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化 生活化 自主化 情感化
2009-07-02刘春艳
刘春艳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育不应该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而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活动化、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课堂。
一、新课堂应是活动化的课堂
在新课程标准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优化教学实践活动,强调开展学生课堂活动与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勇气,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在活动中学生应该是中心和主体。活动课虽然谓之“活动”,但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要寓教于乐,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知识、能力和德育要求,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在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1. 把握活动的方向,防止为活动而活动
虽然学生在活动课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学生很可能为活动而活动。这就偏离了活动课的轨道,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把握活动的方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分解于各个活动环节;把教学目标贯穿于准备和过程中;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贯彻在活动中。
2.强调全体学生参与,防止活动课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课
学生的全员参与是活动课成功的关键。进行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角色,在突出主角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防止出现少数学生在表演、多数学生当看客的现象。
3.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活动课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活动设计必须坚持“教师指导,学生主导”的教学理念,无论是活动准备还是活动过程,教师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不能越俎代庖。
4.注重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
一般情况下的活动课是在教室进行的,但是,思想政治课的独特优势,可以使活动延伸到课外和校外。在进行课外校外的活动课设计时,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资源和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创造有利环境。
二、新课堂应是生活化的课堂
过去的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正努力地还课堂以生活的本来面目,时时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教师带着教材与学生一起走向新的未知的世界。
三、新课堂应是自主化的课堂
我国古人曾说:“授人之鱼,顿餐之食;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教与学有机结合,从教与学双边来设计教学。现代教学观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也就是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方法去揭示、感受、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提高认知发现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自己所需要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思维处于高度兴奋之中。
四、新课堂应是情感化的课堂
新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课堂双向互动的流变状态之中,师生是平等的。我们要倡导和实践“尊重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彼此交流情感,彼此感染,把教学变成平等的交往与对话,让对话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充满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课堂充满着平等、和谐与温馨,师生之间充满激情。促进师生情感交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师生互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与学生的接近度,缩短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的距离。
第二,人格平等。在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对学生做到“三尊重”“三允许”,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
第三,用情感感染学生。我们要采取“观点开放”与“教学对话”两种策略,把课堂看作情感交流的场所,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说真话,培养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之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唤起学生探索真理、积极向上的欲望。这样学生爱之所爱,恨之所恨,智慧与美的种子会慢慢植入心里。
通过“生活化、活动性、自主化、情感化”的课堂教学,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了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了学生囚禁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教师的手脚放开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增多了,学生的天地更广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多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加了,政治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崭新的课堂。
作者单位:山东省金乡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