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互联网酷似人类大脑
2009-06-26
本报特约记者 刘 锋
在大多数人安享互联网科技的同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断推动互联网向前进化。经济利益驱动人们开发更多更先进的互联网应用,政治利益刺激着一些国家悄悄将战争带向网络。对于互联网的进化,人们好奇而又疑惑,互联网的未来究竟什么样?
互联网进化突飞猛进
1859年11月,跨世纪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经历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达尔文进化论的结论是向前推导的,即生物有共同的祖先,而猿类和人类祖先“密切相连”。
互联网进化论的结论则是向后推导的,预言互联网将从一个原始的、分裂的网络进化成一个统一的,与人类大脑结构高度相似的组织结构——“互联网虚拟大脑”。科学研究和商业竞争是互联网进化的核心动力,“人”这个要素将互联网进化论和达尔文进化论连接起来。通过自然选择进行的进化非常缓慢,而互联网进化突飞猛进。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互联网不仅仅是计算机的联网,同时将成为人脑的联网。通过人的参与,互联网正在向与人脑结构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它将具备自己的虚拟神经元,虚拟感觉、视觉、听觉、运动和记忆神经系统。而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互联网会成为一个虚拟的大脑。
现代互联网已拥有视觉系统和中枢神经
人脑中最重要的组成单位是神经元,互联网也存在虚拟神经元。将互联网用户空间结构描绘出来,很容易看出它与人脑中的神经元十分相似。互联网个人空间对应了神经元的胞体,电子邮件和网络软件的远程数据线路对应了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互联网的个人用户空间就是一个互联网的虚拟神经元。从2007年开始,雅虎、新浪、搜狐的用户空间逐步包含了博客、互动问答(威客)、电子邮件和远程网络软件,这些应用正好映射了人脑中的可公开知识区、问题区、非公开知识区和运动控制功能。
互联网的新发展使其与人脑结构有了更多的相同之处。环境部门在自然界安置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构成了互联网的感觉神经末梢。 2007年,Google推出了“街景”服务,在城市中安装多镜头摄像机,互联网用户可以实时观看丹佛、拉斯维加斯、迈阿密、纽约和旧金山等城市的风貌,这成为互联网的视觉系统。而已经广泛应用的远程操控挖掘机、潜水器、手术刀则构成互联网的运动神经系统。
此外,光纤、电缆、无线传输媒介及其内部的信息通道构成了互联网的虚拟神经纤维。搜索引擎的“网络蜘蛛”,互联网骨干网的路由构成互联网的自主神经系统。2008年开始兴起的云计算, 使SAAS正在形成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预见,随着更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互联网将更加趋近于人类大脑。
医学与互联网结合探索生命极限
互联网不断向虚拟大脑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一进化是在人类的参与下才得以进行的。互联网是人脑的延伸,互联网的进化是人类进化的一部分。
从人类发展史看,人类进步就是一部感觉和运动器官不断延伸的历史。棍棒延伸了双臂,石头延伸了拳头,汽车、火车延伸了双腿,望远镜、显微镜延伸了眼睛,电话线延伸了耳朵。同时,人类大脑的延伸和连接一刻没有停止。例如人类早期发明的结绳、算盘、数筹,1946年诞生的电子计算机,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1969年互联网诞生后,人类大脑的疆域在互联网上无限扩展。
沿着互联网向虚拟大脑进化的规律,我们可以作出如下预测:人类与互联网的连接将会更加紧密,眼镜式接驳设备,晶状体式接驳设备将会出现,互联网内容以三维形式投射到这些设备中。人们可以通过设备的开关,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中快速切换。互联网个人空间的功能将会更加强大,通过个人空间,人们将实现与互联网虚拟视觉、听觉、感觉和运动系统的连接。
未来,旅游者可以坐在家里体验逼真的非洲旅行,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研究海洋,工人坐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中远程操控挖掘机,异地恋人进行虚拟亲吻并获得真实的感觉。
甚至我们也不排除通过互联网实现永生的梦想。人类大脑在躯体死亡后,可以从头颅内取出放置在营养液中继续存活,通过将互联网的虚拟神经系统与人脑神经连接,把生命转移到互联网上进行,届时,人们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无限延续精彩的生命,如同生活在网络游戏中一样。从医学和互联网的发展看,这一梦想的实现完全具备科学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