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实效性探析
2009-06-25龚娜
龚 娜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5年底,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1147所,高职在校生约796万。(数据主要来源:2000—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但随着本科院校的扩张扩招、民办院校的升级扩容,以及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加之目前的高职在校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远离父母的百般呵护,这些都使得高职在校生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在对今后就业的顾虑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心理障碍。
一、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各高校已陆续启动了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不少高校已把心理健康列入必修课程。90年代初,高等职业院校也开始在学校里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受到师资、设备、场所等条件的限制,多数学校只把心理健康教育设为选修课程,效果也不明显,有些甚至以报告、讲座取而代之。
1.高等职业院校常用的几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
(1)开设选修课。由于师资力量的欠缺,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只能采用开设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这样做的缺点是教育覆盖面太窄,不能保证全体学生均接受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
(2)讲座及报告。大部分的高等职业院校都比较喜欢采取公开讲座及专家报告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不具有针对性,不能连续进行,仅依靠一、二次的讲座和报告无法达到期望的教育效果。
(3)开展活动。在学校内开展各项与心理健康知识有关的活动,是扩大学生参与面的最好的方式,所以绝大多数的职业院校都会在学生中开展各种活动。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相应的知识水平,几乎每个职业院校的活动水平都不是很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2.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不统一。现在市面上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很多,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规律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却很难看到,很多学校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与一般本科类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师资明显欠缺,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心理学专业的专职人员,更多的是学校政治老师或是语文老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种情况使得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课程内容设置不科学。由于没有教材和专业师资力量,在课程内容方面便凸现出缺乏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往往是教师觉得什么重要就给学生讲授什么,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
(4)课时太少。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它非专业学科相比,所占的课时较少,通常只设有十几课时。课时量少与课程内容多的矛盾十分突出,很多学生感兴趣和重视的知识不能完全涵盖在课程里。
(5)学生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有较重的务实心理,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择业问题,对于自我的身心健康问题反映较为冷漠,再加上职校生在校时间较短,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较多,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自我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很难将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对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的效果测量
1.研究对象
选取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其中大一、大二各200人,男生265名,女生135名。
2.研究工具
采用自制《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问卷》对该校大一、大二部分班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教育前测和教育后测工作。本套问卷分为四张,包括大一前测、大一后测、大二前测、大二后测。(大一、大二的问卷内容不同)每张问卷分为两部分,由14道问答题和一道附加陈述题组成。旨在了解学生在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无明显改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
3.前测
前测:在选定的尚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大一、大二学生中施测。
如:你认为学校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是:A.有心理困扰的正常人;B.品德不良的人;C.有严重精神病症的人。
在前测中,在22.5%的学生选择了A;67.5%的学生选择了B;另有10%的学生选择了C。(见图1)
图1
如:当你遇到心理困扰时你会:A.主动求助,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约谈;B.和陌生人述说(如网友);C.拼命压抑自己的情绪,尽量回避困扰。
有21.5%的学生选择了求助;19.5%的学生选择和陌生人述说;另有59%学生选择压抑。(见图2)
图2
大一的此次问卷题目分别涉及如何看待心理咨询、如何处理心理困扰、如何处理入学不适应、如何正确悦纳自己、如何对待考试焦虑等问题。调查显示在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前,许多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重视或是有较严重的理解误区,而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力也跟不上。
大二的调查问卷内容相对集中在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和性心理方面。
如:你觉得人际交往的对象是:A.谈得来的同学;B.同性的同学;C.身边所有人包括老师。
有40%的学生认为交往的对象是谈的来的同学;有30%的学生认为交往的对象是同性的朋友;只有30%的学生认为应该是包括老师在内的。(见图3)
图3
如:你认为“手淫”是(男生选):A.正常的生理需要;B.道德败坏,下流的行为;C.心理不正常人的行为。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只有4%的学生认为“手淫”是种正常生理行为;77.5%的学生都认为“手淫”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另有18.5%的学生认为这种行为是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行为。(见图4)
图4
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在大二阶段学生集中的人际交往困扰及情感困扰、性困扰是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首因,但由于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心理健康知识,许多学生单方面的认为这些问题是自身的一种缺点,从而造成了自我的心理困扰又人能说。
4.后测
待选定的学生全部开设过心理健康课之后,以相同的问卷再次施测。
如:你认为学校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是:A.有心理困扰的正常人;B.品德不良的人;C.有严重精神病症的人。
在后测中,在92%的学生选择了A;8%的学生选择了B;没有学生选择C。(见图5)
图5
如:当你遇到心理困扰时你会:A.主动求助,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约谈;B.和陌生人述说(如网友);C、拼命压抑自己的情绪、尽量回避困扰。
有74%的学生选择了求助;15%的学生选择和陌生人述说;只有11%学生选择压抑。(见图6)
图6
如:你觉得人际交往的对象是:A.谈得来的同学;B.同性的同学;C.身边所有人包括老师。
有33%的学生认为交往的对象是谈的来的同学;有14%的学生认为交往的对象是同性的朋友;有53%的学生认为应该是包括老师在内的。(见图7)
图7
如:你认为“手淫”是(男生选):A.正常的生理需要;B.道德败坏,下流的行为;C.心理不正常人的行为。
在接受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有78.5%的学生认为“手淫”是种正常生理行为;13%的学生都认为“手淫”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另有8.5%的学生认为这种行为是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行为。(见图8)
图8
经过前测与后测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好于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学生。
三、对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通过图表1—8显示,在相同的情况下,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效果明显好于选修课,其覆盖面远高于选修课。
1.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一方面他们的思维水平、感情意志已发展到了高峰期,对人对事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批判性更强,急切地想寻找机会证明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与自我、社会所要求的还是有着很多差距。正是这些矛盾的心理,极易引起大学生产生负性情绪和极端行为。近年来,高校中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大学生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位。因此,必须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他们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求助意识。
2.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的教育效果优势显著
学校开展教育的目的在于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选择一种高效的教育手段显得很重要,而实践证明,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助于明显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它教育手段相比,开设必修课的优势在于:(1)涵盖面广。通过图表1—8显示,在相同的情况下,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效果明显好于选修课,其学生覆盖面远高于选修课,能够达到普及宣传的预期效果。(2)内容具有连续性。与开讲座相比,必修课的内容更加饱满和连续,系统性较强,能够较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3)对教师和学生的双促进作用。将心理健康列为必修课,纳入到正常的学科考核之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更加地重视心理健康,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授严谨度和教学水平。(4)师生交流机会增多。通过课堂的接触,教师可以增加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机会,这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学生,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许峰,李健.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邯郸师专学报,2001.12.
[2]陈旸.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心理学报,2004.34.
[3]曾红梅.谈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和设置[J].心理科学,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