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经济报道 思维方式的转变
2009-06-25陈友胜
陈友胜
改革开放30年来,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经济新闻报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舞台。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报道仍然存在着主题重复、数字堆砌、过于专业化等问题。经济新闻缺乏时代特征,缺乏思辨色彩,缺乏思想深度。笔者认为转变经济报道思维方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探索。
一、由国内视角向国际视角转变,用世界的眼光审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现象,用发展的眼光理性考量前
进中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当今社会,中国的发展和世界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在发展中融入全球经济,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中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经济报道要改变传统的观察视角,把经济领域中的各种问题放在全球化这个新坐标中加以重新认识和定位,这样才会有更多新发现。
湖南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上单个生产电解二氧化锰产品的最大企业,是为国内外电池生产厂家提供原料的上市公司。湘潭电视台在报道思维方式上进行调整,由以往的国内视角向国际化视野转变。如首先报道该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上市以后,如何进行资本营运,为扩大生产能力、回报股民做出了哪些努力。其次是当该公司电解二氧化锰产品遭遇欧美反倾销调查时,湘潭台报道湘潭电化如何应对,积极应诉,直至打赢国际官司。再次是接着报道该公司改进生产工艺,与世界接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环保产品等方面,避免了人云亦云、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的单一化、绝对化思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高额关税等有形壁垒减少了,但无形的技术壁垒等依然存在,如今欧美国家对进口商品都设定了“技术门槛”。又如“绿色壁垒”中的食品农药残留量,陶瓷产品中的含铅量,纺织品的染料指标超标,汽车排放标准等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较大冲击。转变经济报道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告诉受众,今后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是适应国际标准和具备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这样的经济报道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从全球的高度来考量我国当前经济领域中的经济现象,这样的报道就有理论深度、思想深度。
二、由工作视角向受众视角转变,从微观切入,以小见大,用老百姓的眼光来增强贴近性,反映大主题。
人们常说经济报道是“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上”,根源主要是从工作角度出发来报道经济工作。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受众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急剧增多,促使大众媒介对经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从经济报道中感受政策的变化趋势,寻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报道要转变常规思维方式,面向受众,贴近百姓生活,选好报道视角。
从消费者的角度报道商品。如商品是否适用于家庭,有什么特点,使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同类产品的价格、款式怎样,增加受众的亲近感和指导效果。受众对经济新闻的选择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传递的信息的有用程度。由于认识水平、信息来源和习惯视角的局限,人们对许多情况和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这就要求传媒利用自身信息、人才方面的优势,通过新闻报道,及时把有关的情况和问题告诉受众。相反,作为经济新闻记者,如果不去研究市场变化,不关心老百姓想什么,而老是把目光盯在某某企业一年获了多少奖,一年创了多少产值、破了几个纪录、赚了多少外汇,那么他写的新闻就会少人问津。没有受众关注的新闻怎会有生命力?
从老百姓受益的角度报道成就。经济报道要把大好形势具体化到老百姓的身上,如这些桥梁、道路的建成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怎样体现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取消农业税政策,农民到底能得到多少实惠?经济新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消费,关系着千万家企业商品的经营、生产与流通,牵动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济报道在面向各级干部的同时,更要面向普通群众,因而不能仅仅从领导角度观察问题,也不能只从生产者、经营者的角度和立场捕捉信息、提出问题,而是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和立场捕捉信息、提出问题,选取老百姓感受最深、最易理解的角度,来反映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现象,引起老百姓的共同兴趣。
三、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转变,总揽全局,高屋建瓴,站在时代潮流前头,辩证地理清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增强报道的权威性。
经济报道中的宏观视角主要体现为对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动态和最新成果的掌握,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理解,对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尤其是热点、难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记者在思维方式上,应把微观经济现象放在宏观大环境下来考察,以更好地挖掘微观经济事件的价值和意义。用政治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透视经济现象。如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夏收何必搞仪式小麦未熟遭“剃头”》,就是记者在参加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农场“小麦机械化东进西征收获活动开机仪式”时,从政治的角度思考的结果。笔者采写的经济评论《抓大莫凑大》曾获湖南省广电新闻一等奖,主要是分析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搞“拉郎配”,把原本分布在衡阳、娄底、湘潭三地的四家企业捆绑凑大的行为,违背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规律。
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只有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根底,善于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才能掌握经济报道的主动权,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透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才能制作出胜人一筹的经济新闻佳作。
(作者单位:湘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黎 信:《责任、情操和学习》,《新闻爱好者》,2003(11)。
2.新华社2008年8月11日电《世界重读中国》。
3.《成就报道的多元视角》,《中国记者》,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