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2009-06-28李艳
李 艳
[摘 要]自上世纪末开始受到各种因素冲击的文学生存空间变得日益窄小,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外国文学在文学不断被边缘化的社会语境中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即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机制等,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调动起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形势下 外国文学教学 改革
作者简介:李艳(1976-),女,山东日照市人,德州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俄罗斯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世界文学源远流长,绚丽多姿。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已经孕育出了最初的文学瑰宝。在以后的岁月里,许多民族都出现过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众多的名家名作。人们热爱并珍视这些作家和作品,是因为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总结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理想精神探索的历史,显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并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起着思想教育和道德陶冶的作用。学习和研究外国文学发展史上那些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阅读、学习、欣赏经过长时间筛选和亿万读者严格检验的艺术珍品,可以培养人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学习外国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来实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以及来自于电影、电视和网络文化的冲击,加上文学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文学逐渐失去了在精神传播领域的“霸主”地位,其由“中心”向“边缘”的位移已经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在这种文学不断边缘化的社会语境中,作为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外国文学吸引力明显减退,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经典的兴趣日益淡化。不用说是像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那样庞大的文学大厦,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这样的多卷本小说被束之高阁,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这样的严肃文学也很少有学生完整仔细的阅读过,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忧虑,毕竟“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1]
既然文学边缘化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在个人无力扭转社会大趋势的情形下,我们与其一味地抱怨,倒不如顺应潮流,因势利导,调整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变革成绩评价体系,在新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探索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解决办法。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着力发掘外国文学的人学内涵和文化内涵,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注重的是外国文学流派、外国文学风格、人物形象塑造、作家作品分析等知识点的灌输,通常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三段式的讲授模式。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将充满人性、人格魅力和审美情趣的文学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和应试训练,“使原本应该生动的文学课堂只留下一点点干巴巴的人文知识”。[2]因此有学者认为“大学里的文学教育是消灭理想读者的教育,文学教育的后果之一就是把本来在阅读中有道德感、有正义感、有感动能力、能够血脉贲张拍案而起的那些文学的理想读者塑造成为一些成熟老练、目光挑剔、什么也不在乎的理性读者。”[3]面对这种状况,我们难免要这样发问:“这能算作是合格的文学课教学吗?”。
依笔者之见,外国文学课不仅仅是文学课,也是人学课、人生教育课。我们除了要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和重要的文学现象,更要在此基础上培养起学生深刻的人文思想和对文学作品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而外国文学最突出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精神。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体现出的世俗人本意识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莎士比亚的人文关怀与探索,从启蒙思想家对人性的张扬到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雨果等对人道主义的呼吁与期盼,乃至于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人文精神失落的悲情与期盼复归等等,西方文学自始至终贯穿着深沉而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文精神,回荡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在当今物欲膨胀、道德失范的社会形势下,这样一份丰厚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人格修炼的丰富营养。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应该成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价值理念。
(二)优化教学内容,立足引导创新
包括东西方文学在内的外国文学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内容异常庞杂丰富。西方文学以其清晰的发展脉络、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完整的艺术体系见长,东方文学则以其源远流长和博杂繁冗称最。面对这样浩繁的内容,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对教材的融会贯通,然后根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化。具体思路是:一要勾勒世界文学发展的完整脉络,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文学发展观念,这是我们教学的基础;二要压缩作品分析的数量,从世界公认的名家名作中选取更具类型代表和艺术价值的典型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讲解,以拓展作品分析的广度和深度。三要重视并适当加强20世纪文学的教学。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新的文学更贴近现代人生活,更能反映当代社会的脉动,更能预示人类的未来,而且还因为它能反映出文学的发展和艺术思维的更新。四要用现代思维方式和学术视角重新审视古代文学、古典文学,这是因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是一个不断积累增值的动态过程。文学的发展不仅表现于新作品的出现,而且表现在已有作品的不断增值上。
当然,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切实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19世纪是外国文学发展的繁荣时期,期间流派纷呈,群星璀璨,历来都是讲授的重点。20世纪文学的一大特点是现代派的崛起: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现代主义文学核心的美学追求是反叛性、先锋性、实验性,是对既有文学规范的颠覆。因此,有学者称“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使小说走上了一条艰涩、困难的道路。阅读和讲述这些小说也同样成为一个困难的事情。”[4]理所当然,这也成为了我们教学的难点。对于重点、难点部分我们要讲深讲透,还可以结合具体小说文本适当介绍一些分析小说的基本技巧,为学生解读小说提供一些操作层面的可行性手段。
在对教学内容做了精心的设计之后,我们还需要对教学手段做相应的改革。
二、丰富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随着全球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多媒体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20世纪盛行于西方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多媒体在文学教学中的使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多媒体技术利用电子特技与编辑功能把知识内容从抽象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信息传递方法单一的情况,而多彩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所提供的媒体元素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此外,可以在课余时间给学生放映一些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尽管有很多学者对此种做法持有异议,认为影片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影片不能代替原著,文字蕴涵的丰富思想也难以在影片中表现出来。但是,如果学生本身对故事、作家和作品都不感兴趣,也就根本不会阅读原著。放映电影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兴趣,让他们回归到纸媒介的文本阅读上来。
(二)“双语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既符合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又能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促使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一些问题。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讲授诗歌时,尽管选择的都是名家名作,但学生普遍感到作品意味索然,没有学习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双语教学中的原诗欣赏,让学生领略外文诗歌的节奏、音韵、意向之美,培养学生对外国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诗歌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感知作品,从而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家的创作风格,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从而减少对作品的误读,提高欣赏水平。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改革的指归,也是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
(三)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形式,重在读者的参与和交流。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主张,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再创造是文学生命力长存的根源,也是文学承担“寓教于乐”功能、对人的精神品质发生良性影响的必要条件。[5]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参与和理解,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师生共同分享阅读经验。教师采用这一方法进行教学时可以事先拟出若干题目,让学生课下精心准备材料,先分小组讨论,然后选出有代表性的观点参加全班讨论。这样,既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又可以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保证讨论的质量。当然有时学生的观点难免流于肤浅甚至出现偏颇,但只有通过阅读、交流和讨论,才能使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外国文学课程成为启迪理想、激发创见、开发潜能的人文素质课程,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
三、改革考试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是一句空话。传统的外国文学考试基本上都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试题类型多为填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等。这种沿袭了应试教育的考试形式虽然可以检查学生对基本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却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因此,外国文学要实现其教学改革的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大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权重,如我们学校正在试行把总成绩分成三部分平时作业成绩(一学期不少于三次)占20%、课堂表现占10%、期末考试70%的改革措施。平时作业着重考查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多是让学生就某部作品或文学现象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表现主要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对老师所提问题的思考是否有深度和广度,观点是否有创新等做出评价。这一措施初步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只有通过对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方面探索改革,才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情境中去,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学作品的感染和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外国文学教学才有望如学者王卫平所说:“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6]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微观分析是宏观理论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2003,(5)
[2]王卫平。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3]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2003,(5)
[4]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M]北京:三联书店,2004
[5]王力。知识观转型与现代文学教学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3)
[6]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