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财务战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2009-06-29李月娟
李月娟
一、企业战略
中国企业已经到了战略制胜的时代。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最严重的错误是决策方向的错误。执行力度越大,损失就越大。企业一系列的决策过程就是为了发展持续的竞争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是一系列的要素或能力。它使公司业绩比竞争对手要好,持续享有高业绩。只有当公司的技能是有价值的、稀缺的、无可替代的。且是难以模仿的,这时企业才享有持续的竞争力。
企业市场定位是否准确,资源储量、品位、是否为稀缺种类存在多大优势、管理者是否具有超强的判断力等等,这都是一个企业具备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因此形成企业良好业绩和竞争优势还取决于管理者的心智模式。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取决于行业环境的变化、竞争手段的选择、规模的确定以及是否采取多元化经营、组织方法等诸多因素。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既是财务管理问题,更是战略管理问题。比如:资金链问题。一个企业是否应当举债,举债之后是否有偿债困难,不能简单地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反映资产与负债规模的指标来判断,还应当考虑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的增值能力:核心是要计算在一定的还债期内,企业所能收回的、能够用来还债的现金是多少?再比如:资金价值链分析方法。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包括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和相关的辅助活动。主要活动有材料供应情况、经营运作状况、后勤保障程度、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利润空间等;辅助活动有科研与开发投入、人力资源的管理、采购环节、企业基础结构等。分析价值链的各种联系能帮助管理者评价组织过程中各环节对竞争优势的贡献程度。
企业战略类型有三种。一是成本领先战略。它是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战略;二是差异化战略。这种战略与众不同,并且以这种方式提供独特的价值:三是集中战略。通过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特殊要求,或者集中服务于某一有限的区域市场。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市场地位。比如浪潮广告有一个口号是:面向高端,服务于大中型企业。目标非常明确。企业可以搞技术创新,也可以搞产品创新和价值创新。例如美国的万宝路香烟。刚开始万宝路只生产女士香烟,后来经过美国著名的管理咨询顾问李奥,贝纳做营销策划,产品改为粗犷的西部牛仔形象——有男子汉的地方就有万宝路,客户群体发生变化。产品很快畅销。风靡全世界。这个案例就是价值创新的体现,而产品、技术均未变。可见,企业要想快速、持续地发展,一定要作好企业战略的策划和管理。有效地预测未来。
二、财务战略
在哪个环节建立核心竞争力,既是战略管理问题。也是财务管理问题。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战略是指为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路线。包括所需资源的定义。所以战略取决于目标和目的,研究一个企业的战略和财务战略的出发点就是认定或制定目标。并不是所有战略都是财务性的,财务战略主要涉及财务性质的战略决策,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
财务战略共有三个级别:一是企业战略。主要涉及诸如“本公司从事哪种业务”等广义事务。该层次的战略决策在财务方面的内容包括对进入市场或参与企业方法的选择。二是商业战略。涉及企业如何在市场上进行竞争以及在每个运行领域投入资源等问题。商业战略在财务方面的表现为资本投资决策和资本项目进行融资等决策。三是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内部运动包括财务活动在内,如何在不同部门实现企业战略和商业战略的战略。
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和决策的关键因素。财务管理涉及制定并实现公司的财务目标,因此与一个企业的投资和撤资决策、融资和用资决策、股利政策以及现金流、资产和负债管理等均有关联。
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提高经营管理效果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而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
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它由各个阶层人员来共同实施,在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结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这些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处理风险,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信息报告质量、资产管理水平和法律遵循能力。内部控制的真正实现还需管理层人员的真抓实干。防止串通舞弊。
迄今为止,内部控制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内部牵制阶段。主要是20世纪40年代前。这一时期生产力落后,商品不发达。内部控制表现为会计账目和会计工作实施岗位分离和互相牵制,任何一个部门或人员都不能独立地控制会计账目。这一阶段主要是保证财产物资安全和会计记录真实。第二阶段为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主要是20世纪40至80年代前。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分离,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推动下。内部控制制度由早期比较单一的内部牵制逐渐演变为涉及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人员素质、业务处理程序和内部审计等比较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这一阶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上升为法律要求:同时,适应注册会计师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状况的需要,一些国家开始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其中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针对会计记录系统和相关的资产保护实施的控制,内部管理控制主要是针对经济决策、交易授权、组织规划等实施的控制。第三阶段为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内部控制由偏重研究具体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发展为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全方位研究,突出的变化和重要的成果是日益重视对控制环境的研究。第四阶段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成果,是美国科索委员会于1992年提交的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报告在1994年进行了增补。美国科索委员会是全美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的5个发起组织的简称。该委员会在研究报告中提出,内部控制由5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这一阶段内部控制研究的突破。一是强调风险评估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二是强调信息与沟通是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三是强调对内部控制系统本身的监控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由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发表后得到美国会计总署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的认可,其在美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广泛影响。第五阶段为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成果,是科索委员会于2004年9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是这一阶段的显著变化。基于这一认识,科索提出了8要素理论,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根据科索的这份研究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与组织层级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有机统一体系;同时,对内部控制要素的进一步细分和充实,使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日益融合,拓展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
企业所进行的一系列经营预测、目标控制。结果都是为了避免风险,增加盈利。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中,还专门对风险评估作了较详细的讲解,风险评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风险是指事情出现不利情况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风险是双向的,最终结果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双向的风险导致的是结果的波动性。例如。一个公司债权人所面临的风险是公司不还债,而股东面临的风险是回报太低及每年的投资回报有波动。回报的波动会影响股票的价值。因为它增加了股东的投资风险。
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涉及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以及不利结果导致的损失。商业风险是由于预期商业环境可能恶化(或好转)而使公司利润或财务状况不确定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不确定而产生的利润或财富方面的风险,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负债风险、现金流风险等。一个过量交易的公司肯定是一个现金流风险较高的公司。因为通常这种公司总是试图用太少的长期资金太快地做太多的事情,有些盲目扩张。对库存、应收款和设备的过分投资导致现金花光(现金流变成负的)或贸易应付款增加。所以过量交易是一种与现金流风险和信贷风险有关的风险。
公司一定要作好风险防范,一旦发生,一定要对风险进行对冲。通常做法有:全部承担风险(对无关紧要的风险比较合适);部分或全部向第三方转移风险,例如,购买保险或合资企业等;通过撤除有风险的业务领域来回避风险:通过建立防范保障机制来控制风险。例如,建立、执行并监控有关的规则和流程;通过建立专项风险责任人制度来管理风险等。随着经济环境和组织环境的变迁,各个领域的思想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已经融入到企业的综合管理框架之中。越来越广泛地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