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基于问题的学习看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

2009-07-02邢立波

新媒体研究 2009年10期

[摘要]通过介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论述在高校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上实行“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同时,介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特点和面临的困难。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 PBL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520116-01

人类已进行21世纪,我们面对的是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个学科的研究和工程中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新挑战,面对计算机时代的变化,我们只能主动转变教育观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特点

计算机人才培训目标的变化使我们要重新审视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目标。我们认为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课程内容已不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计算机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求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对知识进行应用与实践。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正是符合上述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处均对我们有借鉴作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二十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McMaster医学院首先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医学院的教师们感到,课堂上给学生们灌输了太多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既没兴趣也没乐趣,而所学知识与医学的实践关系也不大。教师们同时也发现,学生参加临床实习后,这种被动的学习状况立刻改变。在临床实习时,学生们直接接触病人,解决他们的问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主动性。医学院的教师们认为,应该让学生从一进入医学院就处于这种状态,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实际的医学问题,让学生们分小组工作,教师充当辅助学习的角色。这些教师希望通过改变教学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后,这种教学模式被国外专家学者总结出来并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计算机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理论上的知识,如果单凭课堂讲解和演示操作来教学,学生只是去死记一些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很难达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况且本门课程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解决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都会把概念理解得更好。例如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让学生用该软件制作书信、公文、报告、论文、商业合同等文件来解决生活中非常实用问题。在讲授Excel时,可以用来制作课程表、成绩单或财务、金融、统计等表格数据。在讲授Powerpoint软件时,可以巧设情景,让学生模拟毕业答辩、求职报告或推广产品等情景。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上,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特殊问题一般化。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它以重能力培养代替了以知识传授,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了以教师为中心。它以问题为先导,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有知识培养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问题式讨论学习

问题式讨论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组,以组为单位分别讨论相关科目的不同实验。在对实验内容设计上要依据所讲授的知识,不能够超过知识范围又高于平常练习的水平,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在对实验内容的完成过程中,每个组的每个组员首先要分别在脑中构思整个实验过程直至完成,以及思考在实验过程中那些将会是一次性不能解决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汇总;然后分析问题、查找信息、最终总结出主要问题共同攻克。以搜索引擎的使用和电子邮件发送实验为例,在实验过程中可分别设置多道题目,由学生分组完成。区别操作能力培养过程,在问题式讨论学习中,每个实验只给出最后的结果,例如教师的邮箱中要接收网上某个图片或文件是最后的结果,中间实践的环节(例如搜索、下载、发邮件)由学生自己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把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从而脱离模仿的过程,走向自我独立思维的新的层次。

三、PBL面临的困难

PBL能否真正的在我国各大高校切实有效的实行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首先,教师已习惯自己在课堂中的中心位置,习惯于介绍有关理论体系和事实、按部就班地推导公式。一旦改变以往熟悉的教学模式,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组织上课,确实是一种挑战。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围绕着问题,问题本身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问题的设计是应用的难点和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针对于这门课程的问题。要确保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能够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并和课程本身的目标相一致。其次,以PBL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对于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也有个适应的过程。最后,对于现在的教学体系,PBL能否成功还有待研究。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终身学习已成为一种生存的必需。PBL作为一条改革思路在国外教学改革中已经卓有成效,相信它也将为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春东、赵春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大学计算机文体基础教学,计算机教育,2008.

[2]高虹、刘惠琴,从基于问题的学习看研究型课程教学,中国高教研究,2003.

[3]范晶,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研究,硅谷,2008.

作者简介:

邢立波(1978-),女,助教,黑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现任职于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