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路 走出困境
2009-07-01张玲
张 玲
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面临对经济现实解释力不足、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及西方经济学的冲击等问题,为走出困境,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对这门课程正确认识和重新定位,不断改革和发展政治经济学教学。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227-02
过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一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各高校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又是本科各专业的公共课,甚至计算机、英语等专业也开设这门课程。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传统政治经济学与现实经济实践的差距越来越大,对经济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难以解释,加上西方经济学的冲击,政治经济学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些高校甚至干脆取消了这门课程。那么,是否这门课程在今天已失去意义,没有了学习或研究的价值呢?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像过去那样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高校公共课开设固然不可取,但完全否定、取消更不可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便在今天,也有它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地方。因此,笔者认为,应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进一步改革,使其走出困境。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1.对当代经济现实解释能力不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资本论》,这部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创作的。在一百多年之后,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变了,其对经济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就相应减弱或消失。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到了今天,其对经济实践中的某些问题和现象难以解释,也就势所难免。
2.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缺乏足够的解释力,且教材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让许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又无用。因此,这门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管近年来很多学者及课任教师都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和实践,例如,完善多媒体教学、修改教材、加强案例教学、开展课堂讨论等,但效果差强人意。很多学生平时不听课、不温书,到考试时临阵磨枪,死记硬背,勉强拿个及格就万事大吉。这种局面也给政治经济学教学带来极大难度。
3.西方经济学的冲击
西方经济学是伴随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已形成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内的完整理论体系。虽然仍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仍存在缺陷和不足,但其严谨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分析较好地总结和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比政治经济学更能解释和指导我们目前的经济实践。同时,其教学内容也让学生觉得更贴近现实,不像政治经济学那样抽象、乏味。因此,这门课程从各方面来看似乎都比政治经济学更受重视和欢迎。10年前二者在高校教育中或者还处于一个势均力敌的局面,但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在中国运用和渗透得越来越广,大有喧宾夺主之势,政治经济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已岌岌可危。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困境的出路
要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走出困境,仅仅依靠改革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等是不够的。究其根本,在我国经济体制转换的大背景下,这门课程已失去了当初强烈的政治色彩,我们应对其重新认识和定位。
1.在教学中要紧扣《资本论》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资本论》,这部书创作于19世纪,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资产阶级对工人进行了残酷的剥削,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和矛盾非常尖锐。因此,马克思为适应广大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创作了《资本论》。他写《资本论》的目的和意义是:(1)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2)揭示工人阶级受压迫受剥削的事实以唤起广大工人阶级起来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更为理想的社会制度[1]。这两个思想贯穿全书,是其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因此,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应紧扣《资本论》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白教材内容,掌握其理论精髓。
2.转变教学思路,改革课程设置
在我国市场体制转轨多年后的今天,再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大学公共课程开设是不合适宜的。但完全否定和取消的态度也不足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背景虽然转变了,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学习和研究的价值。即使在西方国家,当代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虽然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苏东剧变曾使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陷入低潮,但很快从90年代开始,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重新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热潮。1990年5月,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柏林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和德国特里尔马克思故居研究所四家机构商定建立“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以推进国际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编撰工作。1992年,由美国《再思考马克思主义》杂志和“经济与社会分析协会”联合在美国的阿默斯特马萨诸塞大学举办了题为“在新世界秩序中的马克思主义:危机和可能”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从375篇论文中选出了若干篇汇编成册,于1995年出版,书名为《马克思主义在面临新世界秩序的后现代时代》,其中“后现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思想批判”一文指出,不要把后现代资本主义看作晚期资本主义,后现代时期的经济学主要是以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轴心的。此外,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也有其独到的重要贡献。日本经济学家伊藤诚(Makoto Itoh)于1995年和1996年分别出版著作《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马克思的反攻:政治经济学的复活》,并与希腊经济学家考斯达斯·拉帕维查斯(Costas Lapavitsas)合著出版《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of Money and Finance)一书,在该书中作者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通过聚焦于货币与金融的不稳定性,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与金融理论[2]。
总之,近年来西方国家涌现了大量研究《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术研讨会、论文及专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国家获得了许多学者的高度评价。两千年交替之际,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的“千年思想家”评选中,马克思高居榜首。2008年以来,伴随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资本论》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经典。2008年该书畅销欧洲,在德柏林的销量是2007年的3倍,1990年的100倍。日本正在推出漫画版《资本论》,德国财长布吕克自称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法国总统萨科齐正在研讨《资本论》。路透社专栏作者德布斯曼在题为《卡尔·马克思和世界金融危机》的专栏文章开头写道:卡尔·马克思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批判正在得到确证[3]。
此外,在中国,《资本论》也仍然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其中的一些理论受到国内一些学者的高度评价,例如,在2007年11月初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的“《资本论》及其当代价值国际研讨会”中,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在讲话中分析了国际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资本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强调《资本论》揭示的科学真理,不仅对深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而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资本论》的教学和科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复旦大学顾钰民教授指出,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制度经济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唐珏岚博士认为,《资本论》包含着丰富的国际资本流动思想,对于我国合理利用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防范金融风险,具有巨大的指导价值,等等[4]。
因此,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是一个过时和无用的东西。笔者认为,在大学教育中,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说史中曾经出现过的流派或分支,开设选修课,在课时缩减的情况下,其教学内容和重点也应进行相应改革,例如,基础内容可结合时代背景简单讲述,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当代仍具有研究价值的理论可专门开设专题讲座,并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符合其理论背景的案例和视频资料,让教学内容更生动、更易理解。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学科,只有正确认识和定位这门课程,才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也才能让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