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改革与发展
2009-06-29何兆美
何兆美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针对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与发展的对策,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263-03
现代农业的科技推广不是靠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说教,而是通过示范使农民购买作为科技载体的产品,如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以及把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农民依靠多项新技术,新产品组装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低成本。同时,农业技术推广又是一项综合性、开拓性很强的工作,大型种子公司应放手推广经营性开发成果,发挥龙头企业、组织的技术推广功能。种子公司应在推广服务体系上有大的举措,目前最重要的是成立科技培训中心,培训大批农民技术员,特别是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人员,促进基层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产生,推动公司新产品新技术最先被科技示范户应用,从而更快地把企业物化的技术辐射到千家万户,这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基础。
1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需求格局的变化,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畜禽发病死亡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38亿元,相当于畜牧业总产值的2.82%,农民平均年损失26.44元。猪、禽的死亡率每降低1%,农民人均将减少损失1.87元,按出栏后的价值计算,人均可增收9.76元。另据测算,如果我国通过推广先进技术,使我国化肥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将节省成本193.5元/hm2,共计节省成本252亿元/年;如果使我国农药的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节省成本69元/hm2,共计节省成本90亿元/年。
(1)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致使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2)我国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并且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导致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
(3)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技术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最终接受者的农户随着生产与经营行为的改变,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转为对优质技术的需求;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不能满足农户对生产技术的需求。
(4)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无法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5)农民居住地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村委组织功能弱化,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
2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2.1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1)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传统观念通常是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看问题,把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看作是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消费者,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因此,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改变“你给的我不要,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2)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还缺乏市场激励机制,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其工作的好坏不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不能让农民满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跟进。福建南平市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措施,它能使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而长期有效的合作,也实现了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者的“双赢”。
2.2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1)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和进行机制创新,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的技术推广等服务工作可以委托协会等为农服务组织进行。农技、农经、农机等站所可以改制或精简后划归协会等组织管理。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
(2)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技推广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广泛地面向农村开展科技成果开发、推广活动;农业企业重视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吸收各种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支持这些组织和企业的发展,鼓励它们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对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联合,推动跨地区、跨专业推广机构的横向协作,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注意发挥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作用,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3)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降低其在技术市场中的交易成本,提高推广效率。农业推广体系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成本高、效果低。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技术交易成本非常高。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联接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以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从“技术推广站(农业科研单位等)—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这个技术转移过程来看,一是合作制度保证了成员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费用较低;二是其组织制度保证了各成员在选择决策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了技术的适用性;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聚集了更多的能人,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更高。从“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这个技术扩散过程来看,农民自己传播农业技术,其产生的良好效果是其他推广组织、手段难以替代的,主要原因在于传播者也是农民,具有与他人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结构,了解当地实情和农民实际。因此,容易为农民所认同和接纳,特别是如果他们在接受信息后再加以利用,并取得良好绩效,这种“再传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所以通过农民专业协会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实用性强,费用低,影响大,实际效果显著。
2.3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能否更好的发挥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
(1)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一要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逐步制度化增加财政支农资金中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二要利用“绿箱”政策,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按照WTO的原则,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直接资金投入,增加对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资金投入,使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2)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关系极大,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农技推广体系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把技术推广融于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之中。同时,要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创新。要重视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要深化农村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大等多种形式,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素质的提高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在加强农民教育的同时,要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式。我国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又相对保守、狭隘,要改变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需要通过事实进行演示。因此,要创造条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开展示范性农业技术培训,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一线,直接为“三农”服务,要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4)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发育不足,技术中介组织、技术商业公司、技术承包商等发展远远滞后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技术市场性组织所承担的功能仅限于技术产品交易的功能和部分信息传播的功能,而在技术推广方面还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转让。为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及市场化提供便利条件和措施保障;要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农业技术成果、专利等技术转让信息,密切技术供需双方的关系。同时,通过法规、管理办法等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提高农民对技术传播媒介的信任度,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与技术传播推广市场性组织,促进技术推广市场化进程。
3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改革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由被动变为主动接受农业科技
首先,要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体系结合起来,致力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形象,促使人们自觉地加大农技推广工作力度,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其次,要加强宣传,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再次,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技术措施的积极性。
3.2抓好科技示范,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
由于大多数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不愿花资金去应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技术,所以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为此,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3.3加强技术培训,使农民科学应用科技
根据目前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就日照地区而言,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3级网络(区、镇、村)、3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函授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其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3.4搞好配套服务,使农民从农技应用中得到实惠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纳入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3.5优化运行机制,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实力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农技推广部门搞活农技推广工作、增强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技推广部门要改革旧的推广模式,在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技术开发、推广与经营结合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要遵循“立足推广搞服务、搞好服务促推广”的原则,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立足推广工作的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开展良种统繁统供、化肥统测统配、植保统防统治和农产品贮运加销一条龙的系列化服务,开拓农技推广产业化服务领域。农机人员要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开展个人或集团技术承包,实行技术推广与经济报酬挂钩,调动农技人员推广农业科技的积极性,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使基层推广机构不断巩固和提高。
4参考文献
[1] 王元,胥和平,刘冬梅.农业新特点与农村科技战略选择[J].求是,2003(17):46-48.
[2] 杜青林.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N].学习时报,2003- 11-24.
[3] 国鲁来.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协会在农业公共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观察,2003(5):2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