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新性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2009-07-02杨成美
杨成美
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设疑启思,深入探究,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钻研的空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让学生在敢想求真的学习氛围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通过不断教与学的探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创新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也是激发创新的源动力,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教学中侧重实用创作而避免教条式的说教,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题、任务的选择要有趣并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选择灵活风趣的语言,避免呆板的照本宣科,尽量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感觉理论其实并不枯燥。
1.教学内容趣味化
加强学科渗透。如FrontPage中的网站主题可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内容;Excel中的数据分析可结合数学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尽量使信息技术课的形象,渗入其他学科形象。
增强人文性。如,结合学生的演讲比赛设计演示文稿;设计以“迎奥运”为主题的电子报刊,绘制“环保”题材的宣传画等,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注入新的“血液”。
2.讲解内容少而精
少而精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在质上精讲,排除学生已经掌握的和通过自己能理解并掌握的知识。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发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锻炼其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把握教学策略,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策略是以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系统化的总体研究,并最终形成可以具体操作的整体化实施方案。信息技术课强调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习如何组织和建构自己的想法,思考问题、提出假设,寻找资料,这个学习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入研究式教学
研究式教学更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和探索。如:学习Excel时,让每个学生统计自己在本年度历次考试的各科成绩,结合图表分析成绩的波动情况,研究过程中不强调必须掌握哪些知识,而是让每个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而研究具体的方法,结果分析出来了,表格的处理方法也探索出来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2.强调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往往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学生开展个别化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可利用网络或多媒体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途径有多种,既可以通过教师制作的CAI课件进行个别化学习,也可以利用网络自己查阅有用的学习资源,根据需求进行自主学习。
三、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
1.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任务”
“任务”设计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任务。对于良莠不齐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差异。设计“任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基本任务和一个创新任务,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基本任务,而能力强的同学又可以在创新任务中发挥自己的特点。这种创新式的任务体现在既保证了基础,又发展了个性。
2.设计创设教学情境的“任务”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此,学习者带着真正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能使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及文字、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感兴趣的“任务”时,会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因此,教学设计的“任务”不应局限于教材,应当切合实际,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设计出创新式的、能令学生感兴趣的“任务”。
3.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任务”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出任务后,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完成任务的每一步操作过程,而是分析任务,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与当前所面临的任务之间的差异、矛盾和冲突,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强烈欲望。探求欲被激发出来,思维便会更敏捷,联想也会更丰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解决任务的乐趣。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