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中折射的历史
2009-06-27葛兆光
葛兆光
有时候,考试不是在测验被考者的知识,而是在表达出题者对知识、风气的焦虑。注重政治秩序的出题者,在试题中表达着他们的道德心情;关心辞赋美文的出题者,在试题中表达着他们的审美意识。看看历史上的官方和民间考试题的变化,常常能够摸到时代主流的脉搏。
16世纪以后,西洋的实用新知加上坚船利炮,一直让中国士大夫感到紧张。在西洋和中亚天文学的启迪下,历法错误、天象不确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所以清代嘉庆年间学海堂的试题中,那个大儒阮元就曾经考过学生关于东西方天文历算史上的问题。到了清末,不说官方学校同文馆考数学的风波,就说民间办的格致书院吧,很多著名官员如李鸿章、曾国荃、刘坤一、薛福成、郑观应等等,都曾为书院出过有关西洋新知的题目。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当时上上下下的关心所在,这在千年以来一直是以人文知识为重点的考试中相当罕见。比如李鸿章,他出的题目就曾经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化学原子名称的中文译法,还有一问更关系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观念史。他说,西方格致学始于希腊阿卢力士托尔德(亚里士多德),到英国贝根(培根)“尽变其说,其学始精”,而到了达文(达尔文)和施本思(斯宾塞),“其学益备”。他问学生说:“能详溯其源流欤?”
不仅是官员和士人,皇帝也一样。1895年,受到甲午战败强烈刺激的光绪皇帝在保和殿测试天下贡士,他不再考问士人关于儒家的学问,而是询问士人:“孙子练兵,吴子治军,李靖之问对,所详手法足法,明王骥、戚继光所论练兵之法,其目有五有六,能备举之欤?”这究竟是在考问学生,还是在表达朝野上下知识关注点的转移呢?
当文学遭遇历史
文学作品常常让我们读后浮想联翩。想象中,诗人很浪漫,很洒脱。不过,有时候也不尽然,读历史学家追根究底的著作,就有些不妙。据说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当时总给宰相寄些不怎么磊落的书信,要求贵人给自己引荐;写过“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王安石,是个固执己见的家伙,日常穿衣也很肮脏;那个写了不少书的屠隆,也被徐朔方先生考证出得过性病。历史文献学家把文学家的这些事情连底抖开,就有些像李商隐《义山杂纂》里说的那样,叫做“煞风景”。
后代的读者也许没有必要戳破这层去作考古发掘,因为,文学与历史常常发生冲突。说起来,时间仿佛筛子,让人们把有的事情遗忘,有的事情记住。遗忘想遗忘的,记住想记住的,然后告诉后人,那个时候是这样的。文学记住了浪漫和美丽,而忘记了真实、平凡甚至低俗,历史却总是要记住真实、平凡的生活,却常常遗忘了那些曾经在心灵中有过的浪漫和美丽。
如果有一天,历史固执地要揭开帷幕,到后台去看一看文学的真实,那可就麻烦了。唐代著名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让习惯于考据的历史学家一考察,原来,这是他流放岭南时偷偷逃跑回乡时写的。于是,那种“少小离家老大回”时的惴惴不安,就变成了逃犯潜行时的畏首畏尾,那种对故乡似亲却疏、欲近还远的微妙情感,就在老吏断狱的历史照妖镜里,成了昼伏夜行者的紧张心理。
(丛 娣摘自上海书店出版社《无风周行》一书,荆崇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