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09-06-22黄宏春郝向伟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0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情景教学法

黄宏春 李 勇 郝向伟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具有非常规性,情景性,开放性等特点。但现阶段探究式教学存在不少困难,就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法作出一些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中学物理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20174--01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与特点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

探究式教学法是强调把科学探究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组织形式,通过自主独立的探究完成一系列由易到难的物理问题。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能力和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增进学生对科学方法本身的理解;并受到意志的培养和磨练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1]。

(二)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

1、非常规性:探究法所研究问题的内容不一定是教材内容的翻版,可以是教材内容有意义的延伸和超越,或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也可以是一些有意义的其他内容:探究过程要有一定的创造性,不一定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去做。

2、情景性与开放性:探究的问题往往不是传统教学的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应试模式,而是一种情景。即对物理现象中存在的矛盾和疑问的科学解释,而获得科学的结论需要在不停地问题中去完成。此外,所探究的问题不一定有解,结论也不一定唯一,条件还可以冗余,它注重于探究的思维过程。探究视角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均有较大的灵活度。

二、现阶段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探而不究

在探究教学中追求表面效应,探究过程中重形式、过程僵化,而忽视了探究教学的本质特征。有些教师课堂的口头禅就是“探究某某”,似乎一节课离开了探究就无法进行下去。实际上,学生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是两种绝对对立的学习,从接受学习到完全的探究学习,还存在着接受中有探究,探究中有接受的混合模式。考虑中学生学习的间接性特点,如果一味强调探究,势必产生形而上学的做法。如果我们一方面从教学的现实出发,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自然地引导学生探究,即“接受中有探究”;另一方面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选择地安排重点突出探究过程的物理课。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深刻体验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避免出现“探而不究”的局面[2]。

(二)该探究而不探究

由于客观原因,初中阶段的探究教学比较容易实施。但到了高中,一方面为了高考赶时间,许多学校用较短的时间就完成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实验如果没有新的角度切入再重复做往往意义不大。如“摩擦”这一节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就只利用课本上的木块、弹簧测力计、钩码等进行设计实验探究,并且仅仅探究了课本上提出的几个问题。所以问题太少,问题单调等抑制了学生的探究动机。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进行探究式教学就必须利用实验,或者只要是讲实验就是探究式教学。实际上,许多概念课、规律课都可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去教学,即使习题课也存在需要探究的地方[3]。

三、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的应用分析

(一)探究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都要适当地予以引导。

2、重视探究过程:初中阶段所探究的问题,结论是早就有的。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等。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不过,重视过程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来的,应当注意不要一谈重视过程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2,4]。

3、探究形式多元化:物理课程标准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要求,将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教师可以以此为根据设计探究教学计划。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千篇一律地套用固定的探究模式,将探究教学单一化、模式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探究形式,注重完整探究和不完整探究、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小组探究和个人单独探究、实验探究和演示探究、讨论探究相结合[5]。

(二)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

1创设物理情景,激发探究兴趣:首先,要使学生置身于物理情景中,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问题的兴趣:要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行探索,自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教师在创设物理情景时,应尽可能地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或电教媒体等来展示情景,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其次,创设情景是为学生提出问题服务的,教师要围绕探究的主题进行精心设计,使探究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获得新知。

2用赏识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为在探究过程中每个不确定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很大,而同学们包括老师也都可能犯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除了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充分备课,力求准备好上课出现的各种状态之外,还要求老师能用赏识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每个学生。在探究教学中,每一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都应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并注意引发学生创新的需要,从而激发内在学习动机。首先解放学生的手,让他们主动地、自由地去操作和应用。其次要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敢于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发现,使收集的事实更加丰富和真实,让学生尽情地交流所观察到的事实。教师不必担心学生说离题或者说错,只要发言,就表明他开始了思维。最后要解放学生的脑。教师应善于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积极发现问题、勇于标新立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制订、控制并实现教学目标:能事先预见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事先制订好问题的解决方案,使探究教学在可控的状态下顺利进行而不偏离预期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情景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