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2009-06-25任惠湘
任惠湘
某些媒体从业人员在报道负面新闻时,放弃人文关怀的原则,用刺激、渲染、煽情、夸大、扭曲等手段歪曲事实,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完全不顾及新闻事件中当事人的感受,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使某些具有较大社会价值和重要导向意义的负面新闻背离了报道的本意,严重影响了负面报道的教育作用和警示作用的发挥。
负面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隐私的侵犯和利用。为了追求自身发行量或收视率,追求自身社会影响力和地位,有些媒体在负面报道中制造的新闻“卖点”超越了法律界限,置个人隐私于不顾,没有认真考虑报道形成的巨大舆论压力可能会对报道对象造成的伤害;有些新闻媒介声称将事件的真相披露出来,是为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是为受众提供真实的社会信息。新闻媒体不能打着“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幌子,而行“披露他人隐私以博取物质利益”之实。
媒体的话语霸权。当前,虽然被报道对象受媒体重视的程度逐步提高,但是仍处于被动地位,话语权还牢牢掌握在记者手中。2007年11月6日,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办事处在宁波市各社区推出“买鲁花花生油送《现代金报》”的促销活动。活动刚开展了两天,宁波某媒体记者在没有采访相关税务部门的前提下,以买了油没有拿到发票为由将鲁花的这次促销活动定性为偷税漏税。这个报道引起了各方争议,鲁花公司宁波办事处的负责人对此提出了“作为媒体,他们有权对我们的经营活动进行定性吗?”的质疑。宁波市国税局有关负责人慎重地指出“是不是偷税漏税,必须经过税务稽查部门查实。作为媒体,应该懂得这个常识”。律师界人士认为,该媒体已涉嫌对鲁花公司构成名誉侵权,鲁花公司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媒体赔偿因此造成的一切损失。
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作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必须通过多种不同的视角客观真实地报道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以及所面临的生存困难,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氛围,从而达到报道负面社会新闻的根本目的。但是某地电视台曾播出一则《市区开展清除整治算命、测字人员行动》的新闻,新闻画面中警车开到一栋大楼前停下,执法人员下车,走到楼前的一个算命摊,拉起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头吓得瘫坐在地上,苦苦哀求,而执法人员架起老头拖向十几米外的警车。其他执法者当场没收算命、测字工具并焚毁。从这则电视新闻来看,很明显,电视台是站在执法人员一边的,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活动。不知记者是否想过,老者那么大的年龄为什么不在家安享天伦之乐?为什么现代文明社会中迷信活动仍有市场?
对生命权的漠视。一些媒体为负面灾难性新闻所配的标题竟然是《两车接吻,车主当即死亡》《今又有一男子撞地而死》这些不含任何悲悯感情色彩的字眼。在电视上,我们看到对遇难者家属的采访,时常有这样的镜头——记者伸过话筒就问:谈谈您失去亲人的心情好吗?如此这般的问题相信许多观众都会觉得于心不忍;在一些记者的眼中,生命的意义似乎不如一篇纪实性报道的价值。还有诸如《七旬老人流落街头》《八岁幼童乞讨救母》等报道,人们在唏嘘之后,不禁要问记者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不能伸出人道之手?
如何解决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这一现象?
第一,历史的记录者——记者应该体现和传承人文关怀。在报道新闻尤其是负面新闻时,记者首先要保证的是其客观性,其次应注重传播效果。负面新闻的传播效果是警醒效果,作为一名弘扬社会公德的真实记录者,报道负面新闻时的重点应放在如何避免事件的再次发生,用新闻的方式进行思想的启蒙。在某些情况下,还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将自己的同情化为实际行动,给遭难者带来切实的利益。
第二,作为时代的良知——媒体,人文关怀应成为其传播的宗旨。在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是时代的要求,是现代文明的要求,是一个媒介所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之一,也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负面新闻不应成为消极事件频发的样板,而应通过感性和道德的力量约束并提醒受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负面新闻报道的真正目的。
第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人文关怀不可或缺。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媒体要坚持“喉舌论”,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做到真正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文关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优化人生存的精神环境,使人在高度自由的状态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人文精神倾注于现代新闻观的是人的关怀、人的同情、人的力量。有了这些,新闻才能以人为本,才能富有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唤起人们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和真善美的礼赞。
(作者单位:湖南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