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2009-06-25廖丽艳
廖丽艳
关键词:信息素养;大学生;调查;建议
摘要: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本文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及利用图书馆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予以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在信息素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些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2-0031-04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for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llustrated by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iao Li-yan
(Library of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Longyan, Fujian 364021,China)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college studentsinvestigationsuggestions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some students of Min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through those parts:information awakening , information knowledge , information ability , information security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and so on. It points out some defect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of the improvement.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必备技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信息产业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唯有终身学习,才能培养完善的人,只有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才能实现有效的终身学习,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学习型、创新型高素养人才。高职院校以培养现代信息社会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必须重视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由于近几年高职院校发展较快,大多数院校对信息素养教育重视不够, 在校生的整体信息素养偏低,使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1 信息素养的涵义
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且不断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它不仅包括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有着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时任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的保罗·车可斯基在1974年提出的,内容涵盖信息素养的界定、信息素养标准的编制和信息素养教育评估大纲的制定。2000年1月,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审议并通过《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提出的5项标准和22项具体评价指标,不仅丰富和深化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也为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及信息素养教育评估提供了依据。
我国对于信息素养的研究则要落后很多。虽然从1984年开始就已经在全国高校广泛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但是直到2002年,教育部才首次将文检课教学改成信息素养教育。教育部2003年3月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标准中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列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但是对于高校学生应当具备怎样的信息素养还没有做出具体规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形成的共识是: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其中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处理创新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
为了了解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研究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我们进行了以下的问卷调查。
2 调查方法及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的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大学生信息意识;(2)大学生信息基础知识;(3)大学生信息能力;(4)大学生信息道德;(5)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现状。调查时间于2008年10月~11月。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当场发放并回收。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83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
2.1 信息意识情况
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良好的信息意识有助于养成对信息予以积极关注的良好习惯。表1中得出,在信息意识方面,我校的大学生都有着明确的信息需求,会因为个人兴趣或者学习需要查找信息,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知道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大学生的整体信息意识不强,对信息的敏感度不高。尤为重要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学科专业的研究动态了解很少。
2.2 信息知识情况
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有关信息的特点与类型、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式、信息的功用及效应、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知识。从表2中可看出,大多数学生选择使用搜索引擎来查找信息,而不是使用更专业、权威的数据库,这表明学生对专业信息源的利用率不高,同时也反映出同学们对于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及其服务知之甚少,缺乏足够的图书馆素养,当然也是由于图书馆的宣传、导读、信息资源导航等服务还相当欠缺,致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了解得也不多,不知道怎样正确地预防病毒以及计算机犯罪,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特别是信息基础知识的教育,增强他们对信息的摄取、处理、整合能力,以使他们更好地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
2.3 信息能力情况
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处理、交流、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等。由表3中得出,大学生的信息能力还很薄弱,不会准确地构建检索策略,很少对信息进行分类与整合,缺乏评价、分析和创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有待提高。文献检索知识方面,62%的读者要靠自己摸索,有少数读者一点检索知识都没有,这与我院停开信息检索课有直接关系。可见对读者进行文检知识方面的培训任务十分艰巨。
2.4 信息道德情况
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准则,良好的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表4显示在信息道德方面,大多数学生都具有一定的信息道德意识,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恶意下载文件或传播病毒的事件也偶有发生,因此我们应当在宣传信息检索知识的同时加大信息道德的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其信息道德。
2.5 利用图书馆资源情况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从表5得出,大学生对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比较了解,可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现状不太理想,只有28.7%的大学生经常利用图书馆,还有5.9%以上的大学生根本就不利用图书馆。在到馆的学生中,有29.8%的学生不了解图书馆馆藏布局与图书的分类,这与我馆没有深入开展读者教育有关。
3 从调查结果分析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我校读者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较为欠缺,对于信息素养的含义还是知之甚少,整体信息素养水平不高。这势必影响他们对文献信息的利用和综合素养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院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没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体系。(3)信息素养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极不稳定,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交流和考核,并且馆员的信息素养也有待提高。(4)图书馆还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职能作用等。当前我校在信息素养教育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全国高职院校也是具有普遍性的。
4 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考
4.1 改变观念,确立正确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改变轻信息素养教育的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养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目标上有很强的指向性,在教学理念上有很强的服务性,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高职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必须与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相适应, 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技能为重点,以帮助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快速及时地获取信息、准确无误地鉴别信息、合理合法安全可靠地利用信息为主要内容,努力为高职学生搭建一个能服务于实际工作和终身学习的平台。
4.2 全面普及信息素养方面的课程,扩充教育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把信息素养课作为新生入学的必修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吸取过去文献信息检索课的优点,并将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与信息素养教育结合起来,整合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信息素养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课程整合图书馆教育已经比较普及。高职院校要认真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信息素养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鼓励教师在课堂时间将学生带到图书馆进行图书馆资源与电子资源使用方面的教育,图书馆派资深馆员与教师密切合作,设计相应的专题讲座作为补充,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任务,由学生进行检索与科研实践,使学生在掌握检索技能的同时,更能够为自己的专业学习提供学科导航。同时,积极探索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更新和扩充信息素养课的教学内容, 使信息素养教育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有效、更受欢迎。
4.3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利用网络视频教学,也可以贯穿于从入学教育到毕业设计的整个大学教育过程,应渗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学习环节,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同时克服传统的计算机培训、图书馆利用和文献检索等课程教学上存在的明显的附属性问题,真正导入信息素养教育的观念,对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信息素养教育目标进行充实,整体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加课时,提高要求,规范教学。
4.4 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
学院应重视图书情报专业人才的引进,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并采取多种渠道,通过在职培训、外出进修、举办讲座、继续教育等形式,不断更新师资队伍的信息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其信息素养、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要提高图书馆馆员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图书馆馆员除了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基本知识,熟悉图书馆各项业务和馆藏资源情况,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还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包括计算机基本技能、网络检索技能以及常用数据库结构、检索语言、图书馆服务软件的知识等等。
4.5加强图书馆的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图书馆应当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还应当担负起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任。图书馆除了开展文献检索的讲座之外,还可以组织各项特色活动,如经典著作导读、新书评价、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等等,大力开展和深化图书馆的信息参考咨询工作,帮助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信息知识,并逐步实现在线信息素养教育,把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到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中去,推进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4.6重视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大学生在享受信息检索网络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网上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制作、传播和利用不健康信息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这个第二课堂,在文献检索课中增加知识产权法规教育内容;定期举办知识产权法、大学生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讲座;由图书馆编辑有关的网络道德、网络法律法规内容以及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知识,不定期放入学校、图书馆的网页中,使大学生加深对网络信息、网络道德与法规的理解与影响,强化和自律网络观念与行为,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权,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犯罪等。
参考文献:
[1] 刘建国,李刚.天津市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8).
[2] 曹晓英,韩海涛.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2).
[3] 赖永波.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J].情报探索,2006,(2).
[4] 袁曦临.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与学习模式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7,(11).
[5] 易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分析[J].图书馆,2007,(5).
[6] 孙会清,王黔平等.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实践与思考——以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晋图学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