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对财务报表合理性的分析

2009-06-21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股东权益金融工具财务报告

张 敏

摘要: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财务报表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质疑。要提高财务报告内容的有效性,必须增加披露会计信息。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披露信息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如:财务报告只注重历史而不注重未来,只注重货币性信息而忽视非货币性信息,只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结果而不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等,都日益深刻地影响着财务报告的相关性。财务报告存在的基础之一就是有用性,即为与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或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财务报告无法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财务报表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质疑。提高财务报告内容的有效性,必须重点增加披露以下几个方面的会计信息。

1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

国家了解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有利于国家科学地制订宏观调控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金融创新,诸如期赁、期权等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日益增多,一些银行、证券公司近年来推出了一批新“组合”的衍生工具,像”封顶、保底”、“加固”、“互换期权”、“汇价幅度期汇”等。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变,如不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将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构成潜在风险。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虽然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尚不多见,对企业的影响还不大,但我们也应该及早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反映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数量、价值、风险、未来收益可能性,将是财务报告反映的重要内容之一。

2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东十分关心股票的市场价值。由于公司股票的账面价值往往与股票的市场价值存在着较大差异,且都是股票市价高于股票账面价值(这种情况在我国的A股市场上特别明显)。这就给公司经营者提供了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增加利润的机会。比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通过降低转换价格的方式来降低债券利息,因利息率降低而减少的利息费用就转化为企业利润,使企业利润增加,但另一方面转换价格低于股票市价的差额则会导致原股东权益的稀释,使原股东蒙受损失。因此,公司这种利润增加是建立在对原股东权益稀释基础上的,这究竟是对公司原股东有利还是无利,在现行财务会计中并没有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因利息费用减少而增加的利润,而将原股东权益稀释的核算排除在外,这必然会误导投资者对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行为加以肯定,从而容易做出有损自身经济利益的决策。因此,财务报告在这方面有必要加以改进,提供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

3企业全面收益的信息

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企业报告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问的差额,其确认必须遵循实现原则。传统收益对那些由于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未实现收益不予确认,这使收益表无法如实反映企业本期间的全部收益:而且将未实现增值置于收益计算之外,使收益计算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导致以后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收益与相关成本进行了错误的配比。

在经济活动相对简单、币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传统的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差异不大,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用传统收益也可做出较为正确的决策。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币值变化频繁,以上两种收益的差异日益扩大。这样,如用传统的会计收益作为基础进行决策,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全面收益定义为:某一主体在报告期间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股东投资、股利分配)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净资产)的增减变动。由此全面收益应分为两部分:已确认且已实现的净收益和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如未实现的财产重估盈余、未实现商业投资利得(损失)等。

在我国,企业披露全面收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①我国的资产市值变化大,一些企业,特别是老企业,持有资产的现实价值与会计资产账面价值相差甚为悬殊,这种差异必然是一种预期损益,将它揭示出来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有利于投资者和信贷人的决策。②可以有效地遏制企业操纵利润。将未确认的利得或损失通过诸如资产置换等方法转变为本期损益是最常见的操纵利润的方法,如果采用了全面收益报告,就能从根本上杜绝用这种方法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从而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全面业绩报告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选择以下处理方法:①扩充收益表,以包括财务业绩的所有项目;②单独编制全面收益表,作为传统收益表的补充;③同权益变动表合并,共同报告全面收益的各项组成部分。

4其他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弥补财务数据信息的不足。这些信息一般包括:①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②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③前瞻性信息,即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管理部门的计划等;④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⑤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企业关联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非财务信息披露方式比较灵活,可用文字或数据形式在报表附注、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等处加以说明。

猜你喜欢

股东权益金融工具财务报告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的法律研究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全国国有企业负债总额
全国国有企业负债主要项目构成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全国国有企业负债总额
有效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