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9-06-28陈国华曾赛波
陈国华 曾赛波
[摘 要]本文分析了职业指导在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几点改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指导 思考 建议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资助项目“高职院校电力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桂高教[2005]168号)
作者简介:陈国华(1956-),男,福建龙岩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处长,动力工程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高等职业教育;曾赛波(1962-),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华侨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提高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水平及质量,目前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建立了专门的职业指导队伍,对学生进行全程职业指导,如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培训,开展就业跟踪调查,等等;并且这项工作对高职学生的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取得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各高职院校开始这项工作时间不长,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和创新。
一、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就业形势报告、就业政策指导和择业环节指导等内容,也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索质教育、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培养、素质测评和职业心理辅导等等。从实践上看,职业指导在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可以帮助高职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纠正就业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的心态,克服就业恐惧感;2.有助于高职学生改变不良的就业观念。学生的就业观包括对职业的认识、职业兴趣、对自身职业能力的评价、对专业与职业的关系等多方面,学校在进行择业技巧、就业政策等教育的同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科学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地位观和职业苦乐观;3.引导高职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积极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4.帮助高职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提高就业成功率;5.帮助高职学生学会心理调适,正确面对挫折。
二、目前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令人不够满意之处,从实践上看,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方面的问题
1.职业指导的内容层次较低。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指导工作的内容基本上囿于各种职业主要特点介绍,一般求职知识、求职技巧介绍,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介绍,还没有发展到“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心理咨询”以及“职业适应性辅导”等较高级的职业指导内容。据浙江省高校就业指导情况调查显示,在职业指导内容上,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指导”和“就业信息发布”,而对于“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心理咨询”以及“职业适应性辅导”,高职院校采用的频率很低,列末三位。而高职学生对 “职业规划咨询”的要求高居需求率榜首。另外,虽然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毕业生“职业生涯设计”这一指导项目,但有近四成的同学认为“一般”和“没有作用”。[2]2.在职业指导方法上,重说教、轻实践,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关的知识及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目前还以课堂讲授为主,未能给学生有较好实践的机会。职业指导工作过于粗糙,不够细致。主要表现在集体活动、集体指导安排得较多,个体活动有限,个人咨询渠道较少,再加上活动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 、反感情绪。3.缺乏必要的心理测试和调查分析,难以开展个性化指导。测评是帮助学生了解个人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等方面素质的重要手段。但一些高职院校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引入必要的“职业测评”系统;或是虽然购置了测评系统为学生进行测评以帮助学生自我认知,但当学生需要对测评结果进行深度交流时,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往往因受到专业知识的局限,无法为学生提供更进一步的服务。
(二)高职大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
1.心理方面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自我意识过强、依赖性高、自信心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缺点。据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现在的大学生约有 30%存在着心理障碍。在就业方面,主要表现为从众心理、怕吃苦心理、怕被人讥笑心理等等。另外,因就业期望值过高而导致求职不利的毕业生仍不在少数。[3]2.就业观念问题。由于心态不正确,现在高职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不少毕业生的择业口号己由过去的“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变为“到国外去,到大公司去,到大机关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说明这些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得到正确的树立。3.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律意识淡薄,纪律观念不强;职业技能不强,职业素养不高;文字功底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社交能力较弱,等等。
(三)社会方面的问题
1.落后的传统观念对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利。“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观念根深蒂固,“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以及父母提出“专业对口”的要求等,导致高职学生在就业时无所适从,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2.企业在招聘时普遍要求求职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少则1-2年,多则3-5年,挡住了许多毕业生的求职步伐。
三、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如果说学生上大学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那么学生走向社会变成企业人、社会人则是他们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如何减少这个拐点处的落差,尽快地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顺利展开自己的职业生涯,将是摆在每个高职院校和每位高职学生面前的一大问题,需要通过正确的职业指导加以解决。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一)借助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就业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人的成长方向,是青年大学生成才最根本要素,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价值导向。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职业的看法和态度,择业标准、择业行为受到其支配。同学们选择职业要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要考虑自身的素质和特长,并同社会需要有机结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特长和潜能的职业,而不要以金钱为准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观愿望和条件同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在影响高职学生求职的诸多因素中,尤其是职业道德,是目前高职学生最为轻视的。这不仅会影响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最终将决定个人的职业高度。清华同方的总经理钱明光说:我们选人首先看品德,表现在是否有奋斗精神,否能融于集体。所以,个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对个人走向社会是相当重要的。
(二)通过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抛弃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不实心态,形成正确的就业心态。现在许多成功人士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关系并不大,他们的成功,主要归咎于大学时代养成的良好的综合素质,例如,著名央视主持人阿丘原来是学表演的,并非播音专业,等等。特别是引用本地、本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事例,可使他们感到真切,从而认识到过去传统的“专业对口”、“ 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了。
(三)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信心,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和情感压力以及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在深人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大背景下,绝大部分学生求职都不会一次成功,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挫折,因此,如何调适心理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就业指导上,多注重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但在学生求职遭遇挫折后该如何调适心理等方面,却少有涉及。众所周知,高职毕业生是学历层次相对弱势的群体,高职院校应通过就业指导、教师疏导、媒介影响、丰富多彩的毕业生活动等多种措施对学生加强引导,缓解就业求职的心理负担,实现和谐就业。
(四)加强生涯规划。事实表明,学生毕业后无目的、无规划的盲目就业,将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职业生涯设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应做好的关键一环,理应得到他们的重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和有关素质测评系统的应用与分析,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帮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目标,让学生明白社会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大学生应该具备何种能力与素质才能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帮助学生探讨培养自身能力与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五)加大职业指导队伍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开展个性化指导。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就业偏好和心理倾向不尽相同,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对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要细致入微,实施个性化指导,不能千人一面,空洞说教。统一的就业指导模式会导致以偏概全,针对性不强,指导效果不理想。职业指导教师或辅导员应从毕业生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社交能力、求职观念、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值等多个层面建立毕业生个人就业档案。然后梳理分类,进行个别指导。以个人为核心,细化每个人就业前后的程序、步骤。包括辅导他们如何撰写推荐材料,招聘、面试的技巧模拟,就业心理准备等,这样针对性强,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有助于顺利地实现就业。
(六)强化工作经验在学生意识中的重要地位。学校既要用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也要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及寒署假期间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努力缩小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
(七)努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用人要求的调查表明,企业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毕业生不仅要有必要的业务素质,在人际关系、心理素质等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素养。这对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尤为重要。因此,职业意识、职业素质的培养应是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首要内容和任务,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要学会思考怎样在社会上生存,基于某一特定专业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教会大学生具备由于职业的变动而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之,随着就业市场的发展,高职院职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所面临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多。因此,高职院校要更加重视职业指导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学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能力及水平,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我们相信,通过大家不懈的共同努力与探索,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与创新,我们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将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段志强,学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展望,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7年9月,P96-98
[2]刘燕,以面向基层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及策略,教育与职业[J],2007年10月下,P80-81
[3]谢君,新形势下高校职业指导方法的运用和改进,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2005年4月,P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