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

2009-06-19徐京利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中央人民政府大使馆外交部

徐京利

各国使节呈递国书程序

解密档案摘录

大使公使到京后,应即约见外交部长,面交国书副本,并面请转陈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批示呈递国书日期。

外交部长于最近日期内,接见大使或公使。接见时大使或公使面交国书副本,及其呈递国书拟用之颂词抄稿与随见馆员名单,此项颂词如有不妥,可协商修正。

呈递国书日,于所定时间,外交部交际处正副处长,分乘正副礼车前往使馆迎接(车前悬挂两国国旗)。大使或公使乘正礼车,交际处长陪坐于左。其他馆员与交际处副处长同乘副礼车。如礼车不敷乘用,可乘使馆自用车随行于后。礼车至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前停下,中央人民政府典礼局长,迎于车前。大使或公使下车后,仪仗队致敬,军乐队奏乐(使节国国歌),外交部长迎于主席办公室外,会客厅前,交际处长介绍随员与部长相见。

……

上面摘录的是外交部制定的各国使节呈递国书的程序。国书是新任大使的证明信,呈递国书,则是外交使节抵达后最重要的外交仪式。

第一封承认新中国的电报

1949年10月2日一早,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在苏联外交部大楼里召见了国民党广州政府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代办。

外交部对于任何一个常驻此地的外交官来说,都是个非常熟悉的地方,平时办理交涉和其他事务,跑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外交部。但对于国民党的这位代办来说,这一次踏进外交部的感觉,恐怕是最不好受的。

双方礼节性地寒暄了两句,然后,葛罗米柯代表苏联政府将一份照会声明递给这位“代办”,声明说:

由于在中国发生的事件已造成中国的军事、政治与社会生活的深邃变化的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业已成立,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已经组成,位于广州的阎锡山先生的政府已停止在中国行使权力(当时阎锡山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作者注),并已变成广州省政府而失去了代表中国与外国保持外交关系的可能性。这一情况造成了中国与外国间外交关系的断绝。莫斯科政府考虑到所有这些情况,认为与广州的外交关系已经断绝,并已决定自广州召回其外交代表。

“代办”表情尴尬,对苏联的决定感到非常遗憾,并表示会马上将苏联的决定报告国民政府“外交部”。

送走国民党的“代办”之后,葛罗米柯签发了给周恩来的电报。

当天晚上北京时间9点来钟,葛罗米柯的电报送到了周恩来总理兼外长面前,电文说道: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先生: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业已收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本年十月一日之公告,其中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苏联政府在研究了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建议之后,由于力求与中国人民建立真正友好关系的始终不渝的意愿,并确信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意志的代表者,故特通知阁下:苏联政府决定建立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

受苏联政府之委托苏联外交部副部长

安德烈·葛罗米柯

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莫斯科

如此迅速地承认新中国,并断绝同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关系,无疑是对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的有力支持。对此,中国政府非常高兴。

按照中共中央早已确定的“一边倒”的外交战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立即建立同苏联的外交关系。

10月3日,周恩来亲自起草了给苏联政府的复电。

在这同时,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以新华社记者身份常驻莫斯科的戈宝权同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兼临时代办,命令他即刻开始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建馆工作。

苏联方面则任命其原驻北平总领事馆总领事齐赫文斯基为苏联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参赞兼临时代办。

10月4日,周恩来给戈宝权发去指示,命他立即向莫斯科原国民党驻苏大使馆“代办”发布如下命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已经取得苏联政府的承认,苏联与广州阎锡山政府已经断绝外交关系。中央人民政府即将派遣大使来莫斯科,并将派领事至苏联各地,接管中国大使馆和领事馆。你及原国民政府驻苏大使馆和驻苏各地领事馆的一切工作人员,必须负责保管中国大使馆与各领事馆的档案、文件和一切财产,安心听候接管。为了祖国的利益,我认为你应当这样做。如有破坏或迁移行为,中央人民政府当追究责任,并予以法办。中央人民政府现已任命戈宝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大使馆的参赞,并兼临时代办,并责成戈宝权代办即日前往中国驻苏大使馆洽商保管和接收事宜。我希望你及原大使馆的人员,对此电令立即答复,并告如何执行此电令的意见。

戈宝权接到周恩来的指示后立即开始工作。

10月7日,戈宝权前往苏联外交部拜会了葛罗米柯副外长,向苏方通报了周恩来总理兼外长指示的内容。

随后,在苏联外交部官员的陪同下,戈宝权前往位于莫斯科克鲁泡特金巷13号的原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馆。

国民党政府是在1933年12月同苏联建交的,第二年在莫斯科设立了大使馆。大使馆的馆舍是当年苏联赠送给孙中山先生的一幢18世纪的别墅式建筑。国民党政府先后由颜惠庆、蒋延黻、杨杰、邵力子、傅秉常等出任驻苏大使。

到苏联宣布与其断交时,除了莫斯科的“大使馆”外,国民党政府还有海参崴、伯力、赤塔等地的12个“总领事馆”或“领事馆”。

戈宝权到达“大使馆”后,向有关人员宣布了周恩来外长的命令,表示从即刻起,将“大使馆”接收过来。

接下来,戈宝权等开始着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的筹建工作。

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苏联的率先承认,使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赢得了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烈支持,继葛罗米柯副外长来电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内出现了一个承认新中国的高潮,各国外长纷纷致电周恩来。

来电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给予高度评价和热烈赞扬,并代表各自政府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立即建立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关系,并且断绝了同原国民党政权的关系。

为保第一,苏联大使火速起程

随着新中国与外国邦交的建立,派遣和接受使节,就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外交活动。

中苏宣布建交的当天,即10月3日,苏联政府便任命其老资格的外交官尼古拉·瓦西里维奇·罗申为驻华大使,使其成为新中国接待的第一位外国使节。

罗申曾于1939年以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助理的身份来到中国,两年后升任武官。1944年他返回苏联,参加东普鲁士白俄罗斯的作战。1945年7月,罗申再度来华,出任苏联驻国民政府大使。多年的在华经历,使罗申通晓中国事务,而在新旧中国两度出任驻华大使一职,更使他感慨颇深。

中国政府随即宣布,任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为中国首任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特命全权大使。

10月10日,北京前门火车站彩旗飘舞,人海如潮,一派盛大的欢迎场面。“中苏友好万岁”等用中文与俄文书写的标语挂满了四周,格外醒目。

下午4点18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欢快的乐曲声中,罗申大使乘坐的专列徐徐驶进车站第一站台。

站台上,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身穿一套黑色的中山装,头戴解放帽,风度翩翩,显得非常精神、干练。他面带微笑,注视着缓缓而至的列车。

在周恩来的身边,有北京市市长聂荣臻、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副主任兼交际处处长阎宝航,以及董必武、沈钧儒、郭沫若、章伯钧、张治中、史良、邵力子、廖承志等新中国党政领导和民主人士。

从中苏宣布建交,到罗申大使抵达北京,前后只有十天时间,应该说是很快的,罗申的行程安排得非常仓促。

罗申之所以这么快就到了北京,这里面有个原因。

当初,苏联方面从英国驻莫斯科大使那里听到消息,说英国政府有可能会迅速承认新中国。

苏联听到这个消息有些着急。

因为当时前英国大使馆一直有人留在北京,苏联人担心,如果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他们“近水楼台”,很快就可以委任大使,拔得头筹。

苏联怕英国人抢了第一,为了获得第一个呈递国书的地位,苏联政府决定让罗申立即启程。

10月4日,罗申先是从莫斯科乘飞机到赤塔,由赤塔换乘火车,到达中苏边境的时候,再换汽车过境,然后乘中方为他准备的专列,经满洲里、哈尔滨、沈阳前往北京。

为了保证罗申大使能安全、顺利地抵达北京,中国政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并特意派出一列由礼宾车和警卫车组成的专列前往满洲里迎接罗申大使一行。

自从10月7日进入中国境内开始,罗申和他的随行人员就受到了中方的热情欢迎。一路上中方安排了隆重的迎送仪式,在沿途各站,有关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安全及生活保障,各地方党政军首长均前往车站迎送,气氛非常热烈。

当时,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外事处专门派了一位副处长,同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的副领事一起,前往边境迎接罗申一行。

罗申的专列抵达沈阳的时候,沈阳市政府特意安排政府秘书长周秋野上车,并且陪同罗申一起前往北京。

列车停稳之后,罗申大使缓步走出车厢,同迎上前的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热烈握手。

欢迎仪式随即开始。

首先由军乐队演奏中苏两国国歌。

庄严的乐曲声后,由苏联使馆代办齐赫文斯基介绍,罗申同前来欢迎的主要人员一一握手。

然后,罗申走到麦克风前致词。

罗申代表苏联政府和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作为苏联政府的代表,他表示将尽最大的努力来增进苏中两国间的友谊,保卫世界和平。

罗申致词后,周恩来外长代表中国政府致答词。

周恩来致词完毕,站台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随后,宾主一起步出车站。

车站外面红旗招展,身着各色服装的三千多名群众挥动彩旗和花束,热烈欢迎友好使者的到来。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在晴朗的天空中回荡,气氛非常热烈。

以如此宏大的场面欢迎一位大使的到来,在中国的外交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也属罕见。

罗申当了这么多年的外交官,各种场面见得多了,不过还是头一次经历如此隆重的欢迎场面。

他被眼前的场景深深地感染了,不停地挥动双手,向欢迎群众致意,并不断高呼“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万岁!”等口号。

离开车站之后,罗申乘车前往苏联大使馆,在那里他要举行一个升国旗仪式和鸡尾酒会。

4点50分,罗申抵达苏联大使馆。

新中国接受的第一个外国大使馆正式开馆。

罗申大使已经抵达北京,接下来就是关于呈递国书的问题。

国书是一国元首在向别国派遣或召回外交代表时所签发的致对方国家元首的正式文书,相当于外交使节上任的“介绍信”。

按照国际惯例,大使只有在向驻在国国家元首递交国书之后,才能正式履行职务,否则不能从事正式的外交活动。

正因如此,递交国书便成为大使抵达驻在国之后一项非常重要的外交程序,其礼宾规则也比较繁琐、严谨。

罗申是新中国接受的第一位外国使节,对于刚刚成立的外交部交际处来说,当时还没有关于呈递国书这方面的经验。

为了搞好这项工作,还在罗申抵达北京之前,外交部办公厅就开始进行了积极准备,调查了苏联及其他国家递交国书的程序及礼宾规则,对每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和安排。

10月16日,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从罗申手里接受了外国使节递交的第一份国书。

递交国书仪式安排在下午5点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

按照既定的礼宾程序,当天下午4点多钟,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兼交际处处长阎宝航乘礼车前往苏联大使馆,迎接罗申大使到中南海勤政殿。

秋天的北京风和日丽,中南海内碧波荡漾,绿柳垂绦,彩菊竞放,更加生机盎然。

由数辆轿车组成的车队穿过北京市区的街道缓缓驶进中南海,在勤政殿前停下。

罗申大使、齐赫文斯基参赞,以及其他随从人员走下汽车。

只见罗申身着一套崭新的藏青色外交礼服,上面金黄色的肩章、领花、袖花,以及胸前九枚各类奖章和腰间一把精巧的佩剑在灯光下烁烁闪亮,显得格外精神抖擞。

外交部办公厅王炳南主任迎上前来同罗申握手,排列两旁的军乐队演奏欢迎曲,仪仗队向罗申大使行注目礼。

随后,在王炳南的引导下,罗申及其随员来到勤政殿外的会客室门前,同等候在那里的周恩来外长见面。

周恩来微笑着同罗申握手,互致问候之后,由齐赫文斯基参赞将罗申大使的随员向周恩来一一作了介绍,然后宾主一同进入勤政殿。

这勤政殿当年曾是慈禧太后驻苑听政的地方,民国时期由袁世凯将其改建成西洋风格的殿堂,用来接见外宾之用。毛泽东等搬进中南海办公后,一些重要的外事活动也经常在这里举行。

此时,勤政殿内庄严肃穆,正北面,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平平展展地高悬在一个巨大的红木屏风之上。两旁的八角宫灯同几盏晶莹透亮式样别致的壁灯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安定祥和的气氛。

在礼宾官的引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及其他参加仪式的人员已经就位。

毛泽东身穿中山装,神情庄重地站立在大厅的核心位置。

罗申毕恭毕敬地走到毛泽东主席面前,向毛泽东行一鞠躬礼。

待毛主席答礼后,罗申双手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什维尔尼克签署的国书呈上。

这是新中国接受的第一份国书,白色的封页上凸印着苏联的国徽。

毛泽东接过国书。

这时,四周的摄影灯一齐闪亮,中外新闻记者们纷纷按动快门,记录下了这个庄严而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

接下来,由罗申向毛泽东主席致颂词。

罗申致颂词完毕后,毛泽东主席致答词。

勤政殿内回荡起毛泽东浓重的湘音。

毛泽东致词之后,又与罗申热烈握手。

罗申随后向毛泽东介绍了参加仪式的其他苏联外交官。

毛泽东同大家一一握手,并在挂有五星红旗的屏风前合影。

接下来,毛泽东请罗申及其主要外交官到一旁的会客室里进行了短暂的交谈,然后与客人告别。

呈递国书仪式圆满结束。

新中国第一位大使

苏联大使已经抵达北京,因此,中央决定中国驻苏联大使也要尽快赴任。此前,中央已经任命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为驻苏大使。

1949年10月20日晚上10点钟,深秋的北京已沉浸在夜幕的寂静当中。

随着一阵嘹亮的汽笛声,一列国际列车轻轻启动,驶离了北京前门火车站。

站台上,政务院总理兼外长周恩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等面带微笑,向缓缓而去的列车挥手致意,目送它消失在夜幕之中。

列车沿着解放了的土地,向广袤的西伯利亚大平原奔驰而去。

车厢里,中国首任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王稼祥时而同随行人员交谈,时而独自沉思。

王稼祥此行也是非常仓促,因为罗申已经抵京,我们中国的大使应当尽快前往莫斯科。

时间实在是太紧了,以至于王稼祥等来不及办理护照。

经同苏方协商,最后决定由我外交部出具一个证明书,证明王稼祥一行的外交人员身份,由苏方通知其各个相关口岸和检查站,给予通行便利,这在外交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

对王稼祥来说,苏联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早在1925年,他刚刚19岁的时候,就受党的委派前往莫斯科,在莫斯科中山学院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

猜你喜欢

中央人民政府大使馆外交部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When is the festival?
山西省沁水县公安局龙港中心派出所
中央人民政府的开端:从冀太联办到华北人民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诞生记
Myths and legends-Polynesia
Writing skills praclice:A postcard from Scotland
中央在特别行政区发出行政指令权: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
“非典型”外交辞令及其翻译——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