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讨

2009-06-29马秀英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5期
关键词:说明文文体内容

马秀英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能力是由识读、记忆、理解、分析、概括、评价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

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是从积累型过渡到理解型,从经验型转向理论型。叶圣陶先生说:“唯有特别注重阅读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哪些阅读的方法呢?

1. 感知课文或课外读物大衣意的方法,学生在初读文章后,一般都要想想自己读的内容,是自己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的内容很快就能理解了,而生疏的内容则需要费些时间进行思索。在此过程中,可以将课文和课外一些读物按内容分类,让学生在阅读时十分清楚自己读的是哪一类文章,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或阅读的积累,能在较短时间内排除内容上的障碍,比较准确地把握住大意,能进一步的深入分析阅读。

2. 初中三大主要文体特征,根据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简单来说,记叙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以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叙述事情,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旨。。说明文多是以解说建筑 或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现象为主要内容,科技说明文占有重大比例。议论文则是以分析事理,阐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为主要特点。阅读中要弄清作者议论的问题和观点,是用那些论据进行论证的;理清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把握文章。教学中要结合具体课文把文体知识的特点给学生讲清楚,从点到面,帮助学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文体知识体系,为学生独立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阅读训练迁移能力的提高达到阅读整体水平的提高 从初一开始到初三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合理安排阅读的训练梯度。只要坚持课内外结合,只要训练符合学生的心理及实际接受能力,阅读就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新的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严格、更全面,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知识,用科学的理论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并指导学生遵循规律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总结阅读教学中的得失,找到一条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途径,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素质上下求索

收稿日期:2009-05-12

猜你喜欢

说明文文体内容
说明文阅读专练
另类文体巧谋篇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