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抗青枯病效果的研究
2009-06-29陈家翔王益奎康红卫李文嘉
陈家翔 王益奎 康红卫 李文嘉
摘要以砧木1号和桂砧1号为试材,分别与大明星和珍红番茄嫁接,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翻茄抗青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在青枯病病原胁迫下,防病效果大明星/桂砧1号>大明星/砧木1号>大明星(CK1),珍红/桂砧1号>珍红/砧木1号>珍红(CK2),桂砧1号嫁接苗防病效果分别为88.06%和90.94%。桂砧1号作为砧木抗青枯病效果优于砧木1号。
关键词番茄;砧木;嫁接;青枯病;抗性
中图分类号 S436.412.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077-01
番茄在世界蔬菜生产和供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由假单胞杆菌属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E.F.Smith)侵染引起的番茄青枯病(Bacterial Wilt ofTomato)是热带、亚热带番茄生产的重要土传病害,发病严重时可使番茄遭受巨大损失。由于迄今沿未找到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所以对番茄抗青枯病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针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主要从培育抗病品种、生物防治、药剂防治以及嫁接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嫁接防治番茄青枯病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番茄嫁接苗生理生化特性及抗青枯病特性的研究,揭示不同砧木与接穗之间抗青枯病的差异,为防治番茄青枯病,获得高产优质番茄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砧木品种分别为砧木1号(桂林金穗蔬菜种苗科技开发中心提供)和桂砧1号(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提供);接穗为珍红和大明星(市场种子店购买),2个品种均不抗青枯病。
1.2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珍红/砧木1号(A);珍红/桂砧1号(B);大明星/砧木1号(C);大明星/桂砧1号(D);大明星(CK1);珍红(CK2)。试验设在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2007年8月22日分别将砧木1号及桂砧1号2个砧木品种播种于育苗盘中,8月27日播种接穗珍红和大明星于育苗盘中,当接穗幼苗3~4片、砧木5~6片叶子时进行劈接,嫁接后遮阴5d。成活后选取生长一致的番茄苗定植于青枯病重的圃内,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1.25m2,每小区定植30株,进行抗性鉴定,其他生产管理按常规进行。
1.3田间病情分级标准及结果统计方法
田间开始出现病株时,每隔7d调查1次青枯病田间发病病情,调查时以株为单位进行发病调查,把全株萎凋或枯死的植株拔掉,记录无病植株数。然后统计发病株率,以发病株率确定试验材料的抗性水平。病情调查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病株顶端叶片萎蔫;2级,植株1/3片叶萎蔫;3级:整株叶片萎蔫。将取样植株按病情调查分级标准分成4级[1]。根据全国番茄抗青枯病育种联合攻关制订抗性水平的划分方法:①发病株率 0~20%的为抗病(HR);21%~40%的为中抗(MR);41%~60%的为耐病(MS);61%~100%的为感病(HS)。②抗级标准:R,0~40%;S,>40%。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通过砧木嫁接,番茄的发病率大幅降低,对青枯病的抗病性明显提高,且不同砧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明星/桂砧1号和珍红/桂砧1号的抗性最好,病情指数分别是3.78和2.33,达到抗病水平;而砧木1号嫁接番茄对青枯病也有一定抗青枯病作用,但是效果较差;大明星和珍红抗青枯病能力较差,属于感病品种。由此可见,通过耐青枯病的砧木嫁接可明显增强番茄的抗青枯病能力,有效控制此病发生;同时也是目前防治番茄青枯病发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3小结与讨论
不同砧木嫁接番茄防病效果明显增强,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大幅降低。其中以桂砧1号嫁接苗抗性最好,防病效果分别为88.06%和90.94%。因此,嫁接换根可以增强番茄的抗青枯病能力;但不同砧木嫁接换根差异较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砧木嫁接在番茄体内产生的抗病反应不同。类似报道有嫁接西瓜抗病毒病[2]、嫁接茄子抗黄萎病[3]以及嫁接番茄抗叶霉病[4]等。本研究还发现,通过桂砧1号嫁接番茄较大明星和珍红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因此,通过耐青枯病的砧木嫁接,可明显增强嫁接苗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控制田间的发病率;同时也是目前防治番茄青枯病发生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4参考文献
[1] 何忠效,张树政.电泳(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王杰,张大伟,方琴.无子嫁接西瓜抗病毒病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4):336-339.
[3] 王茹华,周宝利,张启发,等.茄子/番茄嫁接植株的生理特性及其对黄萎病的抗性[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4):330-332.
[4] 何莉莉,侯丽霞,须晖,等.嫁接番茄抗叶霉病效果与植株体内同工酶的关系[J].辽宁农业科学,200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