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盒由美变丑是进步
2009-06-24白剑峰
一位朋友到澳大利亚旅游,发现当地销售的香烟看上去很“丑陋”:烟盒上印着烂肺、烂牙、骷髅等图片,醒目而刺激,让人产生了强烈的生理反感。而我国销售的香烟,大多以名山大川、文物古迹为包装图案,给人一种“天高云淡”的诗意遐想。同为香烟,一丑一美,给吸烟者传递的信息却截然不同。
吸不吸烟,本是个人偏好。然而,能否最大限度公开烟草负面信息,则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把醒目的警示图标印上烟盒,既是对公众知情权和健康权的尊重,也是世界控烟的潮流。
一项吸烟行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近70%的吸烟者认为吸烟轻度有害或者无害,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吸烟会导致冠心病、中风、阳痿等。可见,很多人虽然知道吸烟危害健康,但对于具体危害并不清楚,也没有充分了解吸烟的健康风险。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世界各国的烟草商总是极力遮蔽烟草负面信息。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故意淡化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其用意不言自明,主要是避免公众知情后,减少香烟消费量,而这正是烟草商能够长期牟利的“秘笈”。
今天,烟盒的方寸之地,成为世界控烟战争的前沿阵地,其背后就是烟草商利益与公众健康权的较量。
全球公共卫生专家指出,控制烟草包装,是至关重要的烟草控制措施。有效的警告标签能够增进人们对吸烟相关危害的了解,并影响人们未来的吸烟决定。图片警告标签比纯文字标签的影响力更大,而且文盲和儿童也能看懂。图片警告标签能够激励吸烟者戒烟,劝阻未吸烟者不要吸烟。一天吸一包烟的人,每天至少有20次机会接触烟盒上的图案,每年就有7000次了解烟害和放弃吸烟的机会。因此,专家倡导将烟盒视为“戒烟读本”。
如今,中国已经把健康警语印上烟盒正面,这固然是一个进步,但只是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最低标准。把醒目的图标印上烟盒,让烟盒由美变丑,是全球控烟的大趋势,也是一道必须跨越的“坎”。毕竟,公民的健康比漂亮的烟盒更重要。
文/白剑峰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