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2009-06-29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5期
关键词:爱心幼儿教育

韩 冬

【摘要】怎样看待和对待幼儿是幼儿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只有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开启孩子们心灵之门,才能引发幼儿的潜能,教育才能真正有效。

【关键词】爱心;幼儿;教育

The benevolence is in the function in kid's education

Han Dong

【Abstract】How treat with treat a kid is a kid the key of education success or failure, the teacher only use a benevolence, patience, elaboration open the door of children's mind, then can cause the kid's potential, education then can real valid.

【Key words】Benevolence;Kid;Education

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不谙世事、朝气蓬勃的特殊群体,怎样看待和对待幼儿是幼儿教育成败的关键,只有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引发幼儿的潜能,教育才能真正有效。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幼儿各不相同,那么教师如何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呢?我认为教师只有付出真爱,拿出母亲般的爱心,才能打开幼儿天真的心灵之窗。用爱心、耐心、细心去铸就一把开启孩子们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1.爱心是师德的灵魂

师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标准,每一阶段的师德标准都离不开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价值标准和教育取向。在今天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师德已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其核心就是爱孩子,它的灵魂就是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奥秘在于热爱孩子”。爱是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和需要,作为幼儿教师与非专职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首要区别就是家长的爱是特定性的,偏爱自己的子女,而教师的爱是普遍的、广泛的,需要将自己的爱给予全班每个可能招人喜爱和不招人喜爱的孩子,并保证他们受到同等教育机会,都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对每个孩子付出爱心,既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之一。有人说过:“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的心灵中”。

2. 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师爱

幼儿的心理发展处于刚刚萌芽阶段,幼儿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幼儿期的孩子感觉敏锐,反映强烈,极富情绪化,他们强烈需要别人给予他们爱,在家里对父母哭闹、撒娇,是希望引起大人注意,是渴望得到家长关爱的表现,要保证幼儿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健康的成长,需要将幼儿置于充满爱的环境中,对于幼儿来说爱就像氧气一样必不可少。

爱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天然需要,母亲对婴儿的爱抚、拥抱和摇动,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舒适感,这种舒适感和这种感觉的发展,会产生一种依恋安全感。依恋安全感对孩子智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具有这种依恋安全感的孩子容易放开妈妈的手趋向新鲜事物,这样的孩子智力水平也会提高较快。

孩子离开妈妈的怀抱进入幼儿园这个集体后,对爱的需要他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入园后的孩子首先想的不是吃、喝、睡等生理要求,而是归属于爱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担负起管理孩子的职责,更要扮演好“替代妈妈”的角色,用母爱般的师爱关心教育每一个孩子,使孩子在挚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3. 爱心成就孩子

孩子的心灵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的世界,走进它需要教师时刻让自己的心和孩子的心贴在一起,用爱心去呵护孩子,用诚心去尊重孩子,用童心去接近孩子,用美德去影响孩子。

一名称职的幼儿教师,不仅能认真组织好每一次教学活动,而且更注重科学安排孩子生活的每个细小环节,不仅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还要科学合理的帮助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毛病,例如:老师要改变孩子的不良吃饭习惯,如果就餐时斥责孩子,孩子边咀嚼边流泪,消极的情绪状态是食物在人体消化的障碍,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如果教师和颜悦色对孩子讲清“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会使孩子既改掉坏习惯又使孩子受到一次教育。

教师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孩子,既是孩子的权利和成长需要,也是一种榜样教育。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性格特点,都有他们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教师应认识并尊重这些差异,为每个孩子提供和创造有利的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为每个孩子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条件,帮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

尊重孩子就要呵护孩子的自信,维护孩子的自尊,为孩子创设宽松、自由的精神环境,教师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以欣赏的态度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如:教师俯下身去和孩子交谈,说话时用眼睛平视孩子,当孩子有错误时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训斥孩子,而是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并像一个大朋友一样和他交流,最后让他真正认识到错误,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作为教师要用健康的思想教育孩子,用高尚的道德和规范的行为感染孩子,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每一个孩子,从小给他们夯实良好的人生发展基础,使孩子未来成为一个品格高尚、举止文明的人。

总之,随着幼儿园管理的日趋人性化,随着幼教工作的更加科学化,相信会有更多孩子在老师爱心的呵护下平稳的走出他们人生的第一步,愿我们所有的老师用我们的真爱带领那些可爱的孩子尽情展翅翱翔。

收稿日期:2009-05-07

猜你喜欢

爱心幼儿教育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心树(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爱心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