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和当代文化建设

2009-06-25王献红

管理观察 2009年35期
关键词:毛泽东特色政治

王献红

摘要: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是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本文从毛泽东的文化观入手,分析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指出了繁荣我国当代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关键词:毛泽东文化思想当代文化建设

从中国近代以来文化发展与文化革命的历程来看,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既接受了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精华,又受到了外来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无论从文化意义上,还是在文化革命的领域中,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对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当代,仍然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毛泽东的文化观与先进文化建设

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的表现,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反映和表现。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毛泽东的文化观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建设不仅要有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同时还要有先进的文化作为后盾,政治、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文化建设要服务于政治、经济建设并随其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毫无疑义,这对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它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今后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以更好的服务于经济、政治建设。这一发展既是毛泽东新文化本质论思想的体现,也是符合当代中国现实要求的。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正确地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从而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方针、政策和路线,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发生了巨大变化:它结束了几十年的封闭局面,朝着全面开放的格局稳步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行。巨大的变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从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是,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原有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协调日趋明显。因而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并随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而发展。只有如此,当代中国先进言论才能真正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真正做到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二、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文化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而且以巨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就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显然,他已经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行文化建设、繁荣和发展文化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自强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一起列为革命的奋斗目标,肯定了文化建设在整个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毛泽东繁荣和丰富文化事业的方针

毛泽东同志对繁荣和丰富文化事业做出了很多的思考,主要归纳为二个方针。

第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在1956年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代表中共中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党指导文化与科学艺术工作的基本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确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造。他提出“双百方针”的目的是要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科学、繁荣艺术,制定一个正确的指导性原则。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是真诚希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是真诚希望在中国知识界开创一种健康的民主气氛的。

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共十六大的政治报告里指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什么在近五十年后,仍然要继续坚持这一方针呢?因为“双百方针”具有科学民主的双重性质。它符合知识分子的劳动特点,符合精神生产的客观规律。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我们也继承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文化在与其它不同民族、地区、国家文化的冲撞、交流、渗透中得到发展,在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借鉴必将日趋重要。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处理好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是今天先进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对待古今中外文化遗产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方针

从古代的孔子到近代的孙中山,我们都应该进行总结和继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憾。尊重历史文化遗产是毛泽东历史文化观的一贯的立足点。中国文化的建设必须依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基本点,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用毛泽东同志的理论概括为:古为今用。而文化本身其具有开阔性,同时也必须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进行交流,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文化,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为此毛泽东提出:洋为中用。毛泽东同志辩证地看待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思想和潮流,主张吸收传统的中国古文化优秀成果,同时反对带有封建色彩、迷信的文化;主张学习西方的进步文化,同时又反对带有殖民色彩的落后文化。

毛泽东文化思想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文化思想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新使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挥先进文化的巨大功能,为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毛泽东特色政治
特色种植促增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中医的特色
1949,毛泽东点将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完美的特色党建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