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时代信息伪过剩及其对策
2009-06-29邹德军
邹德军
电子商务时代的核心资源是信息。大量垃圾信息和信息暴力现象使人们产生信息过剩的错觉。信息缺乏状况下人们感受的信息过剩实质上是信息伪过剩。信息伪过剩的根源在于垃圾信息和信息暴力行动中包含了巨大经济利益,而人们所需信息包含的经济利益较少。信息伪过剩将会导致资源耗费、网络信息信誉程度下降、电子商务资本门槛提高等严重后果。信息伪过剩的对策是建立信息道德和法律规范、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建设公共信息平台。
电子商务以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为基础。在电子商务时代大量信息商品化以后,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开始进入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在面对海量信息,人们感觉信息已经相对太多,无力处理。于是有人提出电子商务时代信息过剩了。信息果真过剩了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因为如果信息真的过剩了,那么就意味着需要控制信息的提供速度和数量。电子商务作为乘坐在信息高速列车上的重量级角色,信息量的增加速度的减少无疑会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信息伪过剩的表现
信息伪过剩的本质存在于其表现当中。信息伪过剩的突出表现是看似信息充裕而实际上信息缺乏。现在使人们感觉信息充分以至于觉得信息过剩的现象主要有:大量垃圾信息持续涌现和出现信息暴力现象。①大量垃圾信息持续涌现。垃圾信息突出表现就是垃圾邮件、人类天性排斥的怪异信息、低俗信息件、强制植入信息等在网络上泛滥。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用户收到的垃圾邮件比例为58.01%。如果以删除垃圾邮件耗费网民时间来计算损失,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的统计。参照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并结合调查结果。垃圾邮件每年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大约为104亿元。垃圾信息的特征是对这些信息的接收者来说是无用的,而且一般情况下接收者是被动接收垃圾信息。②出现信息暴力现象。信息暴力现象是利用信息作为暴力的手段严重不合理干涉某些群体或者个人的正常权益。信息暴力现象突出表现是不合理的人肉搜索、网上追缉令、谣言帖子、炒作色情、宣扬暴力的网络游戏、制作扩散计算机病毒、搜索服务不能提供公允信息等现象,信息能力现象的特征是干涉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直接侵犯特定主体的经济利益或者其他权益。
垃圾信息和信息暴力现象的共同的特征是使人们认为信息过剩。从表面现象来看似乎是这样的。但事实是。就在人们感觉信息过剩的同时。许多人发现在网络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甚至有很多必须的信息却无法从网络上获取。可见对许多人来说。直观的感觉不是信息太多,而是信息太少。现有的信息总量相对此前时代是有很大增加。但是相对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来说还远远不够。人类社会活动范围比以前的任何时代都要庞大很多,同时也要细致很多。突出的表现就是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经济活动联系更加密切。1804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人。123年以后即1927年达到20亿人。33年后即1960年达到30亿人,14年后即1974年达到40亿人。而13年后即1987年就上升到50亿人。1999年10月12日“60亿人口日”的到来,显示世界人口增长10亿人的时间已缩短到12年。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2004年世界人口状况》,2004年世界总人口为63.78亿人。1820年,世界GDP还只有6950亿美元。而1992年高达279950亿美元,增长近40倍,年均增长2.2%。同期。在世界总人口增长4倍的情况下,世界人均GDP由651美元增至5145美元(以上均按1990年美元计算),增长7倍。年均增长1.2%。二战后,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GDP总量和人均GDP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以前。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率1820-1870年为1.0%,1870-1913年为2.1%,1913-1950年为1.9%,1950-1973年高达4.9%。1973-1992年为3.0%。上述各个时期世界人均GDP年均增速分别为0.6%、1.3%、0.9%、2.9%、1.2%。在活动范围扩大的时候,人们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环境和控制自身的行为。因此。人们所感觉的信息过剩其实是一种伪过剩。从信息提供方来说是信息供给不够充分;从信息使用方来说是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够强大,不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识别获取适当的信息。垃圾信息和信息暴力现象只能说明网络上存在许多不该有的信息。也许这些信息确实不该存在,但是并不能说信息太多了。
信息伪过剩本质上是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不能完成庞大信息分析和整理。如果不能清楚认识信息伪过剩的本质。将会导致错误地认为问题出在信息提供方,而不是信息使用方,有可能使人们满足于已有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伪过剩是看似信息过剩,而实际上信息缺乏,这说明人们需要得到更多的信息支持。
二、信息伪过剩的成因与负面影响
(一)信息伪过剩的成因
信息伪过剩是人们需要的信息缺乏供给。而不需要的信息被强行塞进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那些被强行塞进来的信息对某些主体有巨大经济利益,而那些人们需要的信息并不具有直接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导致信息伪过剩的根本原因。从新闻组到博客,这些网络信息形式都无一例外打上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标志。随着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对个人网页、博客的流量等给予经济回报,不少网友已经成为职业“写博人”,并从自己博客的流量中找到一个挣钱的新渠道。因此。一些博客和视频开始“变味”。靠编造故事、揭露他人隐私、偷拍、恶搞等手段来吸引眼球、增加流量。以获得更多收益。这样就形成了巨大的信息伪过剩。2008年中央电视台曝光百度的竞价排名事件,其被指过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结果,引发垃圾信息。涉及恶意屏蔽,被指为“勒索营销”,并引发了公众对其信息公平性与商业道德的质疑。可以说。现在大量的信息伪过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某些主体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伪过剩来实现经济利益。但是信息伪过剩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信息伪过剩的负面影响
信息伪过剩带来的第一个负面影响是消耗了大量资源而无法得到足够回报。垃圾信息在网络中肆意横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主要造成以下影响:①占用大量网络空间资源;②消耗接收者的时间等资源。信息暴力现象不仅消耗资源而且直接侵犯个人隐私或者商业秘密,甚至直接危害特定主体的经济利益,损害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如百度竞价排名中屏蔽了一些对消费者有实际效用的网站。
信息伪过剩带来的第二个负面影响即是降低了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出信赖。中国网民数量超过2亿。大致与美国相当,但是2007年中国的在线广告市场总收入为13亿美元,同期美国互联网广告支出超过200亿美元。虽然这两个数字没有直接的可比性,但分析师们一致认为,用户数量与广告费用比值的差异巨大,中国公众对网络信息信赖程度比较低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公众对网络信息信赖程度很大程
度上与信息伪过剩相关。
信息伪过剩的带来的第三个严重负面影响是抬高了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资本门槛。电子商务的进入门槛很低,曾经被公认为是电子商务的主要优势之一。从理论上来说,只需要计算机互联网就可以在网上开店挣钱。但是当网络存在严重的信息伪过剩就会导致电子商务资本门槛大幅提供,虽然在网上注册域名租用服务器来搭建电子商务网站的费用很便宜,最低的一年只需要数百元。注册淘宝或者类似网上商店几乎免费。但是这些最低的投入通常不能获得足够的回报,许多企业花了2800元购买阿里巴巴诚信通资格后才发现,一个热门关键字往往会有几十页的搜索结果,排名靠后的企业基本上无点击。在阿里巴巴诫信通基础上又增加了竞价服务,如果要将自己的企业或产品排到关键字前五位。每月须再向阿里巴巴交500元至1600元的竞价费。要获得商业成功则需要更多资本。
三、信息伪过剩的对策
(一)制定相关道德法律规范
信息伪过剩属于电子商务发展过程的问题。电子商务及其依赖的网络环境都属于新生事物,其中的很多行为目前还缺乏规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道德不合理的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难于被识别、惩处。因此。应加强对信息伪过剩现象的道德、法律规范建设。如网络广告行业规范、搜索服务规范等。制定的相关道德法律规范应有利于人们需要信息的发展,赋予那些提供人们所需的信息的提供者获取经济利益的机会。同时严厉惩处制造垃圾信息、信息暴力等行为。使其无利可图。通过法律的威慑和道德的谴责,减少垃圾信息和信息暴力现象,使网络上的信息噪音降低,提高人们的信息使用效率。
(二)拓宽提供有利社会经济发展信息的渠道
信息伪过剩还包括人们从网络上得到有用信息的难度比较大。这说明网络缺乏对人们有用的一些信息,或者说网络的有用信息不充分。导致网络有用信息不充分的重要原因是一部分信息很难被商品化。这些信息包含的经济利益价值比较底,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一样。这些信息要么无法获得足够的回报。要么就是投资回报的周期太长、获得商业回报的风险很大,因此这些信息很难吸引商业投资。为此,需要政府采取扶持政策,加大公共资金的投入。对于能够产生一些经济利益但数量不足以弥补投资和投资合理回报的信息。可以由政府补贴来实现商品化:对于完全没有经济利益或者经济很低、而社会公众必须的信息。可以由政府出资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三)发展信息技术
现有的信息技术虽然比以前先进了很多,但是相对人们的信息处理需要来说还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活动空间不断扩大,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就意味着人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完成相互之间的沟通。人们需要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信息处理的速度和信息存储量都需要大幅度提高,使使用者能够很容易地从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快速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信息技术的进步可以使人们能够轻松地删除垃圾信息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伪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