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

2009-06-21张燕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外包全球化服务

张燕敏

摘要:本文研究和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指出了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结合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实际,根据自身的一些特点,提出了几点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服务外包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全球业务外包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经历了大量对外转移制造业后,现在又开始将其认为非核心的服务职能向海外特别是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这种新的国际分工的发展前景广阔,对整个世界经济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干业务外包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业务外包动因、影响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于这一当前重要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进而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使中国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发展机遇,发展中国的国民经济。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它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总是在不断扩展和深化。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发展,和平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和主流,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取代过去的军备竞赛等,这些都使得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障碍大大减少,并且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现在,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存程度普遍提高,经济过程的全球化、自由市场经济的迅速扩展正在把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纳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无国界竞争逐步形成,传统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界限已不复存在。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赖克在<美国下一条国界>中这样写道:全球正在变成一个单一的市场,哪里成本最低,就在哪里生产,根本不考虑国界问题。因此,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企业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容量,使他们更有必要和可能展开更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以充分的实现其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使企业面临着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以及垄断格局将不可避免的受到调整。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的持续发展,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讯们发展业加速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大的跨国公司再也不能包揽一切,必须在行业间、企业间甚至生产流水线上的水平分工协作,这就引发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争夺优秀的外部资源共同开发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深化,各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和协作的关系就越密切,企业仅依靠增设分支机构,组建合资企业来扩展产销体系已经远远不够,即使他们有能力建成多样化的系统,也很难做到反应敏捷、转换灵活。所以,把核心的业务外包给更为专业的公司,以提高市场反应的速度已经促使企业发展外包。

随着外包的深化,初级阶段的生产外包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而服务外包的出现,成为了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推动作用。发展服务外包对促进产业升级、促进劳动就业、促进国外直接投资和促进技术进步有这很重到的意义。

2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服务外包的现状

总的来说,我国服务外包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在服务外包承接国中处于第二层次。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领域逐步拓宽,业务范围主要涉及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对象涉及日、韩、欧、美、印度等。在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分布中,我国所占市场份额还比较小。但是近年来,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国家和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支持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交通、电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快速增长:企业自身素质、服务质量、信誉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虽然中国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还较小,但是“中国服务”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所瞩目。2008年,中国服务外包发展仍显现快速增长,至2008年,全国服务外包企业以及发展到3302家,取得各类资质认证的服务外包企业达1192家,从业人员52.7万人。

中国IT服务市场仍然保持继续增长,占据中国IT服务市场最大份额的服务仍是系统集成,硬件产品支持与维护和软件定制开发的规模所占比例仍较高,但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BPO市场仍热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从供给角度看,大多数中国本土服务商还是以数据处理事务外包为主,能够处理复杂业务或高端服务的企业仍然很少:从需求角度看,目前尝试外包的仍然以跨国企业为主;从行业来看,则是以银行、保险、制造等几个行业为主,其他行业对业务流程外包的接受程度较低,仍处于观望的状态:从外包的职能角度来看,目前还是以客户关怀、人力资源和财务外包这几个职能为主。不过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承接欧美市场的离岸服务增速有所下降,单欧美业务总体规模的增长仍非常可观,这表明中国有更多的服务承接商开始重视开发欧美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香港和台湾两地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4.2%,成为了内地市场非常重要的业务来源,凭借内地的语言、地缘、文化优势,这部分市场还将继续稳步增长。

中国服务外包市场起步较晚,但是重视服务外包发展的社会坏境已经形成。众多国内企业已经意识到运用服务外包能够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开始尝试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的外包;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同时,劳动力价格合理、稳定,具有成本优势,但高端适用型人才仍是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关键障碍;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诚信环境基本形成;服务外包各类行业协会开始积极建设和运作,正在积极筹划建立全国性的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同时,服务外包研究机构、咨询机构、高等院校积极关注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产业发展规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服务。

3发展中国服务外包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大力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2006年3月公布实施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为落实这一战略构想,商务部决定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即在“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我国,培育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的大中型服务外包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全方位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不断提升服务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服务外包的一些建议。

3.1借鉴经验政府应借鉴别国的经验,制定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总的说来,我国发展服务外包起步较晚,我国政府应借鉴印度和菲律宾等国的经验,首先,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建立有关部门协调管理机制,以便对服务外包予以统筹并实施宏观指导和有效监管。其次,应研究出可以促进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鼓励政策和措施,设立服务外包特区,在财政税

收、投融资、进出口、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人才培训、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再次,举办研讨会和展览会等专门为我国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出谋划策,政府部门应该及时为企业提供发包国有关服务外包政策和策略方面的有效信息。此外在国家的公共设施方面也应该加以改善,为我国外包的发展创造条件。

3.2培养人才服务业既是劳动密集型,更是智力密集型产业,能否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本的的质量。这是由服务的性质和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软件外包的特征所决定的。虽然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丰富,拥有软件专业人才160万,但具有从事软件外包业务能力的人才匮乏。由于我国对服务外包高端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的缺口,对此,可以通过由政府提供培训等方式加以解决,也可以同时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服务外包重点城市要制定吸引服务外包高级人才集聚的政策措施,在居住和其他生活方面给予更大便利;设立专门人才引进资金,加大对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对经培训签订工作合同的人员,给予培训费补贴。引导和推进各类研究院、设计院转型升级,引导各类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增加有关服务外包的课程设置,加强日语、英语教育,培养实用人才,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服务外包专业教育。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综合培训和实验基地,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实训,大力培养适合外包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型和创业型人才,建立创新型公共培训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和提升现有公共实训基地,加大对服务外包领域急需的新职业开发,每年推出若干个服务外包领域的职业培训项目。

3.3 建设品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经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服务外包的各个领域,无论是ITO还是在BPO:无论是在软件外包、金融外包还是在医药研发外包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领军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只有通过积极参加各类型的国内国际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各类权威专业机构的认证提升品牌竞争力:获得知名媒体、咨询公司和合作伙伴的各类奖项荣誉来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多年的品牌建设,来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承接企业。

3.4软硬结合

毫无疑问,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制造大国。在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过程中,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工程服务经验,以及大量的技术人才。“软硬结合”的发展模式能够很好的将“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相结合的。围绕制造业的产品研发、采购、物流、客户服务等多种BPO形式都有助于提升总体效益。

猜你喜欢

外包全球化服务
新旧全球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