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历史教师教学转变
2009-06-28董志彬
董志彬
【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下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可从三方面入手:变革教学的方式,建立新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关注学生个体,根据“个体”施教。
【关键词】教学方式 定位角色 新课程标准
传统观念教学行为上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的领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思维成果,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新的教学过程观认为: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动态过程,新课程就是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理念的更新,意味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变革教学的方式,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其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行为与方式,被称为教师角色。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全面主宰学生的学习。由此,教师重本学科知识,轻其他学科知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发展;重书本,轻实践。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养的学生惟书惟上,难以适应学习化社会对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学生的探究欲望、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将成为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而研究性学习适应了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从教育理念、知识构成、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等方面,对历史教师角色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历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往往凭借习惯和经验,特别是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完全灌输性的、“独白式”的教学垄断了课堂上的教学沟通,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关闭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窗户,学习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要创新,就要有突破;要改变,就要有提高。打破师授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流于表面的形式,而是要注重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论水平,只有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新课程的实施才能取得成效。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必须贯彻“启发”、“发现”的原则,并视教材内容灵活选择,进行合理组合,科学的运用于教学中。例如:在学习《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时,针对课前调查中学生对希特勒评价的误区,我采用了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提出要探索的问题;研究资料,多角度的解决问题;展开讨论,阐释、交流看法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专政毁灭人类的反动本性,另一方面使学生逐步形成客观、合理、科学地看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进步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驱使学生积极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思维品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更好地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传统教学中,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只有教师选择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授,更没有选择教师的自主权。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不少学校往往结合研究专题,允许学生在所有历史教师中或学科以外的教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或适合自己个性学习的教师,作为研究课题的指导教师。如,南京一所中学关于“南京历史一日游”方案设计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学生既有聘请历史教师,也有聘请语文、地理教师为其指导教师。因为研究性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学生由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主体,而选择教师的权利,则是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得以弘扬的前提保障。在一个学校召开的学生座谈会上,学生们表示了他们选择指导教师的标准:知识结构新;教育观念新;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有独到的认识;年轻的教学骨干教师。由教师选择学生到学生选择教师,可比喻为教育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随着中学新课程方案的不断推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将成为每位历史教师必备的能力,而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的历史教师,是难以胜任当今历史教学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新理念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积极的适应新课改革,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对话者,没有这样的认识,没有这样的新师生关系理念,新课程改革就会“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
教学过程是以文本为基础的交流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成见,都有自己的视野融合。作为对话者的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主体的成见及视野融合,不能用理性的解剖刀无情的阉割活生生的文本,向学生灌输所谓的知识,而应该是众多的读者中平等的一员,教师要以对话者的心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融合到他们中间去,创出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
三、关注学生个体,根据“个体”施教
传统教学是“以教定学”,教师用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以自己预先设定的答案为最终目标,教师锁定了学生的思维,垄断了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而实际上,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一切教学都应该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达成度更高。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标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环节的预设,备教材,更应该备学生,了解他们的经验、感受、见解、思维方式,关注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预设学情,还要有弹性的回旋空间,尽可能多的考虑学情,设想学生对各环节的反应,可以设想:如果学生已经知道了,我该如何讲;如果学生一无所知,我该怎样讲授;如果学生这样说,我该怎样引导;如果学生那样争论,我又该如何调控……多预设“如果”,多预设“怎么办”,课堂上教师就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份机智,从而使自己灵活驾驭课堂,这样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预设学情,是充分的,也是灵活的。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意向、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个性差异,都给教学带来不确定性,师生对话中常生成“突发事件”,如果停留在预设的思维中,教师势必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预设学情还应留有空白,使预设空间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教师适时把握这些即时生成性的因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新课程的实施,是以新的教育理念的变革为前提的,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历史教师,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不断的学习、理解和探索中学历史课程的新理念,并把它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真正建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