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2009-07-02董月红
董月红
摘 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型品质,不断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为主。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型品质,是摆在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在数学教学中,始终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会思考、会创新的人。现结合本人这二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模式上,都要有所突破,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一)克服认识上的偏差。创新并不是就等于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是借助一个问题,让学生任意去说去想,说得离奇就认为是创新。这样,走入了创新意识的一个误区。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这便是对教学的一种创新。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以训练学生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主人翁位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三)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应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进行总结,有时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可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
二、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用学生渴求未知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好奇和思维,而好奇和思维又需一定知识作基础,在教书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些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试一试。问题难度适中,这样会吸引学生,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并提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创新。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数学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数学失去信心,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做出每一道题的快感,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学生有了参与的动机,还需有参与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千方百计地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过程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落脚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和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两点:(1)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所以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2)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 操作并不是多多益善 。如果学生的直观认识到一定程度时,就应该使学生在丰富的表象的基础上及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二)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教学“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设计如下三个问题:(1)当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时,方程组如何解?(2)当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 时,方程组如何解?(3)当某个未知数的系数成倍数关系时,方程组如何解?(4)当未知数的系数没有特殊关系时,方程组如何解?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推理、归纳等过程。
(三)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这是一种较易操作的教学组织形式。
四、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其发展
(一)学生在数学习学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作为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后,可以让学生重新思考。而后帮助其弄清错误的原因,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从客观上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
(二)教师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要多一些鼓励、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和好的成绩要表扬,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希望。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是创新的动力。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总之,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蒋宗尧.创新教学引论[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关文信主编.初中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河北省抚宁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