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仙板鼓咚艺术采风
2009-06-24庄丽娟
庄丽娟
福建莆仙民间音乐,可谓源远流长。据考证,晋朝时中原士族陆续南迁,中原音乐也随之带到莆(田)仙(游)地区。此后逐渐溶入本地风土情韵,经过长期演变,发展成为具有浓郁浑厚地域文化特色的莆仙民间音乐。板鼓咚就是流行于福建莆仙方言区的一种民间说唱音乐。下面,笔者根据平时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和几年来的采风,对莆仙板鼓咚艺术的相关问题作了探究。
一、板鼓咚的历史源流与发展
板鼓咚,在仙游山区及郊尾、枫亭一带称为“板鼓咚”,在平原一带又称之为“咚鼓噹”,在莆田农村则称之为“咚鼓”。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新音乐工作者又称之为“俚歌”。
板鼓咚曾是旧时出身贫苦民间艺人流浪卖唱的一种谋生手段,故又称“乞食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这首南宋文学家刘克庄所作的诗描写的场景,后代学者认为就是莆仙盲人在演唱“板鼓咚”。笔者孩提时也总能看到身背筒鼓的民间艺人挨家挨户演唱讨乞的景象。尤其是逢有人家办喜事时,更会引来多个板鼓咚艺人。艺人边唱边奏,极富有感染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以板鼓咚作为卖艺糊口、沿门乞讨的“手艺”,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在街坊、在乡村,已很难再看到这种原汁原味的板鼓咚了。庆幸的是,近年来莆仙的文艺工作者对板鼓咚进行了传承与创新,旧瓶装新酒,融进了莆仙戏音乐、十音八乐、莆仙民歌的音调素材,保留筒鼓和竹板伴唱,又加入二胡等民族器乐小乐队伴奏,以二人或多人表演,伴有表演动作,取名“板鼓唱”。如仙游县龙华镇一个村的文艺演出队,以“板鼓唱”为形式,自编自导自演,宣传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情况,每到一处表演,就吸引周边不少农民前往观看。这种创新确实给观众带来莫大新鲜感,深受群众欢迎。经过改革创新的“板鼓唱”,现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莆仙方言区流行的曲艺新品种。
二、板鼓咚的演奏方法
板鼓咚形式简单,演唱时以筒鼓、竹板为伴奏乐器。筒鼓由长约35公分,口径约5公分的竹筒做成,中间要捅穿,筒面刨光,一端蒙以鸡皮囊或猪油膜或青蛙皮,以铁丝包布的圆箍箍之,箍时松紧适度而使鼓声清脆悦耳。筒鼓的节奏灵活多变,具有很强的随意性,鼓点有边鼓、点鼓、轮鼓等音色变化,节奏型非常丰富。
竹板由两块竹片制成,每块长约8公分,宽3公分,厚近1公分,小巧玲珑,便于演唱者捏在手中击拍。竹板的节奏较为单一,一般情况下只有一拍一个音,但偶尔有一拍两个音、前八后十六或一拍四个音等节奏,而且在演唱时几乎不中断演奏。
板鼓咚艺人在表演时,以带子缚鼓,斜背于右肩,筒鼓夹在左腋下,边唱歌词,边以左手捏竹板打拍,右手中指击鼓,食指、无名指配合按抑,掌握顿挫,根据节拍敲击出独具特色的节奏。筒鼓击打一般在四句主曲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句的尾声,尤如过门曲,但可长可短,可强可弱,可急可缓,全凭演奏者掌握,根据唱词的不同情感灵活变奏,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令无数听众入神着迷。如:
个别地方为突出某句歌词或为了与前后形成对比时,筒鼓和竹板都休止,而歌声却继续着。
三、板鼓咚的唱腔特点
莆仙板鼓唱属单曲反复变奏体,其基本结构为四个乐句的单乐段,以此进行变化、循环、反复。艺人根据词意的喜怒哀乐巧妙变化,或顿或扬,或用拖腔,不时使用上滑音或下滑音,能唱得句句声腔不重复,言律不等式。正如人们所说的“唱筒鼓,百人会唱一百腔,百人能变一百调”。经归纳,唱腔具有以下特点:(1)每句最后一个字都喜欢用下滑音,接近方言;(2)常用“润腔”,润腔的方法主要有加长和根据莆仙方言的韵律及自然音节而作的乐句小改动;(3)唱词基本是属七字句的语言结构,演唱时通常在第一句的第四个字后加“啊”或“哎”等衬词(如:×× ×× | 啊- | ×× × |;(4)当情绪变化或加强现场气氛时,常使用切分节奏(即兴)。莆仙板鼓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唱腔特点已形成了因流传地域、演唱人员而各异的多种流派。从大的方面来
看,有莆田、仙游两大流派;莆田境内又可分为城里、涵江等流派。
四、板鼓咚的歌词特征
莆仙板鼓咚的歌词发源于民间,是中国民间文学瑰宝——汉族方言叙事诗。那抑扬顿挫,浓烈乡土气息的韵味及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极具艺术感染力。
歌词作者多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氏”,他们大都识字不多或是文盲,但都是乡村角落的“才子”或“巧人”。地方上发生什么新闻故事,他们就编诗,歌词逐渐传开,并被闲人记成唱本,手抄流传到民间。鼓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轻松的说唱中,表达了平民百姓朴实的生活经验、道德观点和处世心态,含有地方掌故、人文风貌、野史、公案、轶事、趣闻……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历史演义。把几万字古小说浓缩成数百句方言诗,情节环环紧扣,极吊人口胃。如《吕布杀董卓》、《辕门斩子》等;二是今古传奇。透过一波三折的悲欢离合的故事,道出辛酸苦辣的人生哲理,如《李玉祥休妻》、《小姐换大墓》等;三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木艺讨鱼》、《八哥衔耳环》等;四是散曲。多由山歌转化而来,抒情不叙事,如《十二月景》、《莆田万二乡》等。
莆仙板鼓咚唱词用的是地道的莆仙方言,唱字义,不唱字音,词句简练、活泼、粗犷,使用民间口语,但求顺口达意就可以,乡土味浓烈。
板鼓咚的唱词一般七言一句,四句一段,不拘平仄,可以随时换韵。篇幅不拘一格,散曲只有数十句,而一般叙事长诗有四、五百句,甚至上千句。据说,有一部全本《隋唐》,长达4600句,惜已失传,仅存片段。
总而言之,莆仙板鼓咚由于渗透了当地莆仙方言和民间音乐形式,在演奏、唱腔、歌词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是一种典型的地方民间文化。由于其传承方式与我国其他大部分曲艺艺术一样,全凭师傅口授或跟班学唱,很容易失传。因此,呼吁全社会有识之士尤其是音乐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对莆仙板鼓咚及时采风、研究和整理,并不断加以创新,为传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