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的行者

2009-07-01

旅游 2009年6期
关键词:骑马俄罗斯儿子

朱 红

流浪气质梦想产生于二十年前

一个人能做出什么事,与气质有很大关系。

在网上一张图片上,李荆骑马走在北京郊区的温榆河边,旁边有几位追随者。即使不从衣着上分辨,只看神情,你也知道哪位是李荆,一个长途跋涉独行侠的气质与常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完全不同。

李荆今年47岁,生长在武汉,父亲是大学教授中规中矩家庭出来的孩子,可是身上却有着与生俱来的自由与流浪气质。

20年前他的想法就与众不同。该考大学了,他觉得没意思,不想考。这让父亲不可理解,拿了一双筷子和一个碗给他若不上大学,你就要饭去吧。然后把家里的脏活累活给他干。李荆无所谓,干就干。在那个年代,在知识分子父亲的眼里儿子不上大学就没有好出路。而李荆似乎对这些完全没有概念。

也就是看在父母的份上,考大学就考吧,没想到李荆能考上武汉大学图书馆系。但据他回想,上大学对他来说非常无聊,唯一有意思的事就是晚上临睡前宿舍里的聊天。

1984年从武汉大学图书馆系毕业,李荆被分配在《武汉日报》,在当时是相当体面的份工作。但是李荆脑子里想的是另外一回事,他定要离开武汉,到外面去,去哪说不好,但离家越远越好。比较理想的地方是新疆或内蒙古,他喜欢那里的辽阔。

1984年的深圳当时也是个吸引人的地方,一个小小渔村,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这是吸引李荆的最大地方,于是他来到深圳大学图书馆任职。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大该也意思不大,但是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游记。

李荆说,他就见不得“流浪”、“苦行僧”、“天涯海角”这样的字眼,见了就热血沸腾,就想往外冲。

环游世界一直是他的梦,工作不过是为环游挣盘缠而已。他在深圳想方设法要多挣些钱,有钱就可以实现梦想。当他手头有了五,六万的时候,他马上辞职上路了。

他说这世界上他比较喜欢的国家是俄罗斯或加拿大,因为它们宽广辽阔,这样的地方他一定要去。

当时出国不容易,而他的第一站选的是莫斯科。那时,要办俄罗斯签证很麻烦,需要俄罗斯某一方的邀请函。李荆好不容易认识了几位俄罗斯学者。1989年,几位俄罗斯学者回国,向李荆发出邀请函。他获得了签证,但只是一个短期签证。

1990年,李荆第一次来到俄罗斯,在俄罗斯的时候,他想尽办法多次办理了延期签证。但是,签证最多期限是3个月,而按照李荆设想,骑马穿越俄罗斯至少需要一年。几经周折,直到1993年,李荆终于获得了年多次往返俄罗斯的签证。

1993年,李荆开始了骑马环游世界的计划。他当时骑马从呼伦贝尔出发,一步步走到满洲里过边境,可海关不允许他把马带出去。

他只能只身进入俄罗斯,那里有个当地朋友接应,俩人计划结伴骑马穿越西伯利亚。当时李荆说不了几句俄语,所以必须与俄罗斯朋友结伴同行。而这位俄罗斯人办事有点面,李荆凭经验在俄罗斯境内看到一个不错的马场,让这位朋友去那里买马,但是这俄罗斯人以为自己更熟悉国情,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买。折腾来去,事情全耽误了。李荆当时只恨自己语言不过关,无法独行,只能打道回府。

骑马看世界先马踏亚欧大陆

一个人做梦并不难,难的是为实现这个梦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国内,李荆曾骑自行车走过一些城市,觉得有点乏味,放弃了。

为什么选择骑马?首先李荆因为喜欢动物,另外骑马有股英雄气概。李荆身上鼓荡着一种成年人少有的激情,脱离尘俗的气质。

现在的交通工具如此发达,所有环游世界的方式中,骑马应该是最不靠谱的了。又慢又麻烦。路上自己的衣食住行都费心,还得顾及那么个大牲口。开车上路找汽油容易,可找草料就难多了。而且人得随马走,住宿得找个人马都可以歇脚的地方。

骑马环游世界每次过境都要给马做检疫,或者根本不能过境。骑马穿越欧亚大陆应该相对简单一些,只要过境一次就可以了。1993年从中国骑马到莫斯科之行未果,于是李荆给自己的行程做了重新的安排,这一回,他选择从俄罗斯出发,穿越欧洲,再穿越中国。

为了骑马看世界,李荆先在俄罗斯扎了下来,语言不行就学。他在俄罗斯当过中文教师,甚至干过仓库保管员,生活逐渐展开。1998年,他娶了一名俄罗斯姑娘,语言和习俗没问题了。

1999年,当一切准备差不多时,李荆组织了一些莫斯科留学生,打算来一次骑马穿越欧亚大陆,在新千年来临之际,抵达中国的长城脚下。后来,这个宏伟计划因为种种原因也搁浅了。

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后,李荆的激情又开始燃烧,他打算穿越欧亚大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到京。这是他第三次骑马跨欧亚大陆的计划,再不能让它流产了。这次李荆也不再指望找伴同行了,因为许多事说得好,成行难。不如单人匹马干脆利落。

2007年的8月21日,他从距莫斯科1000千米的小镇雅那乌尔动身,迈开他马踏欧亚壮举的第一步。

这个小镇靠近柴可夫斯基出生地沃特金斯克市。他原计划以每天70千米的速度行进,估计能赶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但实际情况比想象要难多了,历经了无数波折,每天也就能走40千米,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2009年3月8日,晚了半年多。

每天走40千米是什么概念?李荆从唐山到北京,走了约一星期。

唐僧去西天取经还有三个徒弟护送,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保驾。李荆一个人穿越欧亚大陆实在有点离谱。一个人能走过来,本身就是奇迹。

可以说,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很难走下来的。李荆是个理想主义者,甚至天真,也只有理想而天真的人才能完成这样的壮举。

能够走下来,全靠信念的支撑

一路上李荆遇到无数挑战,虽无险,但有惊。

西伯利亚在中国人想象中是野兽出没,冰天雪地的地方。李荆7月从莫斯科出发,到西伯利亚一带正赶上寒冬,其艰难可想而知。

骑马旅行最怕下雨天,在泥泞的路上骑行一天,人和马都又疲又乏浑身上下湿透了,很难受。好在这样的天气遇到的并不多。

有一次途中正好赶上冰雨天气,冷雨顺着裤管流到马靴里衣服全冻住了。“那时我感觉自己马上要死掉了,在绝望无助的时候,竟找到了一间废弃的房子。那真是绝处逢生。”李荆赶紧在里面生火把衣服烘干。

李荆也遇到不少纯朴的俄罗斯好人,一般他就露宿在自己的睡袋里或找个废弃的房子住宿。实在太冷了,他走到村庄中,会请求在某户人家借宿。俄罗斯乡村的人们一般会很友好地接待他。

他喜欢阅读与长征相关的资料和故事,也对苏联的卫国战争非常了解。他最喜欢的歌曲是《神圣的战争》,想象着自己也是名为荣誉而战的士兵,在路上艰难的时候,他就唱着这首歌度过难关。

李荆说,最令他困惑的不是旅途上的艰辛,而是人们的不理解。尤其是进入中国境内,很多人都把他当成“怪物”看。李荆说,在俄罗斯时,大家对他都比较和气,而到了中国后,在一些偏远地区,大家都躲着他,有时候商店都不卖东西给他。

住宿也比较麻烦,住的地方必须带院落,先把马安排好,人才能去休

息。有时实在找不到这样的旅店,他就会选择继续赶路,最长的一次他连续走过20个小时。

由于骑马旅行,李荆一般都是绕开大城市,选择乡间道路行进,这样能为马匹找到草料。而为了节省开支,他自己带了帐篷,一般都是露宿野外。一个人骑马旅行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有时候走到晚上1点多,四周静悄悄的,静得都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除了马匹之外,李荆随身携带着三件宝贝——帐蓬睡袋和绳子。为了节省开支,李荆只要是温度在零下15度以上,肯定会选择野营,大概有一半时间是住在帐篷里的。

北京冬天最低气温也到不了零下15度。就是说所有北京冬天那样的寒冷夜晚,对李荆来说都不算很冷,他都是睡在露天的!

俄罗斯西伯利亚一些地方人烟稀少,他沿公路骑行,有时连走了24小时也找不到村庄。不睡觉,人和马都受不了,李荆只有搭起自带的帐篷,啃些干粮充饥,让马吃些道边草叶。

当人们感叹他此行的辛苦时,他有时会反问你们觉得那么苦吗?这让问的人有点哑口无言。他说最美的感觉是骑着马穿过满天星空的丛林,静静地听着马蹄的哒哒声,有时见景生情,他还边骑马边哼起草原小曲,“那感觉真的很美!”

李荆把此行看作是一种生活,一种生活的享受。尽管一般人难理解,对他来说可能真是享受。李荆长年受肠胃不适的困扰,过去常失眠。而现在他感觉身体好多了,能吃能睡,竟然还长胖了。

从西伯利亚重新踏上旅程已是2008年3月10日。8月5日李荆到达满洲里,经过了一年的艰辛旅程骑行6000多公里。之后从满洲里入境,途经海拉尔、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长春、秦皇岛,唐山、北京,行程近3000千米。

为了儿子必须远行

在骑马走欧亚之前,其实李荆的生活都是在围绕着这事做准备,当他有了孩子之后,这件事越发迫切起来。他总说,这是为儿子而行。

这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观念。

一般人的想法,如果有了儿子,那么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为了儿子,安心守家、养家。而李荆想法正好相反,因为有了儿子,所以必须远行。

他有种壮士出征的力量,他将来要以英雄父亲而不是平庸爸爸的形象面对儿子。他总说将来要对儿子有个交代,交代给儿子的不是大房子和豪华车,而是一种力量。

李荆的生活不富裕,一次他的儿子因为手机过时在学校被同学嘲笑,回家还哭了起来。李荆教育孩子,这些物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灵。

李荆说,在路上一想到将来儿子一定会为有我这样的爸爸感到自豪,就浑身是劲,就越走越轻松。每周他都往家里打电话,想听听儿子的声音,可每次都不敢听太长时间,怕再听下去,会动摇他走下去的决心。

他的儿子今年才9岁,李荆幻想将来有天,一定要带着儿子一同远行。

在俄罗斯,李荆的行为受到沿途各地新闻媒体的报道,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他经过满洲里海关时,俄方工作人员见到他都围了过来,对他竖起大拇指。要知道俄方海关工作人员是很傲的,受到如此待遇,全然是对他的敬佩。

李荆没什么钱,出行的钱还有一部分是借的。但他还要按时给家里汇钱,完成个丈夫和爸爸的责任。钱对他来说是身外之物,有钱要走,没钱也要走。

李荆在自己的斗篷上写下不少豪言壮语:“马踏欧亚”“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骑着马儿唱起歌……茫茫大草原……”。看看他斗篷上的字,就能体会他心中澎湃的激情了。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用红军的精神鼓励自己,比起红军长征,他容易多了,至少没有飞机大炮追他炸他呀。李荆的长征虽然比红军长征轻松些,但他的万丈豪情确实可以与革命先辈们有一拼。

古代骑士为荣誉而战,李荆为荣誉而行。李荆的价值观不主流,但是许多所谓主流的人谁不做这样的梦呢,只是没去实现罢了。

李荆出发时身上只带了5000美元,这是他的全部积蓄。不管你有钱没钱,只要有梦想,并执着于梦想,就能成功。

4月18日,李荆从北京又出发了,这次与他同行的有一位59岁英国老太太,他们的目的地是英国伦敦。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登陆李荆博客,随时关注他们的最新消息。

猜你喜欢

骑马俄罗斯儿子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拍脑瓜
十二个宝箱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
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