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14岁开始学习的哲学》热销

2009-06-23西

出版参考 2009年5期
关键词:中岛池田编辑者

甄 西

本书制作人中岛广因为上中学的儿子,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孩子们的自身努力,使自身充满“生机和活力”呢?

中岛广认为。只有读书和思考

然而,中岛广觉得,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传达“生机和活力”的图书。在市面上一本也没有。情急之下,做父亲的中岛广打算亲自做一本。

池田晶子的《从14岁开始学习的哲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中岛广作为父亲,是德兰士皮出版社的法人代表、本书的出版商。2001年7月,中岛广与同社的一个编辑者、一个营销负责人离开法藏馆,3人共同创办了新出版社德兰士皮。

正式发行后,行情“波涛汹涌”

中岛广希望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是初中生和高中生。日本的学制是初中3年、高中3年,加起来共6年。平均每个学年的在校生为120万人,那么,6个学年的在校生就应当是720万人。也就是说,中岛广希望这720万人阅读《从14岁开始学习的哲学》。中岛广固执地认为,这本书“适当的发行册数应该是700万册”。于是,一方面在报纸上打广告,一方面向读者寄送直达邮件(在日本简称DM)。池田晶子本身就是收到读者来信很多的作者。在法藏馆时代,中岛广编辑她的《思考灵魂》一书,中岛广就利用她的几大箱读者来信寄送直达邮件。这次编辑《从14岁开始学习的哲学》,在征得池田晶子的同意以后,中岛广再度利用了读者的来信地址。

《从14岁开始学习的哲学》正式发行后,行情可以用“波涛汹涌”来形容。发行一个星期,就进入各大牌书店销售排行榜的第1位或第2位。在发行的一个月之内,来自各书店的预订每天平均300册。不到一个月,销售总册数接近1万册。这个时候,中岛广请《朝日新闻》刊登了介绍作者的文章,之后,来自各书店的预订平均每天1000册。不久,NHK名古屋放送和电视朝日的节目相继介绍了作者和《从14岁开始学习的哲学》。特别是在“新闻电台”的热门栏目里介绍以后,引起巨大反响。和《从14岁开始学习的哲学》一块,德兰士皮出版社出版的其他书,比如《昭和二十一年八月的绘画日记》、《鹦鹉》、《乔姆斯基说世界》等,也受到读者的热情追捧。

出版社把与书店进行直接交易作为主要渠道

德兰士皮出版社总共4人——编辑者2人,营销负责人1人,助手1人,是非常典型的小出版社。据中岛广介绍,他们社发书不走图书交易公司渠道,而是把与书店进行直接交易作为主要渠道。负责营销的工藤秀之说:“直接交易很方便,一个人就足够了”。书店一方对出版社负责任地下预订册数,出版社一方既给书店折扣上的优惠,又实打实地对应书店的预订数,要多少册就发多少货。所以,德兰士皮发给书店的图书基本没有退货。像《从14岁开始学习的哲学》。从2003年4月发行销售以来,到7月底退货仅两册。德兰士皮创办以来,图书的总发行册数15万册,退货率为2%。运作图书的直接交易过程很烦琐、很艰难,又要复印发票,又要签订合同,部分图书还要自己发送,但这些事情全由工藤秀之一人承担。

只要有订数就发货;有多少订数就发多少货。假如在出版社、书店与读者之间有不负责任的人,做不负责任的事,以上要求是无法达到的。出版社和书店各负其责,尽心尽力,图书就可以顺畅地到达读者手中。中岛广认为,“出版社只是追求出库的数量,读者只是买一些自己不想读的书,如果出现这种状况,那就糟糕了。”也就是说,对于中岛广而言,“好卖”、“畅销”意味着要把图书送到应当读书的人的手中,而决非只是发货的数量。

有个性的人做有个性的书

中岛广很有些“奇谈怪论”:“假如世界上没有人这种动物,就不会有图书这种媒体。人是很个性的,书也应当是很个性的。有些书尽管发行销售几百万册,但与个别读者就是没有关系。对于读者而言,所谓图书,就是他或她想读的‘那一本。”

也就是说,出版的成败取决于“一本书”的优劣。作者要拼命写出个性化的书稿;出版者要拼命做出个性化的图书;书店人要拼命使之畅销,确实送到读者手中。这应当是做书的根本之所在。如果认为出版社只是做书的“场所”,仅仅为出版社生存而做书,那就本末倒置了。中岛广觉得,编辑者个人充分发挥想像力,拿出优秀的选题策划,不断拓展做书的空间,才诞生出德兰士皮这样的出版社。

谈到今后,中崎广说:“接下来打算做历史书。某个时代是怎么被破坏的?某个时代是怎么开始的?要把这作为焦点。用我的说法就是,‘时代的破坏方与时代的创造方。”

今天,我们不能凭借自己的双手打碎旧世界,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破坏方”太多的不幸。《从14岁开始学习的哲学》出现在市场上,很多人读了这本书,并付诸行动。时代的震荡与之无不关系。中岛广将抱着“一个人写书,一个人做书,一个人卖书,一个人读书”的理念,与其他几位同事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中岛池田编辑者
数字化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转换
融媒体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研究
猎物
试论编辑与广播电台形象之间的关系
浅谈新时代如何做好财政类期刊的编辑工作
纵横交错与造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