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机为下一次繁荣积蓄能量

2009-06-24

环球时报 2009-06-24
关键词:零点时期危机

袁 岳

在许多人眼中,金融危机是确定无疑的“破坏者”,但是金融危机也蕴藏着多样的机会、变化,其中不乏积极方向的转变。

人才流动蕴含积极变化

就业市场是人们感受经济不景气的一个重要指标领域。今年,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这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美国与欧洲的民意调查中,就业问题也同样受到关注。

到6月底,中国内地不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大约能达到35%-45%,这意味着很多大学生仍然需要在毕业后找工作。与此同时,在其他国家完成学业的中国留学生今年也把回国寻求实习机会或就职作为一个出路,类似的情况以往就要少得多。在中国国内,更多的大学生求职心态更加平和,愿意从基层干起,为了能够及时就业,开始考虑中小企业或异地就业,在非自己学业的领域就业,以及接受营业员、销售员这类的操作型岗位。

有一点很确定,如果不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仍将发挥把全国各地的人才吸引到中心都市甚至国际级都市的功能;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也愿意聚集在这些地方与相对较有规模与名气的机构,导致人才“孔雀东南飞”,人力资源难以实现地域、行业间的均衡分布。在金融危机的条件下,人才流动出现了显著的下移、分散化与多样性选择的可能,而更多的社会经济部门有可能因为人才结构的变革而获得新的生机与动力。

危机时期人们乐于充电

根据零点调查最新的调查报告,危机时期人们花费在网络游戏、交友、看电影与其他娱乐上的消费投入增加,这一点并不奇怪,而且与美国的类似调查也很吻合。不过,更多的国内职场人士选择在目前单位安静卧槽、加强在职学习、遵守考勤、主动加班的方式来对待现在的工作。在全球范围内的裁员风潮下,有更好的在职表现成为职场人士一个普遍的行为选择,在经济繁荣时期很大的企业文化投入都可能换不来的敬业表现,在危机时期可能不期而至。有意思的是,在繁荣时期,从老板到员工都在消费着曾经学习的有限知识,而很少系统地吸收新知识;危机时期,学习行为更加普遍,接受系统培训的积极性也更高,危机反而促进了对于新知识的吸收。危机是上一景气周期的结束,也是下一景气周期的开始,危机时期的学习与敬业行为可以显著地提升在下一景气周期的吸引力。在这个意义上,危机也就不只是问题,而是一个为下一繁荣周期提供能量的积蓄时期。

此外,危机最大的积极面体现在对于相关知识的反思与社会关系的改善上,结合零点调查在2003年非典期间、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公众心理跟踪研究结果,均可以得到这一判断:非典流行期间,人们对于健康卫生习惯有较大反思,家人亲友、同事与陌生人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汶川大地震期间,人们对于地震和灾难预防、救助知识进行了反思,人们对于人群中的善良潜力有了空前感受;而金融危机时期,人们对于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经营管理模式也有了反思,与同事、家人及亲友之间的交往密切度增加(零点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现在大家回家与父母一起吃饭、与同事分享美味零食、一起聊天的时间都有明显增加)。可见,危机时期的人际关系改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中国更具有向前看的能力

与欧美国家居民目前对于经济危机的消极感受相比,中国与大部分“金砖四国”居民的消极度就没那么高,而对于本国走出危机的乐观度很高,中国、印度更是表现突出——他们虽然感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更预期本国会较快走出经济危机(中国居民有超过七成的人相信中国能在一年到两年内走出危机,而相信本国能在两年内走出危机的英国人只有三成四、德国人是两成五、美国人是三成三)。全球各国的年轻人比大部分成年居民有更大的危机压力,并且他们对于危机发展、政府治理能力、个人工作机会的信心比年长者更低。这一点与中国也有很大不一样,总体而论,中国年轻人比成年职业人士对危机和未来发展的乐观度也更强。

一直以来,有很多人对于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向表示担心。不过,在社会流行文化、网络舆论主导与社会机会把握上,中国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年轻化的社会,这种年轻化特征使得中国更具有向前看的能力。因此,危机时期,虽然包括打工青年、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年轻人就业受到挑战,他们的消费支出需要做出某种节制,但是着眼于未来的思维模式依然让他们能够超越眼前遇到的困难,也更能忍受暂时的不顺,尝试以新的方式展开新的追求。▲(作者是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猜你喜欢

零点时期危机
函数零点、不等式恒成立
例析函数零点问题的解法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导函数零点“不可求”之应对策略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