作的需要。微生物实验室必须配备培养箱、高压灭菌锅、紫外灯、冰箱等设备。这里着重介绍一下紫外灯和高压灭菌锅。紫外灯是微生物室主要的消毒工具,紫外灯的穿透能力特别弱,因此必须定时定期对紫外灯进行清洁。一般情况下每月使用浸有75%乙醇的抹布擦拭灯管一次,擦拭前先拔掉插头并冷却10分钟,还应经常检测紫外灯的照射强度,当照射强度低于原始照射强度的70%时,应由专业人员更换灯管,一般情况下每三个月检查一次紫外灯的照射强度,记录监测结果(<200)。对紫外线灯管的监测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用中心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强度仪(标定有效期内需经中国计量院检测,测定值ⅹ校正系数=灯管真正照度值)在灯管垂直下方1m处测定。新购置的灯管应≥90uw/平方厘米,使用中的灯管应≥70uw/平方厘米。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消毒照射时,工作人员应佩带保护眼镜,以防紫外线损害角膜而引起急性角膜炎。

对微生物室常用的试管、吸管、营养琼脂平板等器皿的消毒,实验室最常用的灭菌器是手提式高压灭菌锅。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锅内压力增加,温度也随之增加从而提高蒸气温度,进而达到彻底灭菌之目的。对手提式高压锅进行监测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样品数量:3件,步骤:将生物指示剂放置被消毒物品中心部位和外层各一个,按常规消毒。消毒后的生物指示剂以无菌手续放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内,在55-60℃温箱中培养7天,观察最终结果。如有嗜热脂肪杆菌生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包内包外有一菌片长菌视为高压锅灭菌不和格。

3 从位置和结构布局来说:实验室工作面积和总体布局应能满足从事检验工作的需要,实验室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微生物实验室的位置应距离车间、锅炉房、交通要道稍远些,以减少烟囱和马路上的灰尘的侵袭。房屋结构应能防震、防火、防尘、光线要充足。房屋应建成套间互相隔开。抗生素微生物检验室应分为半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半无菌操作间设有紫外灯,操作台应稳固,并保持水平,实验室内应光线明亮,配有控制温度、相对湿度的设备,并应注意交叉感染。微生物检验室的环境温湿度也需要监控,一般建议温度为20℃左右,湿度50-60左右。

4 从实验室内部环境来说: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每个实验室设地漏,可减少跑水事故的危害。实验室地面要湿式拖扫,禁止干拖干扫。需消毒时,可用有效氯为500-10000mg/l的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消毒液用量不小于100ml/立方米。污染区和清洁区拖把应分用,不得混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水清洗干净,悬挂晾干。

总之,由于环境条件既包括物理因素、又包括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不良的环境条件会使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导致菌体的死亡。但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芽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又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当微生物的不同种类出现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内,它们之间互为环境,相互影响,既有相互依赖又有相互排斥,表现出相互间复杂的关系,而这种复杂性又严重影响微生物的实验结果,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因此,控制微生物实验室的环境并定期对其进行监测,是企业、质检人员首要考虑并实施的问题。这既是实验的要求,也是对企业、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赵传孝,韩绍英,姜彦祥,龚国华.食品检验技术手册.中国食品出版社1990:143-145.

[2]王叔淳.食品卫生验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423.

[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

猜你喜欢

洁净度交叉感染
航天器洁净厂房环境监测规范化应用
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研究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
山西省河东煤田安平勘查区煤炭资源洁净度评价
慎独精神与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
基层传染病院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护理举措
三河牛乳房外观洁净度评分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