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高考新课标政治题的特点

2009-06-25黄日暖

高中生·天天向上 2009年6期
关键词:开放性命题试题

黄日暖

关照生活,体现现实性命题意图

关照生活是指命题设计紧密结合现实生活,这种生活化取向的命题方式体现了新课标改革的方向。当然,在新旧课程并存与过渡的今天,反映现实的生活化取向的命题改革不只是在实施新课标后才出现的。事实上这种命题意图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探索了,但新课标实施后的高考加速了这一探索进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正是新课标改革正在践行并大力倡导的。与之相适应,新课标高考试题的命制必然是生活化取向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生活”,并不是狭隘的、局限于学生直接体验的生活,而是既包括学生生活,又包括广阔的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小舞台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他们的生活经验既包括直接经验,又包括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每一个人成长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其中既有现象化的生活经验。也有本质化的生活智慧。所以,高考命题的背景资料可以网罗生活素材,但立意必须指向事物的本质及其联系。

高考新课标政治题在命题素材的选用与问题的设计上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又关注了地方特色。在体现时代性上,高考新课标政治题重在联系正在发展着的现实生活,无论是对奥运主题、改革开放主题、环境主题等现实热点方面的高度关注,还是对传统文化、时代精神、民主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等社会内容方面的关注都体现了这一点。在反映地方性上。高考新课标政治题同样给予密切关注,尤其表现在含金量较大的非选择题方面,紧密联系了地方特色与社会现实。如广东卷第40题(南方雪灾)、41题(人民币升值对珠三角传统贸易企业的影响),海南卷第25题(海南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山东卷第28题(山东在经济、文化、民主法治上的科学发展),江苏卷第34题(农产品涨价与江苏农民生活消费)等。

由于新课标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所以,高考新课标政治题必然要注重现实生活情境的设置。在此基础上,试题命制注重追求问题的现实性(联系现实生活)和有效性(问题的效度与区分度),既注重试题的可接受性,又注重试题的宽广度。所以,将问题设计融入学生生活情境之中,是高考新课标政治题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这有利于引领新课标在回归生活理念上的持续深入。例如,广东卷第41题第(3)问设置了“如果你被聘为……管理顾问……”的问题情境;山东卷第28题第(3)问以某校高一学生进行“山东省基层群众自治状况”的研究性学习为切入角度,设置了“假如你是小组成员……”的问题情境;宁夏卷第38题第(3)问设置了“假如让你制订方案……”的问题情境。这样的问题情境,有效地体现了高中新课标改革试验区学生的种种新学习情境。

趋向开放,体现多样性命题意图

生活本身是开放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而趋向开放的试题能更有效地体现新课标改革的生活化取向,反映新课标改革的特色。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趋向开放的新课标高考应该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素养,包括信息的提取、问题的把握、思维的品质、答题的严谨、论证的合理、探究的意识与创新的程度等。政治科高考考试大纲正是这样强调的,它在“考试目标与要求”中指出,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强调要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透过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提出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并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为此,高考新课标政治题在降低考试难度的基础上,重视考试素材来源与命题角度的多样性。同时,各套试题均在非选择题中设置了探究性试题或开放性问题,以此来强化新课标高考的开放性取向。

具体说来,高考新课标政治题采用“情境设置”与“图文结合”的方式,既考虑了学生的自身实际和特点,又反映了当今时代信息多元化的特点:采用“探究类试题”与“开放性答案”的方式,既表现在探究类试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上,又表现在强调言之有理的答案可以酌情给分上。

总体而言,高考新课标政治题的开放性主要指试题素材来源于生活、选取角度多样化,命题方式多样化、设问方式探究化,参考答案的不唯一性和评价标准的多层次性上。例如江苏卷第37题(因篇幅关系,省略原题中的图标):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在迎奥运过程中,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感受奥运、参与奥运、做奥运文明使者”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情境一: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了各具特点的部分奥运会会徽和具有“篆书之美”的第29届奥运会体育图标,“金玉良缘”奥运奖牌,“祥云瑞霭”奥运火炬,深深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所感染,为设计者的智慧所折服。

(1)结合《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从北京奥运会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情境二:有同学说,在家门口举办世界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我们观看更方便了;有同学说,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此,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你认为举办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请各举一例)

情境三:同学们了解到,北京有为数众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奥运志愿者行列。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在江苏选拔产生了377名火炬手及137名护跑手,其中也包括中学生。并非每个人都有当志愿者和火炬手的机会,但是人人都可以为奥运会增光添彩。“心动不如行动”,班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奥运文明使者”为主题的演讲赛。

(3)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就上述主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拟出演讲要点。

这道探究题融“北京奥运会”大事件于综合探究活动这个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情境之中,主题鲜明,分别设置了发现内涵、举例说明、拟写演讲要点等相关的开放性问题,既充分体现了政治命题宏大主题与微小入口的统一,又较好地反映了新课标高考趋向开放的命题意图。

综上所述,高考新课标政治题在关照生活中进一步趋向开放。这一趋向充分反映了高考试题命制的改革方向。当然,高考新课标政治题在开放性与多样化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些试卷虽然多少也涉及了问题设计的多样性与评价指向的开放性,但大多数试题尤其是客观题还局限在素材选用角度的多样性以及新材料、新情境的设置上。所以,如何命制以探究题为代表的,立足生活的开放性试题,如何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本刊责任编校曾向宇)

猜你喜欢

开放性命题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