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番茄周年优质栽培技术

2009-06-21靳秀云宋振启沙春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日光温室番茄优质

盛 金 靳秀云 宋振启 茌 良 沙春燕

摘要从栽培设施、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日光温室番茄周年栽培技术,以期为番茄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日光温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080-02

番茄是我国主导蔬菜之一,在山东省济宁市栽培面积很大,常规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的方法:一是越冬茬(9月至翌年5月底)大棚内土地夏季闲置3个月,只能种些效益不高的速生菜:二是1年栽培2茬的秋冬茬(7~12月或翌年1月)和春茬(12月至翌年5~6月),需进行多次育苗移栽,用种量多,劳动用工量较大,成本较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创新栽培模式,提高产量,保证优质成为当前番茄生产的新课题。为此,济宁市任城区蔬菜服务中心于2006~2008年度进行了番茄周年栽培的技术体系研究。番茄周年栽培于8月育苗,12月至翌年的7月底收获完,实现了“种一茬,长一年”。研究中通过筛选出的适宜周年栽培的品种应用配方施肥,大大提高了产量,保证了品质,2008年产量达到270t/hm2以上,比秋冬、早春2茬产量增加70%。效益增加30%~40%。该技术目前已推广应用200hm2,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栽培设施

目光温室,温室长50~100m,跨度8~10m,脊高3.3~4.0m,后墙为土墙,高0.6~1.0m以上。

2品种选择

采用果形大、品质好、货架寿命长、耐运输、耐低温、耐弱光、生长势强、抗病性好、抗逆性强、无限生长类型的品种,以满足长年栽培的需要,如美粉宝石、金棚一号、中华一号、粉皇后和宝丽粉娜等。

3培育壮苗

3.1育苗前准备

3.1.1营养钵土育苗。先准备好营养土,营养土配制:选大出风化土和充分腐熟的鸡粪、猪粪等,其比例为肥:土=3:7.加生物有机肥5kg,过筛,营养土喷0.2%高锰酸钾溶液堆闷7~10d杀菌。

3.1.2穴盘(50或72孔)无土育苗。需提前买好育苗基质。如济南“鲁青”牌番茄育苗基质等。

3.2种子准备

先晒种后放入55℃热水中,不停地搅拌,水温降至35℃左右捞出,在30℃条件下浸种6~7h,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内,浸20min后洗净催芽。70%左右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3播种

济宁市一般于8月中下旬播种。营养钵装9成满的营养土,穴盘自然装满刮平,压1cm的播种孔。浇透水,每钵播1粒种子,覆1cm厚潮润营养土或育苗基质,覆地膜保湿(遇阴雨天可暂不盖地膜,以免烂籽)。搭拱棚,上盖遮阳网,下围防虫网,遮阳,防虫,防雨,保湿。

3.4出苗后管理

60%芽露头时揭去地膜,晴天12~15时在拱棚上用遮光率50%的遮阳网覆盖防强光。出苗后用72.2%的普力克1000倍液防治猝倒病,并应掌握适宜的湿度,早晚喷水。看叶色用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液喷洒;看苗的长势用50mg/kg壮苗剂一号灌根。

4定植

定植前土壤深翻25cm,将肥料和土掺匀整平作畦。畦面宽80cm,沟宽40cm,深15~20cm。需施腐熟优质农家肥150t/hm2、烘干鸡粪30t/hm2、硝酸钙375kg/hm2、硫酸钾三元复合肥3600kg/hm2(其中40%作基肥、60%作追肥)、钙天力有机液肥1125kg/hm2。在施基肥的同时,加5~10g/m2地菌净进行土壤消毒。生产实践证明,钾肥对壮苗增产,钙肥对预防生理病果都有很大的作用。定植前喷药,防病防虫。在9月底10月初定植比较好。营养钵育苗定植时的苗龄为5叶1心至6叶1心。穴盘育苗,定植时的苗龄为4叶1心,改变常规栽苗带大蕾的做法。行距60cm,株距40cm。定植前温室覆盖旧棚膜,可以起到一定的遮光和保湿作用。定植后用美国康坦超肥宝微生物肥配成母液,按比例对水,每株浇1kg菌肥水,可明显促根壮苗;或用先正达适乐时200倍液沾根,预防土传病害。

5定植后管理

5.1水肥

定植后既要满足水分又要防旺长,1周浇透水,2片新叶时易旺长,可喷施矮壮素800倍液。定植后约2周再浇1次发棵水。以后看长势和土壤浇水,每穗果坐至鸡蛋大小时追肥浇膨果水。深冬12月至翌年2月控制浇水,不旱不浇。春季番茄生长量大,追肥浇水是管理的中心。一般10~15d追肥浇水1次,每次膜下追施复合肥225kg/hm2,为提高品质,与钙天力有机液肥225kg/hm2交替追施。浇水量控制在前期到头、后期满沟即可。夏季水分蒸发量大,注意勤浇水,5~7d浇1次水,满足水分的需要,并降地温。5月下旬加大肥水1次,施三元复合肥450kg/hm2+尿素150kg/hm2,提升植株的后期长势。另外,各个时期看长势叶面补肥,可用0.3%磷酸二钾+0.2%尿素+0.1%硼砂喷施,以防早衰。换季节时,可用生物菌肥冲施1次,壮株防病效果较好。

5.2温光控制

秋季当清晨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10℃时,将旧膜换成新的无滴长寿膜;当早晨室内最低气温低于10℃时,要加盖草苫。冬季尽量早揭草苫,以揭苫后棚内不降温为准,以延长光照时间。棚内温度上升到20~24℃时开始小通风。在保持棚内气温25~28℃的情况下,应尽量加大通风口,以排除湿气,增加棚内的CO3。晴天人工补充CO3,不仅能增产提质,还能减少病害。下午棚内20℃时要合风口,使上半夜棚内温度不低于15℃,以利于光合产物的运转,下半夜尽量保持10℃以上以防冻。阴天则根据外界气温的变化情况晚揭草苫,充分利用中午的散射光。深冬注意经常清扫塑料薄膜,增加透光率。春季:早晨棚内温度稳定在15℃时就可以撤掉草苫。白天中午外界温度稳定在200℃以上就可以把底边打开通风,使棚内温度最高不超过32℃。夏季注意遮光降温,膜上覆盖75%遮阳网,或在棚膜上面刷泥浆,对防止番茄植株的早衰和保产保品质十分重要。

5.3植株调整

主要采用“摘心换头连续坐果,一条龙盘秧”的整枝方法。具体做法:苗高约30cm时,及时吊绳绑蔓,单干整枝,4穗花序上方留2叶摘心,摘心后,4穗花序上方留1侧枝作2次坐果主茎。再摘除侧枝留4~5穗花序,花序上方留2叶摘心。摘心后在花序上方留1侧枝作第3次坐果的主茎,依此类推。注意及时去掉分权,以保证主茎的顶端优势,避免

分权与主茎争夺养分。周年栽培的蔓长可达5~6m,由于棚高受限和番茄生长的近地效应,必须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及时往下落蔓,保证未熟果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和方便管理。落蔓时间分别在2月底、4月底和6月初进行。落蔓采取“一条龙”的盘秧方法,让各行的番茄茎蔓顺同一方向放落在畦面上,可在同行中株与株之间交换位置进行,注意防止茎秧折断,使番茄植株生长点距温室采光面始终保持20~30cm的距离。疏花疏果,保花保果。一般每穗留3~4个花蕾,少数情况可多留1~2个。最好在开花当天或第2天的上午室温不超过28℃时,用20~30mg/kg 2,4-D或坐果宝点花柄,每穗花最好1次处理完。

5.4及时采收

一般根据运输远近,7~9成熟就及时采收,保秧促果。

6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深沟高畦,覆盖地膜;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测土平衡施肥,增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治土壤盐渍化:清洁棚室。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轮作制度,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或水旱轮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采用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黄板诱虫、温汤浸种等方法防止或减轻番茄病虫害的发生。利用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齐螨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病虫害。目前,济宁市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溃疡病、枯萎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虫害有蚜虫、潜叶蝇、茶黄螨、白粉虱。病虫害未发生期间每隔15d左右喷1次药剂预防,发生期间连续用药2~3次,以控制病虫害蔓延。冬季或阴雨天多采用烟剂效果较好,既防治病虫害又可控制温室湿度,可用一熏灵、百菌清烟熏剂或万霉灵粉尘剂防治。晴天可选用阿米西达、达科宁、世高、和瑞、杀毒矾、速克灵、甲霜灵、扑海因等喷雾防治。温室白粉虱、斑潜蝇11月底封棚后用阿克泰、粉虱清等喷雾。也可用10%熏宝烟剂6.0~7.5kg/hm2防治。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此外,番茄生产上常出现生理病害,如脐腐病、日灼病、畸形果、空洞果、裂果、卷叶、异常肥大茎等,常由逆境的条件引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肥水、温、光的控制。

猜你喜欢

日光温室番茄优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山东省探索开展日光温室补贴试点
HOME家系列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设施农业文摘
对喀左县冬季日光温室大棚最低气温的调查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