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鉴赏的三个考查热点

2009-06-24杨廷珺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2009年5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赏析古诗词

杨廷珺

热点一:考查对古诗词“情”“景”的分析理解

古诗词的情景是古诗词的灵魂。也称为古诗词的形象。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或物,都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含着诗人的感情。鉴赏古诗词,首先就要根据题目和诗句的内容,并且联系注释对作者的介绍分析揣摩。诗题是作者对全诗内容的综括,是理解诗歌情景的重要“窗口”,必须认真审视:注释是对作者的简单介绍和对疑难字词的必要诠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了解作者思想,认知诗句内容和把握偏僻典故,千万不可忽视;诗句是直接表现诗歌情景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还应该知道,理解诗歌中的情景(即形象),不只是需要对具体的某物、某景或某事进行认知,更需要进一步从这些景物的象征意义、拓展意义或讽喻意义等方面去挖掘。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词。此外,为了使表述更具规范性,还有必要记住诗歌塑造形象的一些常用手法及专门熟语。诸如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铺垫和衬托、粗线条白描和浓墨重彩之类。

[例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夜到渔家

张籍①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②,春风动草衣。

[注释]①张籍:唐德宗贞元进士,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其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②寻沙岸:(渔船)寻找沙滩的水岸(停泊)。

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感情?

[解析]此题的第一问,问的是具体的景物,比较容易;第二问则需进一步挖掘作者的思想感情。先看诗的题目:“夜到渔家”。据注释介绍,作者的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那么,诗中写晚上到打鱼人家去干什么呢?再细读诗句。第一联写景,写诗人眼中所见渔家所在地特征:为便于打鱼,地处僻远江口;时值涨潮,江潮侵入了柴门。第二联叙事:诗人想要投宿,可主人却因打鱼辛劳而未归。第三联再写景:诗人屋外踯躅,焦急四处张望,只见小路蜿蜒,前村还在远处;夜深月出,渔船渐渐稀少。第四联借景写情,形象生动,极富神韵:远远看见一叶扁舟行驶而来,船家正在寻找沙岸泊船,只见渔夫身上的蓑衣在春风中飘动。只要把这四句的内容稍加组织一下。就不难得到第一问的答案。至于第二问,即最后一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设身处地地认真思考,了解作者在描写整个过程中所用的字眼(比如第二联的“犹”字,第三联的“远”和“稀”字以及第四联的“遥”“动”等字),才能够感觉到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在迫切等待后的喜悦心情。

热点二:考查对古诗词语言赏析能力

语言是古诗词的精髓。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要抓住三方面:关键词语、特殊句型、语言风格。关键词语,主要指诗中的能够传神表意的动词、形容词,要注意诗人对动词、形容词的锤炼技巧;特殊句型主要指倒装句和省略句,要分析诗人使用某种句式的原因;语言风格比如浪漫主义的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现实主义的传神逼真、精确细腻,豪放派诗人的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诗人的婉转缠绵、清丽含蓄等。具体到个别作者来说。则有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屈原的雄浑悲壮、陶渊明的淡远悠静、王维的恬淡闲适等等。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降唇]春愁

赵鼎①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

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②,顿觉春衫褪。

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注释]①赵鼎:宋徽宗崇宁进士,累官开封市曹,高宗擢右司谏,历官至尚书左仆射,被秦桧所嫉恨,被贬官,不食而卒。②休文:即南朝时梁人沈约,一个多愁多病的才子,病中日益消瘦,“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后人常以沈腰比喻消瘦。

此词下阕末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解析]这首词中的关键词语比较多,但题目把范围限制在了末句。一般来说,问用得最传神的字眼,大多是动词和形容词,尤其是动词,作者最讲究锤炼。本题词的下阕末句里,形容词“近”和“尽”,都比较关键,但最精炼传神的,还应该是其中的动词“紧”。因为联系全词文字和注释所介绍的作者身世来看,作者写的是一种泛化了的苦闷。既有时代的忧郁,也有个人的情感。上阕是写作者对人生的叹喟和对世事的忧虑,下阕则写作者在清明已近、春色将老的境地中所产生的惊奇、感叹和无奈的种种复杂感情。“薄暮东风紧”一句,写的虽是眼前之景,传达的却是担忧明日春色之情。据这样分析,答案可拟为:一个“紧”字,通俗而生动,表现力很强,既写了东风紧吹的力度,又写出作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守住春色不放的深情和对世事、人生的种种复杂感情。

热点三:考查对古诗词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

一般来说,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两方面。分析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要先从“大处着眼”,即先按诗歌类别进行粗略分辨: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抑或说理诗。是叙事诗,一般多寓情于事。借事抒情,感情比较含蓄。是抒情诗,一般感情比较直接,或直抒胸臆,或情景交融。是说理诗,一般多托物言志,以事明理。这样“大处着眼”之后。有利于对全诗的初步把握。然后再从“小处人手”,即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两方面具体思考。表现手法可从虚实、远近、哀乐、时空、点面等方面考虑,比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跌宕有致、含而不露、烘云托月等。修辞手法多为:对比、双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设问等。如果是赏析题,一定要记住内容和形式两个赏析点;如果是情景分析题,则要考虑“情”“景”和“情与景的关系”三要素;如果题中含有“表情达意”一词,一般需要先点出所用的表达技巧,然后回答“通过什么景表达什么情”。注意,绝不能只简单地用概念作答,一定要作简要分析。

[例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翁

吴融①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京城许、史②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注释]①吴融:唐昭宗时进士,历任侍御史、户部侍郎等职,后遇动乱,客居他乡,动乱平定后召还翰林承旨。②许、史:许。指汉宣帝许皇后家:史,指汉宣帝祖母史良娣家。

这首唐诗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试作简要赏析。

[解析]诗歌所用的“手法”,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之分。一般来说,回答分析表达技巧的题目,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去分析,难度会大一些,而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分析,难度较小一些。但本题对两方面都作了要求,这就要求先把诗歌的内容理解清楚。首联写花农把鲜花送人达官贵族人家的事实:那些还冒着水汽和露珠的鲜花,被花农挑送到了像许家、史家这样的富贵人家。第二联抒发感慨:本该把大地吹得一片烂漫的东风,现在却因为豪门权贵把盛开的花朵都关进了深宅大院,无法再点缀田野,而惆怅得无话可说!原来,这首诗表面上看是一首叙事诗,实则它在叙事的基础上却抒发了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可以看出,作者对那些达官贵族之家的做法是有着强烈不满的,但这种感情却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用“东风”的“惆怅”和“不教闲地著春华”一句发泄出来。于是,全诗所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都不难把握:表现手法是寓情于事,含而不露;修辞方法有对比和夸张。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赏析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厚重感
猜诗词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