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留白在翻译中美感的保真与磨蚀
2009-06-25何莉
何 莉
摘 要: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语义留白及其翻译研究都堪称语言学科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国内外学者对语义留白翻译的处理主要从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符号学等角度进行分析过。本文拟结合实例从接受美学、格式塔理论及翻译主体间性理论三个视角对语义留白翻译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简略探讨了语义留白之美在翻译中保真与磨蚀的原因 。
关键词: 语义留白 接受美学 格式塔心理学 主体间性理论 保真与磨蚀
“留白”是我国古代文学鉴赏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留白”源自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的布局艺术,讲究在画面上要适当留有空白,在留出的空白的中让人腾挪想象,品味无穷之趣,文学作品常常“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原文作者常常故意留许多未定点来表达或增强作品的主题意义和审美效果。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指出:“品味、寻味、体味、玩味、回味,方能得余味。”我国古代文论向来强调“以少总多”,“以不言言之”。“言外之意”、“象外之意”从来都是艺术家们追求的目标。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含蓄》中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绿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其中的“文外重旨,不着一字”就是语义留白。
然而语义留白在不同语言中审美地位不尽相同,这对语义留白的翻译无疑是一种挑战。国内外学者在语义留白及其翻译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他们针对语义留白的美学特质主要从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符号学美学等视角进行了研究。但鲜有学者从主体间性视角探讨语义留白翻译的处理,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和主体间性视角对语义留白在翻译中的处理进行了探讨,并探讨了语义留白在翻译中美感保留与磨蚀的原因。
一、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语义留白的翻译
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均具有未定特性,呈现多层面和开放式的图式结构,因其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故意义的实现则凭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处,使其未定性得到确定,最终达到文本的实现。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先当原作的读者,再当译者。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译者对原作文本的解读过程就是译者凭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经验使原作文本的未定性具体化的过程,即调动自身的种种内在储备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亦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识涵养、个性、气质、审美理想和欣赏习惯去改造审美客体,使审美客体带有审美主体独特的创造力的痕迹。
例如常建所作《破山寺后禅院》表面是描绘寺院晨景,实则是用幽深的笔意表现其孤寂的情怀,具有浓厚的山林隐逸气。诗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罄声。”弗莱彻把“初日照高林”译为“Where the suns eye first peers above the pines.”,此颇有超额翻译之嫌,与原文开阔平实的意味有异。宾纳则把此句译为“Where early sunlight points the tree tops.”,虽然仅简单地将“日”译为sunlight,“照”译为points,可正是这两个貌似普通的词在西方读者心中成功地激发了想象,留白之美在翻译中得以保真。
二、从格式塔理论视角看语义留白翻译
格式塔理论的核心强调整体论,格式塔理论强调任何整体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主体知觉活动加以重新构建的“整体”。“格式塔”也称为“完形”,同人的感知活动紧密相连。人的感知觉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审美活动,将那些外在的、独立的、个别的局部在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中实现完形,成为一个整体形式,进而呈现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作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源语文本必须通过语言符号把握原文之象,并进而逆测作者之意,表达阶段则在把握源语文本之意与作者之志的前提下,透视艺术形象,并最终诉诸形象化的语言表达。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列举了自然界中的几个物象“枯藤”、“老树”、“昏鸦”和“断肠人”。但是这几个词组合之后给人萧条的氛围。译者进行翻译时,也不能将这几种物象直接翻译过来,还要注意把这种萧条的气氛一起融入译文之中。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很形象地写出了晚秋和晚秋黄昏的景与境。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 ”这里译者不是直接把原诗的文字进行白描式的翻译,而是利用自己对原诗的体验把原诗中诸意象的关系进行了一番闭合重组,经过独立翻译创造形成了具有独特整体的艺术形象,外在的景致与内在的情意相摩相荡、相契相合,填补“枯藤”、“老树”、“昏鸦”等各意象之间的空白,创构出审美完形,羁旅怀乡的孤独愁思溢于言表,因此原诗的留白之美在译文中得以保留。而Wai-lim Yip将其译为:“Dried vines ,an old tree,evening crows.”仅译出了字面意思,诗人孤寂思乡之情荡然无存。
三、从主体间性视角看语义留白翻译
所谓主体间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主体间性包含着不同主体之间的诸种关联方式和作用方式,即一个主体怎样与作为主体的另一个主体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体间性问题。翻译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间涉及多个主体、多个客体及多学科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只有通过交流,译者才能填补翻译中出现的意义真空(vacuum of sense) ,因为作者在创造时往往对自己的意向读者与个人的共有知识作了大体的推测,把一些他认为与读者共有的且无需赘言的文化信息省略去,所以译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填补这种对于原文作者及原文读者来说心知肚明而对于译者及译文读者扑朔迷离的空白,让译入语读者也享受到与源语读者同样的文学情趣。“翠翠”是《边城》中着墨最多的人物,她那种朦胧而若即若离的相思正是作家驰骋妙笔的天地。沈从文把这个小女孩情窦初开的那种难以名状、羞于出口的情绪处理为情思纷乱的空白。“祖父若问‘翠翠,想什么?……‘看水鸭子打架……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戴乃迭译为:If her grandfather asks what she is thinking about, she looks bashful and retorts: “I was watching a duck-fight”: in other words, “Nothing in particular.” But at the same time if she questions herself, the answer is: “My thoughts were far, far away. But I dont know just what I was thinking about.”作为译者的戴乃迭,她不但完全解读了作者的意图,而且同为女性,她更能体会出少女怀春时这种莫可名状的心思,故在翻译当中也尽可能地保留了这种想说又说不透的留白之美。而金隄和罗伯特·佩恩译为:If grandfather said:“Well,Green Jade,what are you thinking about now——a penny for your thoughts?”She would answer in a low voice filled with unaccountable shame:“Green Jade is not thinking about anything!”But all the while,deep in her heart,she was asking herself:“What are you think about? I suppose I am thinking of many things,and they are all far away.I dont know what they are!”由于金隄和佩恩都是男性,且佩恩又是外国人,故很难了解那个时代生长在偏远地区的少女的心思,很难将个中美妙感情在译文中再现出来,虽然字面意思传达清楚了,但留白之美不复再现。
结语
从理解的角度看,由于“诗无达诂”加上汉语汉字自身的困难,翻译家在从事汉英翻译的时候往往很难将原文的意思完整传达。而从风格上看,在不少情况下,语言表达的只是一种微妙的感觉,正如语义留白,“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人们在探讨因语言差异导致语义留白美感磨蚀的问题时,往往更多地归因于历史典故、文化壁垒,而对其内在的原因——民族心理原型差异研究较少。事实上,在翻译过程中语义留白美感磨蚀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语的审美差异以及英汉语民族心理原型差异等。故后来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更多地考虑语言审美及民族心理原型差异,以期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的留白之美。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胡慧.汉诗英译的格式塔叙事视角选取[J].外语学刊,2007,(4).
[4] Arnheim,R.The Gestalt Theory of Expression[M].Psychology Review,1949.
[5] Habermas,Jurgen.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Reprinted.Vol:1: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Trans. Thomas McCarthy[M].Boston: Beacon Press,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