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的诉说

2009-06-28吕毅然冯汝汉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09年37期
关键词:雨滴春雨文章

吕毅然 冯汝汉

【导入课堂】

雨,是极易触动文人情思的东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寻常的雨,在杜甫笔下有了灵性。其实,不管疏雨滴梧桐也好,骤雨打荷叶也罢,雨声的韵律都清脆好听……雨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的路途,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限的趣味。雨从天空中飘落,和着自然清新的空气,将温柔的胸脯轻轻地贴近土地,在泥土中消融。你是否能读懂雨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它那清透的心灵?让我们一起来用心倾听“雨的诉说”……

【文题亮相】

春雨,是多情的,她柔柔地,轻轻地下着,滋润着大地,给我们希望与生机;夏雨是狂放的,他卷着电闪雷鸣而来,噼里啪啦敲打着万物,驱走炎热,给人们留下一丝清凉;秋雨是悄无声息的,她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沙沙地轻敲着落叶,绵绵地打湿地面;冬雨是寒冷的,她害羞似的,每次只下那么一点点,万物在冬雨的抚摩中缓缓入睡。

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万物在不一样的雨里慢慢生长。四季有雨,人生中也会有雨。当然,不同的人对雨的感觉也不同。

请以“雨的诉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这道题给我们提供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同学们应打开思路,选取最适合的角度切入。构思时,可以以物传情,选择一个季节的雨作为描写对象,写出你眼中的雨,抒发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可以观物思理,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和感知雨的特点,并由此及彼地进行一些联想与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性思考;可以写眼前的雨景,并有目的地联系“雨前”和“雨后”的情景来写,抒写独特的情趣;可以围绕“雨”写雨中发生的故事,雨中有人,人在雨中等等。

【写作指导】

这篇话题作文,要想写出新意,我们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给文章定一个感情基调。文章要求以“雨的诉说”为话题,雨会对谁诉说?诉说什么内容?这么一考虑,文章就有了框架。从控诉的角度入手,可以写环境的污染给雨带来的伤害,原先清凉纤细的雨丝,成为如今的酸雨;还可以从干旱面积的扩大,河流断流的现实,诉说雨之家族的不幸,控诉人类的“恶行”等。从讴歌的角度,可写雨的涤尘,甘愿牺牲自己,为世界迎来清新;还可以从浇灌花草树木的角度,写雨的奉献精神。从科学知识的角度,可以写雨的形成,雨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的雨的特征。

二是注意情景交融。前两种都是抒情散文,以拟人化的手法为主。抒情散文离不开写景,所以一定要做到情景交融。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枝一叶总关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情不能无本而发,情要发得自然,情与景要水乳交融。欣赏景物时的心灵触动或哲理思考等等,均要在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实现景、情、理的融合,使读者更深刻地去体会那份情感与意味。如写雨的奉献,要和雨中的花草树木的反应、雨后景色的清新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才更具有表现力;如果写雨的控诉,则把雨的情态与雨中其他事物的情形加以结合,从而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三是文章要具有条理性。既要注意文章的整体顺序,又要注意文章的构思顺序。此话题作文以写景为主,写景时要注意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从早、中、晚等时间段写起,或依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写起;也可按方位顺序,从上至下,从外到内,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来写。如写雨的情愫,可以从春雨写到夏雨,再到秋雨。如写下雨的景象,可以从局部近景写起,再到远望之全景。

四是要有细腻的描写。描写一定要细致、生动,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景物的魅力,才能传达美的感动。如何做到呢?1.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多方位地进行描写,多角度地展示景物的风采。3.要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去写。写景物给你感受最强烈的那一点,要写出它与众不同的特征。

五是注意文章的文体。新颖的文体,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不妨以“控诉”这种情感为例,看看这篇文章的文体如何出新。可以采用模拟法庭的审判辩论形式,原告是雨,被告是人类,旁听者是花草树木、鱼虾禽兽等,法官是万能的神灵,通过法庭辩论,控诉人类的“罪状”;还可以用“医院诊断”的方式,雨是病人,去太空医院看病;还可以从科幻的角度,遨游雨的世界,通过古之雨景与今之雨景的对比,看雨的变化,“控诉”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当然,文无定法,写好这个话题,还要有一颗善感的心灵,把自己幻化为一片雨或者一滴水,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才能倾听到天籁般“雨的诉说”!

【例文展示】

雨之韵

刘昊

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细细的,密密的,层层叠叠地斜织着。雨丝给原本干燥的小路抹了层油,润得发亮。大多数人是不爱雨的,雨天潮湿、阴冷。我却独爱在这润泽的雨天四处走走,用心去聆听雨滴欢腾的声音,真是惬意!

花丛里,由高处洒落的春雨轻轻柔柔地跃到了叶片上、花瓣上,调皮地翻着跟头,由丝渐渐滚成了一颗颗透亮透亮的小球,小球“咯咯咯”地笑着,顺着花瓣弯弯的弧度滑下,一直滑向了花蕊里,眨眼就没了踪影。留在叶片上的雨珠成了勤快的清洁工,柔柔地抚摩着叶片,再顺着叶尖儿落下,把柔嫩的叶子打扮得更是娇气,一个个嘟着小嘴,似乎在比谁更翠,更绿。雨下得大了些,雨珠们更是活跃了,“噼噼啪啪”地和着节奏跳起了圆圈舞,震得花瓣都在颤抖了。“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呵!瞧这群张扬的家伙。

水池里,夏雨将一池的水溅得绽开了一圈圈的圆晕。原本平静的水面便被一条又一条圆滑的曲线割裂开了。大些的雨落在池塘边上,溅起了浅滩上如水的泥点,在塘边打下了一个个小得令人不易察觉的坑。一只蛤蟆似乎被这虚张声势的雨惊扰了,慢吞吞地爬到了池边,不满地瞪着那不大的雨点,抗议似的蹬了蹬腿,又无奈地转身消失在草丛里。雨下得更带劲儿了,落在池里,让池水都对这天外来客吃了一惊,纷纷挤着向两边散去。雨滴们看着这情景,似乎更得意了,把水面都砸出了一个个的泡泡。呵!这淘气的家伙。

伞沿上,秋雨串成了一条条晶莹的链子,把伞装饰得更加轻盈。雨点打在伞面上,有节奏地发出“嗒嗒”声,清脆清脆的,让人似乎能数清有多少雨点落在伞面上。雨滴们更轻狂了,又把自己的体积加大了一圈,像一个个笨重的小胖子从天上的云层里重重地跌落下来,落在伞上,把伞面当成了安全垫,又不愿久留,急急忙忙地沿伞的斜面滑向了大地。于是,这些滚圆滚圆的雨点们便顺着伞连接起了天地。地上的小水坑多起来了,明晃晃的像一面面镜子。呵!这群可爱的孩子。

啊!雨是透明的精灵,我们感受这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好瞬间,它们是多么的明媚、绚丽而惹人喜爱。

点评

给抒情散文拟一个具有诗情画意的标题,可以为文章增色。本文的标题很有特色,既令人想到雨不绝如缕的迷蒙景象,又使人产生联想,探知作者不绝如缕的绵绵情思,诗情画意兼具。在构思上作者匠心独运,“用心去聆听雨滴欢腾的声音,真是惬意”一句为全文定下基调,接着春雨、夏雨和秋雨依次写来,雨趣与雨情交融,很有韵味。

【材料链接】

一、古诗中的“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渭城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精段摘录

1.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来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拟。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汪国真《雨的随想》

2.我爱雨不是为了可以撑把伞兜雨,听伞背滴答的雨声,就只是为了喜欢那下不完雨的雨天。为什么,我说不明白,好像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在那儿,我又可以重享欢乐的童年,会到了亲人和朋友,游遍了魂牵梦萦的好地方,悠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琦君《下雨天,真好》

3.雨太大了,承溜里的水声哗啦哗啦的。我们更挨近在一起。它跳到我膝头上,在怀里躺下来。我抚着它,它舌子舐舐我的手背。我们之间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温暖,这温暖使我们能忍受一切,那无止的寂寞,那窒人的潮气,那难以排遣的悒郁。——楼适夷《雨》

猜你喜欢

雨滴春雨文章
小雨滴
可爱的小雨滴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春雨
放屁文章
小雨滴
春雨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