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习兴趣 优化教学过程

2009-07-02王海红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等腰三角图形数学

王海红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笔者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已融会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教学走向生活化

1.课堂导入生活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就会觉得所学习的内容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在教学八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镶嵌》一节前,我给学生先布置下去几个问题让他们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用平面图形铺满地面的实例,试找一找。通过课前的思考,学生在脑海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但他们还不知道答案的正确与否,所以上课时就会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讲。

2.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有理数的乘方》中出现一个棋盘上的数学问题: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象棋,献给了国王,为了对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位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1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放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的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的米吗?鉴于这个问题,我组织学生开展“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的估算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猜测、动手操作、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在亲身的体验和思考过程中,去主动地发现,构建新的知识,逐渐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事实,用数学的头脑来分析周围的世界。

3.作业练习生活化,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将某每一品牌的家用电器先涨价10%后再降价10%,所得的价格与原先的价格相比有没有变化?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类问题非常感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使课堂充满活力

1.用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们知道,对数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学习之前,可先提出一个问题,“一张0.01mm厚的纸折叠十次以后,有多厚”,学生可以计算得出。然后,又问,若是折了100次呢?有的学生能估算出,为2100层纸厚,当算出有1022公里,学生都为之惊叹。

2.用数学美引导学生掌握规律。如,在学习黄金数W=0.618,可以进行一下引申:建筑物的窗口,宽与高度的比一般为W;人们的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身高的黄金分割点;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感到最舒服,此时23:37(体温)=0.618;名画的主题,大都画在画面的0.618处,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会使声音更甜美。建筑设计的精巧、人体科学的奥秘、美术作品的高雅风格,音乐作品的优美节奏,交融于数的对称美与和谐美之中。

3.用数学美来寻求解题途径。数学形式和结构的对称性,数学命题关系中的对偶性,都是对称美的自然体现,因此引导学生充分注意数学形式与图形的对称性,可使解题方法简单。对于复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探索最简单的方式,以追求简单美。

例:求cos2150-sin2150

解法1:

cos2150-sin2150

=1-sin2150-sin2150

=1-2sin2150

=1-2sin2(450-300)

=1-2(sin450cos300-cos450sin300)

=/2

解法2:

cos2150-sin2150

=cos150cos150-sin150sin150

=cos(150+150)

=cos300

=/2

比较一下就会知道,解法2体现了数学的简单美。

三、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方面的内容,使数学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促进

数学课堂学习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因素,如能把这些因素合理利用,就会帮助学生化解心理困扰,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课堂提问,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学生都是具体的。”这就要求教师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提问时因人而异。

2.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面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即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然后可结合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用积极的心理意向去期待,给学生以巧妙地引导,鼓励性的评价,达到激发、强化学习动机的效果,增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愿望。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驱动教师满腔热忱地投入课改,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消除恐惧、忧虑的心理负担,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导,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看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而使课堂上形成一种民主、愉快的心理氛围。

四、大胆尝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中我发现,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喜欢去学,他才能够学好。而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正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1.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自然的表达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让学生自主设计题目、自己决定解题策略、自主选择探索材料,学生会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如在教“等腰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时,我先引导学生简单复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接着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任意三角形ABC(如图①),AD 平分∠BAC,作DE∥AB ,交AC 于点E。然后让学生看图发现问题。学生发现△AED是等腰三角形。我又让学生自己编题去证明这个结论。后来又接着引导:“能不能造出另外一条线,变成另外一种图形?”学生接着又画出几种图形(如图②③④)。通过这些图形,学生主动地总结出一条规律:图中有角的平分线和平行线的话,就容易出现等腰三角形。

3.教师要合理引导,积极调控。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要设法创设种种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发挥我们的创造性,来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

作者单位: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等腰三角图形数学
怎样构造等腰三角形
如何构造等腰三角形
这里常有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讨论多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