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登辉“中台新主张”受质疑

2009-06-29

环球时报 2009-06-29
关键词:宋楚瑜李登辉两岸关系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王晓林 本报特约记者 李俊峰 本报记者 王跃西

已经久未在岛内政坛露面的前“总统”李登辉近日重新成为媒体焦点:继日前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面引发媒体猜测“第三势力”是否异军突起之后,27日,李登辉再度为两岸关系“定位”,称大陆和台湾关系应该是“你是你,我是我,但你我是朋友”。对此,有大陆台湾问题专家分析称,这不过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新表述而已,实质仍是在宣扬“两国论”。

与民进党一唱一和

据台湾“中央社”28日报道,大病初愈的李登辉27日在“群策会”募款餐会上致辞时,就新时期两岸关系定位等问题发表看法。他声称,对于马英九当局的开放政策及两岸关系的改善,应该予以欢迎,不反对两岸深化交流,在WTO的架构下,“三通、四通、五通都不要紧”。他甚至表示,两岸应该是“朋友关系”。

台湾《联合报》评论认为,李登辉对于两岸关系的新主张比过去更具弹性,主轴是要了解大陆,势必给进退失据的民进党很大压力。民进党若一味“反中”,恐怕就要与“不反对与中国深化交流”的李系分道扬镳了。台湾《中央日报》的评论认为,李登辉曾因鼓吹“戒急用忍”和“两国论”造成两岸关系停滞,现在却提出了两岸关系的最新观点,不能不说有进步意义。就连民进党内部也立刻自我检讨。在28日举行的民进党“发展策略共识会议”上,前主席许信良表示,民进党须认真思考两岸政策,否则会受到来自更多方面挑战。嘉义县长陈明文也表示,民进党应正视大陆,不能再“转过去”,要相互交流了解。

新论调受到广泛质疑

但是,对于李登辉的“朋友说”,岛内舆论并非一致看好。因为李登辉在谈到要和大陆“做朋友”时,称这是以“你是你,我是我”为前提的友谊。他强调,台湾要以“国家”身份继续保有超然地位,首要任务是标示台湾的地位,要对大陆“防备在先”。 亲绿的《自由时报》称,李登辉此次讲话强调的是“大陆借优惠政策操弄台湾”,忧心现在大陆对台湾的优惠政策是“出自政治企图的一种有瘾头的补助款”,声称台湾要以已经独立的“国家”身份建立经济自我成长的“台湾模式”,才是一面善用所谓的大陆机会,而能兼顾不受大陆动向摆弄的最佳策略。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李登辉的这番言论本质上和民进党的路线是一致的,是其“两国论”换汤不换药的一种新表述罢了。他企图模糊两岸统一的概念,具有欺骗性。李登辉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一直十分关注岛内政局,看到国民党和民进党斗得十分厉害,也为民进党的前途担忧,想在政治策略上发生一些变化,妄图搞政治“第三势力”,制衡国民党,“我认为李登辉所谓中台新关系一说正是为其找新出路而做出的新定位”。

岛内民众也不认为李登辉此举是顺应两岸关系新局“痛改前非”。有网友在台湾联合网发帖称,如果就事论事,李登辉的论调通篇都是幼稚可笑的论点,居然还是出自当过“总统”的人之口,岛内民众应该扪心自问:为何老是有政客当我们是白痴。也有岛内民众认为,李登辉早已下台,现在还有什么资格说“不反对台湾与中国交流”?其言行很显然只是为自己争取曝光机会,“要出名而已”。

政治影响力已经不大

事实上,李登辉提出“中台关系新主张”只是近期“抢占”媒体版面的小动作之一。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李登辉近来频频和过去的政敌“相见泯恩仇”,日前拜访红衫军领导人施明德,两人一聊就是7个小时。紧接着,与李登辉一度“情同父子”却又“反目成仇”的宋楚瑜也在李的住所与其会面。知情人士透露,针对李登辉想访大陆“完成孔子周游列国路线之旅”,宋楚瑜表示,若李登辉“登陆”的意愿没改变,他愿意尝试协助完成这趟“历史文化之旅”。

对于李登辉在经历去年“大选”后近一年蛰伏“重新出山”,有岛内分析称,李登辉从与陈水扁翻脸后,就一直想要找人筹组“第三势力”制衡国民党与民进党。不过,对于前景,蓝绿都不看好。即使李登辉利用自己的“余光”能够动员一些人追随,一旦其身体违和不能视事,也就树倒猢狲散了。王建民也认为,李登辉已经是过气的政治人物了,他的言行并不会动摇岛内政局,更不会对两岸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猜你喜欢

宋楚瑜李登辉两岸关系
宋楚瑜5年痛失7战友
宋楚瑜还想“东山再起”
宋楚瑜被传要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