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科文阅读中的转述策略

2009-07-02乔建军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原句同义大运河

乔建军

社科文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具体到高考选择题,多数试题的选项是对文章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判断这些转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需要考生在全面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整合相关信息,在分析综合、概括提炼上下一番工夫。下面结合高考试题中的一些转述特征,介绍转述的基本方法和判断转述正确与否的相关策略。

一、概括式转述

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规律的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判断这一转述是否切合原文意思,一要注意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这种一般性的结论是否可靠;二是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是否顺应原句中的词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例1 大运河涉及黄河及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区域,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化价值与意义非同寻常。

转述:大运河实际上是连接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这是一个概括式转述。判断这一转述是否正确,要把握两个方面的概括是否恰当。其一,大运河是否连接了古代几个重要的文化区域;其二,大运河是不是连接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从语言形式上考查,就是看“连接”“重要文化区域”“桥梁和纽带”三个关键的概括词语在文中是否有根据。原文说,大运河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文化区域,“连接”的概括是恰当的,“重要的文化区域”,文中也列举了几个具体的文化区域。“桥梁和纽带”文中虽然没有明说,但用这两个带比喻性的词语概括大运河在贯通文化区域中的作用也是恰当的,所以这个转述是正确的。

二、具体式转述

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和结论的例证。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主要从观点和材料是否统一,材料是否切合原文的表达意图的角度去思考。

例2 例如,圣经《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充分提到各种各样的民族。其中有犹太人、埃及人、赫梯人、巴比伦人、埃塞俄比亚人、罗马人等等。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比之他们中任何人与澳大利亚、亚马逊森林、北极的北美原住民等的差异,就显得逊色了。

转述:北极的北美原住民与赫梯人之间的差异比犹太人与埃及人之间的差异要显著。

这个转述是一个典型的具体式转述。转述者从原文中抽离出两组具体民族的差异进行比较,不难看出,这个转述可以看成原句的一个例子,是符合原文意思的。

三、同义变式转述

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的转述。这种转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种说法。同义变式包括因果倒置、条件与结果转换、变换主体重组句子、长句与短句互变等形式。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恰当,可以利用句式变换的一些知识、方法帮助判断。

例3 使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人只是逐渐认识到,在所有这些差异的掩饰下,他们可能与任何地方的人共享基本的“人性”。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文化价值的社会被贴上“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标签。直到18世纪中叶,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这类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是完全相关的。

转述:长期以来欧洲人没有意识到“野蛮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密切相关。

这种转述实质上是对“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这类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是完全相关的”的转述,只不过将“这类人”替换为“野蛮人”,将“完全相关”替换为“密切相关”。这种替换在这个语境中是同义的。

例4 人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去追求财富,是因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

转述: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

这个转述实质上是因果关系的倒置,虽然句式不一样,表达重点有差异,但语意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例5 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高级形式。

转述:干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

原文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与其……不如……”强调后者,所以转述切合作者的观点。

(编辑 文 墨)

猜你喜欢

原句同义大运河
Dale Carnegie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放歌大运河
仿写句子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
遇见“大运河”
强调结构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