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把握辩证思维与概念创新
2009-06-25赵宏宾
赵宏宾
摘要:邓小平坚持唯物辩证法,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创新了“一国两制”、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等新概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高校邓小平理论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把握邓小平的辩证思维与概念创新,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矛盾规律辩证思维概念创新
邓小平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坚持唯物辩证法,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创新了“一国两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等新概念,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式处处可见,创新概念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运用,有利于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在高校邓小平理论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把握邓小平的辩证思维与概念创新,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与创新能力。
一、辩证地思维和把握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创新了“一国两制”等新概念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就是矛盾的基本属性。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正确处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对问题做出中肯的分析和恰当的处理。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这一辩证思维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是必须坚持的。但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又因矛盾性质和矛盾环境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因此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对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侧重要看具体情况而不能一概而论。革命战争年代所处理的大量矛盾,主要是对抗性矛盾,带有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性质,与矛盾的这种对抗性相适应,斗争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解决矛盾的方法和形式,往往是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一方消灭另一方、一方战胜另一方。因此,重视矛盾的斗争性,这在革命战争年代无疑是必要的和正确的。但是,在和平发展时代,在我们建立国家政权、经济建设成为中心任务之后,如果仍然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忽视矛盾的同一性,就不合适了。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时代特征和矛盾性质,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形成了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矛盾的新观念新方法,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在解决祖国统一大业的问题上,邓小平正确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概念新思路。 “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他认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就是以斗争性为主解决问题,而且采取诉诸武力的办法,一方吃掉另一方,大陆吃掉港澳台。和平方式就是以同一性为主解决问题,不排除使用武力,但争取不使用武力。采取非和平方式武力解决问题,对各方面都不利。采取和平方式,不仅对大陆而且对港澳台都有好处,是各方都能接受的统一的方针。根据这种实事求是的分析,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有利于世界和平。“一国两制”构想充分体现了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原则性;“一国两制”构想充分尊重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一国两制”构想考虑到了国际范围内的实际情况。“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既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也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也妥善照顾到一些有关国家在这里的投资和其他利益,避免了武力统一和"一国一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因而是一条损失最小、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二、辩证地思维和把握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创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等
新概念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发展过程中的始终,事物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指矛盾的个性,即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根据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我们应当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清事物的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重点和关键,做到统筹兼顾,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共性个性关系问题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邓小平同志正是抓住了这一精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是邓小平辩证思维运用、概念创新的结果,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共性,又包含了中国国情的个性,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只注意社会主义的共性,脱离中国实际,照搬照抄别国经验、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只强调中国特色的个性而放弃社会主义的共性,社会主义建设也不会成功。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什么?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现在所建设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社会性质来看,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从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党和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有效促进其他社会矛盾的解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同样体现了邓小平的辩证思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经济建设能快速健康发展,既需要实行改革开放,为生产力快速发展提供政策保证,也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建立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基础之上,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抓住重点与整体全面协调发展的辩证统一。邓小平一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一再强调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辩证地思维和把握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创新了“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新概念
现象和本质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也都有自己的本质,二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获得真理。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或者以现象代替本质,在实践中都会犯错误。本质具有一定层次性,有浅层次也有深层次的本质,本质又具有动态性,而不是绝对不变的。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我们过去没有完全搞清楚但又必须搞清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状况令人堪忧,令人怀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经过长期思索,正反论证,辩证地思维和把握社会主义的现象特征和本质的关系,创新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新概念,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手段和目的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动态性。这一科学概括,突破了把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为我们坚持、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道路。这一科学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对于我们今天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使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如邓小平所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是什么?共同富裕具有全民性,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具有全面性,既包含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包含精神生活的充实;又具有差异性,不是同时同步同等的富裕,而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高又低的富裕。共同富裕又如何实现呢?邓小平指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总之,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处处闪烁着辩证思维的智慧,除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一国两制”以外,象“两手抓”、“三步走”、“四项基本原则”、“小康社会”等创新概念都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在高校邓小平理论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把握邓小平的辩证思维与概念创新,培养大学生辩证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正在着力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业绩。我们在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的时候要特别注重把握邓小平的辩证思维与概念创新,面对各种新矛盾,敢于提出新观念新思路新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 卷 第3卷人民出版社 2003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汪华岳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张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