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雕技术的传统秉承与创新

2009-07-02卢天壮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9期

摘要:作为一种正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的艺术创作,蛋雕技术的当代化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试图对这一正在不断演进着的现象做出任何解释都可能带有某种片面倾向。但是,关注中国蛋雕技术的当代化走向,关注当下蛋雕技术该如何秉承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应该说是极具现实主义和研究价值的。特别是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形势下,如何在秉承传统的同时开创一条崭新之路,则更显得有必要做深层面的深究。本文从艺术历史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阐述了蛋雕技术。

关键词:蛋雕;技术;秉承与创新

蛋雕技术已经历了六七百年的发展演化,在西方受复活节文化影响,很多彩蛋绘画大师已不满足彩绘这一种单一的表现形式,转而开始进行蛋壳雕刻技术的创作和研究。从客观上讲:作为蛋壳这种独特的载体,在方寸之间描绘已属不易,更何况是雕。蛋壳的质地不同于玉石、木质等,坚硬有韧性且质地细腻,因此在雕刻工具和雕刻技法上有着极其苛刻的要求。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也不同于彩绘,他的艺术语言要求做到更抽象、更简洁。所以蛋雕大师们在表现宗教和历史人物,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时,多以一种简单的符号或简单的代用物来传递艺术家的情感。艺术符号可以简单的定义为一种元素、生命体或非生命体,他们象征着自身之外的东西。同样的艺术符号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白鸽在宗教题材的作品中象征着圣灵,王冠象征权利,棕榈树象征殉难者,海贝壳象征朝圣者。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这似乎是为了在方寸之间表达更完整的主题,但在美学上讲他正迎合了“宁简勿繁”美的形式法则。

蛋雕技术的兴盛起始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并不是简单的复古,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以弘扬古代文化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来反对教会和封建文化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一股由新兴资产阶级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潮出现在哲学、文学、艺术、政治、法学等在科学领域倡导自我奋斗,肯定现实世界,鼓吹享乐和名利。它还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同时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重视实验科学,探索自然,推崇新的文学艺术。

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蛋雕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中世纪艺术思想的单一宗教性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蛋雕艺术的繁荣。首先,正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蛋雕艺术才真正渗透进广大群众人民的物质生活领域,蛋雕作品种类以空前的规模在民众中得到普及。与此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蛋雕工艺作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能表现愈加彰显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法则和工艺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继承与发展。许多蛋雕杰作都具有庄重典雅、和谐含蓄、充满古典意蕴和世俗情调的风格特征。此外这一时期的蛋雕作品在制作工艺、表现题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与突破,可谓品种繁多,造型典雅,装饰瑰丽,作品从浮雕到镂空透雕都有了进一步的长足发展。

中国的蛋雕技术起始较晚,在明末清初宫廷贡品中才显现一两件雕刻作品。由于当时的雕刻工艺技术落后,只停留在用刀在非常薄脆的较深色的红皮鸡蛋壳上雕刻,雕刻难度极大。因而在这一时期的雕刻工艺品只是被少数人占有的奢侈品。到了近代蛋雕技术才缓慢的发展起来。中国的蛋雕技术在发展历程中受着传统艺术精神和丰富的艺术形式之影响。从艺术精神来说: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化,已经成为一个严密的系统。李泽厚先生曾指出:“中国美学要求是美与善的统一,而所谓善的最高境界,儒道两家虽各有不同的说法,但归结到最后,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不同处只在于如何达到此种境界,以及对达到此种境界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在中国艺术精神追求的理念中,寻求意象、气韵、空灵和境界作为传统精神的主要审美范畴充分体现了道教、佛教、儒家学说互补的这种中国特有的东方艺术韵味。而艺术形式则包含着如:京剧、书法、中国画、年画、版画、剪纸诸多门类。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依托、相互共存,逐渐完善了蛋雕艺术独有的艺术风格。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蛋雕大师们蛋雕的雕刻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由最初的刀刻发展到电钻打磨,直至卢天壮的国家发明专利“天然蛋壳腐蚀镂空透雕”技术的诞生,更是开创了传统手工作坊向产业化发展的新兴之路,同时这项技术的诞生也将蛋雕工艺水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见的精细、精美、精艺几近极限的艺术境界。在薄而脆的蛋壳上镂空线条已是不易,但能镂空雕刻出宽不足一毫米,长超过几公分的线条来,同时利用专利技术在完成深色红皮鸡蛋的色彩渐变浮雕过程中他使色彩渐变效果更细腻、层次更丰富。这在前几百年间万千雕刻大师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努力有幸变成了我们眼前的现实。

蛋雕技术在中国这片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土地蕴育成长了几百年,但于欧洲的蛋雕文明还有着相当的差距,研究中国的历史不难看出,根结就在于故步自封。蛋雕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不仅是人类追求和创造美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演变和进步历程的形象记录。上下几百年,人类创造的分布在世界各地难以计数的蛋雕工艺美术作品,无一不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在漫长的蛋雕工艺美术创作活动中,人类不仅渐次培养了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意识,而且也提高了对各种材料的把握能力和加工技术。周而复始的创造和长期的积淀,导致了蛋雕工艺文化的形成和蛋雕工艺美学的成熟,把人引入了一个精神与物质文化高度统一的崭新境界。

西方文明是整个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和革命性的影响。西方文明不仅拥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而且还以其丰富性、多变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西方工艺美术在新时代延续的西方现代设计艺术,更是在当今社会中引导着时尚潮流。因此,我们在面临着传统的秉承与创新这一课题时,不妨学习借鉴一下西方工艺美术成功发展演变的历史,在蛋雕作品创作时不要忽视在蛋雕发展史中世界各民族的能工巧匠,在这个领域内各显身手,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为它繁荣作出的贡献。

不论从纵的历史进程角度来考察,还是从横的视觉去浏览,蛋雕技术总是给人以争奇斗艳,异彩纷呈的印象和生生不息的力与美的感觉。欣赏前人的创造,对我们来说不仅是最美好的精神享受,而且还可以从中感悟到艺术创作规律,获得思想的启迪。因而传统的秉承与创新是两个即对立又统一的概念,是有着相辅相成共同依存的关系。没有秉承就谈不上创新,如果秉承的不好就很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于历史相撞。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雕刻大师,在探索技术创新过程中,应首先做到最大限度地继承传统,最大限度地使之发扬光大;最大限度地超越生活;最大限度地深入自我、走出自我。

“放眼看世界”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面对大海向国人发出的呼唤。蛋雕技术的后来者,请把我们的目光投向辽阔的海天之外,让秉承传统、创新发展的脚步走得远些、更远些 ……

作者简介:卢天壮(1962.11.11-), 男,助理工艺美术师,1988年哈尔滨市轻工学院(大专),籍贯 长春, 研究方向:走科学技术多元发展之路。荣誉蛋雕工艺品在2008年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两项奖项即“铜”奖和“优秀奖”。在2009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银奖。2009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