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我县节水工作构建节水型社会的思考

2009-07-01姚宏兴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3期
关键词:节水型节水水资源

王 亮 姚宏兴

[摘要]三原县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县区,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并存,供水不足问题长期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打破水的瓶颈制约,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除积极开发新水源外,做好节水工作,构建节水型社会,有效抑制水需求的过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目标任务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216-01

一、三原县水资源状况及节水现状

(一)水资源状况

全县现有自产水资源及客水资源总量2.2亿立方米,其中:①地表自产径流0.24亿立方米;②天然入过境客水0.18亿立方米;③工程引入地表客水0.62亿立方米;④100米内浅层地下水0.50亿立方米(已扣除重复量);⑤100-300米深度地下水0.50亿立方米;⑥300米以下深度地下水可采量估列0.16亿立方米。按照水资源评价的一般方法,人均自有水资源量仅计算自产地表径流及浅层地下水补给量共计9537万立方米,人均240立方米,亩均180立方米,对照联合国公布的国际人均水资源标准,我县人均水资源处于极度缺水线(人均≤500立方米)和极端缺水线(人均≤100立方米)之间。

(二)节水现状

经多年努力,我县的节水工作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目前,全县已建成农业节水灌溉面积26万亩,主要分布于新兴、陵前、马额、徐木及泾惠灌区。工业节水方面,重点采取了计量供水和总量控制的办法,通过装表计量,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企业的节水意识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内部节水改造,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红原锻铸工业公司对于供水沿线严重漏损的问题,果断决策,另辟水源地,使年用水量降低了40%以上。生活节水方面,城乡自来水用户基本做到了装表计量,30%以上用户安装了节水龙头和卫生器具,近年来,县城自来水供水改扩建工程完成供水管网改建30余公里,使供水漏损率大幅度下降。

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节水措施依然薄弱,原有设施老化失修严重;②经济杠杆调节和法制控制力度还比较弱。

二、节水工作构建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

1.节水工作,构建节水型社会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基本要求。目前,节水型社会建设已列入新《水法》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实现了从行业发动到个社会共同建设的跨越。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我县已被列为市级节水试点县。作为一个缺水大县,建设节水型社会列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2.节水工作,构建节水型社会是落实三原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缓解三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根据三原县“十一五”水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近期水平年,三原县总需水量将达到1.8亿立方米,而现状情况下,工程可供水量仅1.3亿立方米,为缓解供需水矛盾,我县在水资源专项规划中提出了“开源1000万立方米,节流1000万立方米,污水回用1000万立方米,区外调水1000万立方米”的开发利用总思路,其中节水1000万立方米,投资少,见效快,最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为确保“十一五”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扎实做好节水工作。

3.节水工作,构建节水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三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往我们在水资源开发方面,污染水资源以及盲目掠夺式开采地下水等问题已严重破坏了人水和谐的环境,也从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从全县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也急需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三、节水型社会的目标任务

根据陕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纲要及我县实际,现提出我县近期、中期节水型社会主要控制性任务指标如下:1.近期(十一五末),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0%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0%以上;城镇生活装表计量率达95%以上,节水器具推广率达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40%,处理回用量达到20%。2.中期(到2015年),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0%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再降低30%,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75%;城镇生活用水装表计量率达到100%,节水器具推广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70%,处理回用量达到50%。

四、节水工作构建节水型社会的举措

1.加强宣传教育,使全民节水意识得到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全社会性事业,必须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必须深入广泛地开展全民节水教育和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2.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组织机构。按照中、省、市节水工作安排部署,已明确政府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责任主体,要求建立健全政府负责、水利部门主办、各相关部门参与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机制

3.制订切实可行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目前,我省已出台了《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等政策文件及办法,我县在《十一五水资源专项规划》及《三原县水中长期供求计划》中也提到了节水方面的要求,但有关基础工作及规划方案尚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现急需制订《三原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为节水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4.积极推广和普及节水工程和技术措施。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尤其是要将已成工程的节水改造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计划利用五年的时间,发展节水面积8万亩,巩固提高节水面积10万亩,工业水重复利用率提高30个百分点,使节约用水1000万立方米的目标得到实现。

5.充分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供水价格的改革,逐步扩大水资源费在水价构成中的比例,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或高额累进加价,形成价格约束机制,推进节水工作开展。

6.运用法制手段为节水工作开展保驾护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对节约用水均有了明确规定。要运用法制手段为节水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7.采取激励政策,促进节水工作开展。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政府需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建议政府从财政预算和水资源费中列支一部分基金,专用于节水工作的扶持和激励,对于在节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对于先进的或重要的节水项目,给予补贴和扶持,以促进节水工作的开展。

总之,做好节水工作,构建节水型社会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缓解县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建设人水和谐三原,促进三原经济社会全面进一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全社会做起,运用技术、经济、法律、政策等各种措施和手段,为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做出最大努力。

作者简介:

王亮,男,1995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资源专业,陕西省三原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姚宏兴,男,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农田水利工程中级职称。

猜你喜欢

节水型节水水资源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干旱区田间高效节水工程的最优设计
张媛媛出席2016年度节水论坛
节水必备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